通信標準在物聯網時代的新應用與新要求

通信標準在物聯網時代的新應用與新要求

通信產業內最近一段時間討論最多的就是EC-GSM-loT、NB-loT和LTE-M3種技術,但事實上這些技術的積累已超過了30年。這些技術從開始只存在於某些發達國家的信息產業實驗室到覆蓋全球的每一個角落、花費了技術人員大量的心血。從1980年開始,這些新的技術就已經在逐漸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尤其是智能手機的面世和普及推廣,少不了蜂窩技術的貢獻。

蜂窩技術為智能手機提供了無可比擬的無線連接能力低延退的數據傳輸能力,這使得我們通過手機能做到的事從接打電話直拓展到了實時聊天、處理公務和辦理銀行業務等。所以當行業內出現新的終端溝通標準(M2M)時候,市場對於未來物聯網發展的巨大潛力給予了肯定。儘管物聯網對於延遲性和數據採集能力沒有智能手機那麼高,但是在其他方面,如信號覆蓋能力、電池功耗等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

從服務、應用以及市場要求的角度來看,我們通常意義上將物聯網市場劃分為兩大類(見圖3-1),分別是海量機器型通信( massive MachineType of Communication,mMTC)和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在已經發布的5G白皮書中對這兩種應用以及需要達到的條件進行了明確的定義。舉個例子,可穿戴智能硬件和傳感器網絡就是mMTC標準下的兩個不同市場。可穿戴智能硬件包括我們現在已經能夠購買到的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等。當然,也不僅僅侷限於這種設備。傳感器網絡其實是一系列不同傳感器的集合,包括天然氣表、水錶、電錶等。這些設備的最大的要求就是能夠連接到網絡傳輸數據,並且不會耗費太多的電能,以保證長時間的運行。

通信標準在物聯網時代的新應用與新要求

相對來說, URLLC則是針對高端物聯網產品的一種通信標準,多用於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健康產業等。這些產業對於物聯網設備的要求就是極其可靠並且網絡延遲極低,能夠及時反映環境變化並做出積極應答。同時,在這些場景下產生的大量數據也需要通過整個物聯網網絡進行快速高效的傳輸,這都對網絡連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信標準在物聯網時代的新應用與新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