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人像时相机该如何设置?

weibov5976


摄影,无外乎光圈、快门、感光度。拍人像,更是如此,都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感光度

跟其它摄影一样,首先确定一个更低的感光度。而人像的画质需要更加细腻,所以感光度越低越好。而这个越低,也是建立在相机的原生态感光度上。

在光线好的情况下,首先要将感光度设置到原生态最低,这样才能让画持更加细腻。

光圈与快门

除感光度外,摄影的三要素就还剩快门和光圈。而人像,一般情况下是追求小景深,也就是前景、后景虚实而人物实,就这一点来讲,相机应该采用光圈优先或者是大光圈拍摄。

大光圈拍人像,即可以得到更小的景深,又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因低感光度带来光线不足问题。

拍摄人像时,不但使用大光圈,也会使用长焦镜头,景深较小,符合人像小景深的拍摄要求,但要注意景深的大小适中,不能让人物的部分出了景深范围。

对焦

拍摄人像时,主体的运动速度一般都不会太快,甚至是静止的,这种情况非常建议使用单点对焦,且对焦点放在人物的眼睛上,只要眼睛对焦准确,即使景深小些,甚至像耳朵部位出了景深,整个照片来讲还不算失败,关键是对焦点要对,关键是单点对焦,更准!

特别是人物不在画面中央,更需注意对焦点。如果不能移动对焦点,可以先对焦再构图。

测光

一般情况下的人像测光没什么大问题,而在前后光比的较大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类似上图这种逆光或测逆光拍摄时,光比较大,很容易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这时候一定使用点测光,且测光是以人的面部为准,在拍摄时,考虑的是人物的面部曝光准确,其它先不作考虑,后期通过软件可作平衡。

其实人物拍摄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题材,在相机的设置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关键就是对焦、测光要准。


南方之南


拍人像时相机该如何设置?

实际上在我们各类拍摄题材中,都有不同的技巧或是设置,虽说现在可以完美的后期,但是在正确的设置后,让我们的拍摄更为轻松自如。

那么拍摄人像应当怎样设置相机呢,下面我就本人拍摄人像的几个简单设置和大家聊一聊。

白平衡

在拍摄人像时,本人一般把白平衡调为自动,这样也避免了不同光线或是表达上出现色彩的过大偏差。当然最佳就是现场根据光线设置手动白平衡。

感光度

如果是光线不错的情况,尽量把感光度设置为最低,这样会得到很好的画质,如果光线过于暗淡,可以考虑把感光度调高一点,但尽量设置在2000以内,过高会出现明显的噪点。

测光

拍人像最重要的是把人物面部得曝光准确,所以本人拍摄时一般采用的是点测光,这样面部就有一个合理的曝光,轻松表达意境。

对焦

平时我们常见到的人像拍摄,模特是处于相对的静止,所以建议用单点对焦,一般情况下对在人物眼睛部位为最好,如果拍摄移动人物,可以考虑多点或是追焦模式进行拍摄。

曝光模式

当然最佳的模式为M档拍摄,这样可以人为的操控画面的明暗,如果不太熟练,可以考虑用A档来拍摄,如果想要得到虚化背景的效果,建议把光圈设置大一点(最好不要镜头最大光圈拍摄,这样成像并不是最为理想),如果拍摄体育运动类人物,可以考虑速度优先追焦拍摄,速度可在1/60秒以内。

建议

尽量不要使用相机拔盘上的人像模式来拍摄,那是给从未用过相机人设置的傻瓜模式,呵呵。

以上就是本人在拍摄过程中的相机设置,欢迎各位朋友补充交流。

我就是剑舞影像,欢迎关注,我们一同交流摄影问题


剑舞影像


理论上讲,任何设置都可以拍人像。但既然相机上的设置分得那么细,人像的拍摄也的确有一定的特珠性。

那我就以佳能5D4为例来介绍一下吧。

1 相机图像画质,设置为RAW格式并且用最大像素。这样做是考虑到多数人像作品是要进行后期处理的。什么磨磨皮,去个黑斑呀什么的。不然美女可能不喜欢。

2 感光度尽量设置低一些,以避免产生噪点。白平衡可以根据拍摄场景选择相对应的模式。

感光度设定尽量低些,避免噪点。

自动白平衡

或选择与拍摄场景相适应的白平衡模式

3 照片风格设置为“人像”模式。

4 在“人像”模式中,还有一些关于更详细的设置。通常情况下使用其默认设置就可以了。如果有一些特殊的需要或根据个人习惯,来改变其调置。

锐度的祥细设置

反差,饱和度及色调的祥细设置

可分别对锐度,反差,饱和度及色调进行一些改变。当然,这些设置也完全可以放到后期处理时进行。

5 对焦方式方面的设置。如果是拍摄相对静止的人像作品。可选用单次自动对焦。

如果想拍摄运动中的人像作品。可选择 人工智能自动对焦或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这可更有利于抓拍的成功。

单次自动对焦

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建议:如果情况允许,尽量使用三脚架。如确需手持拍摄,打开镜头防抖,并注意设置不低于镜头焦距的倒数为快门时间。如,200毫米镜头。快门不低于200分之一秒。

题外话,有朋友不喜欢用三脚架,认为使用时很不方便影响拍摄。但我却是尽可能多地多上架子。欢迎讨论!


一成


拍人像时相机的设置,是每一个想拍好人像的摄友们都关心的问题,不同品牌的相机,其设置上会稍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下面以尼康相机为例,来进行介绍:

首先,既然是拍人像,那么在优化校准里将照片风格必须设置为“人像”,必须注意的是,并非是场景模式里的“人像",这样,相机直出的jpg格式的照片皮肤就会相对细腻柔和圆润一些,看上去会比较舒服,特别是在给妹纸拍摄时,千万别搞忘了哟!



其次,测光和对焦模式选择点测光和单次单点对焦,我们知道人像拍摄时,对焦点通常都选择在眼睛部位,把心灵的窗户拍好,才是人像摄影的关键,尼康相机具有点、测联动功能,我们只需将眼睛对焦对清晰了,眼睛的曝光值也就准确了,看上去才清晰明靓,这样的人像片才更有精气神;



然后,如果是逆光拍摄,而且没有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等补光器材进行补光时,由于光比反差太大,这时侯,我们就需要把动态D-lighting设置为“高"甚至“极高",这样拍出的妹子,才不会出现黑脸,才能避免被妹纸骂你哟!

还有,照片的格式选择NEF(Raw)+jpg的两种格式,如果照片出现曝片不准确,过曝或欠曝的时侯,用NEF还可以比较轻松的拉回来,避免某些精采瞬间由于曝光不准而出现的遗憾。



最后,如果你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拍人像,并且要使用相机自带的闪光灯,那么你就需要将ISO手动调整为100,并且采用手动曝光“M"档来拍摄,这样的好处是光圈大小、快门速度都固定好,曝光量不再随测光值的改变而改变,比较容易控制最终亮度,出的片也才会好。

上面几点就是我在人像拍摄时经常进行的相机设置,各位摄友你们怎么看?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关注、评论、转发或收藏;如果您不喜欢,也请拍个砖,我将会继续努力!


七丛龙


在讨论相机设置之前,我们先聊聊器材,虽然很多人都专注于相机,但是其实对于成像以及拍摄效果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镜头。

选择什么样的镜头,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你的拍摄习惯以及想要拍出的效果。

比方说如果想要拍摄带环境的人像,建议选择 50mm 以下的镜头,而如果想要拍半身以上的肖像照并且有很明显的虚化将主体和背景分离,那么 85mm 以上的中长焦镜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Photo by Ed Derrico on Unsplash


简单来说,使用 28mm 或 35mm 的镜头可以拍出环境清晰的照片,适合拍摄带有景观的人像照,使用这类镜头,除非拍摄距离很近的大头照,否则很难出现全虚的背景,但是尽量不要使用低于 28mm 的镜头拍摄人像,太广的焦段会很容易出现畸变。

而使用 85mm 以上的焦段就很容易拍出背景全虚的照片,并且由于入射角度太小,所以背景的覆盖面会很窄,就算出现背景也不会出现很广阔的背景,适合拍摄半身肖像。而使用 50mm 的标准镜头虽然达不到广角或中长焦的极端表现,但是既可以在较小光圈下表现环境,又可以在大光圈下虚化背景,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想要自由的控制拍摄效果,那么就不要用自动模式,类似于 P 档或者 Auto 档之类的自动档,它们只适合在拍摄日常的时候下使用,想要控制效果还需要一定的手动,但是也并不一定要全手动,只有在拍摄风景之类的需要精准曝光的场景下才适合使用全手动。

对于拍摄人像来说,半自动就足够了,比方说,我们想要控制拍摄的景深,可以使用 A 档来手动控制光圈,比方说,我们想要拍摄运动中的人像(像是跳起来的画面),可以使用 S 档(或 T 档)来手动控制快门。

当然,这些都是要在光线充足的前提之下,如果是弱光环境,最好还是手动控制曝光三要素以达到合适的效果。


Photo by Finn Hackshaw on Unsplash


想要背景虚化效果好,仅仅靠开大光圈是不够的,它需要满足三个要素,一是光圈,还有就是镜头的焦段和主体的位置。

简单来说,在其他两个元素不变的前提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虚化效果就越明显。

同样的,镜头的焦段越长,虚化效果也就越明显,比方说,在人像在画面中的大小不变的前提下,85mm f/2.8 的虚化效果肯定要比 50mm f/2.8 的虚化效果要好,而就算是 35mm f/2 的虚化效果,可能都不如 85mm f/4 的虚化效果来的好。


Photo by Erriko Boccia on Unsplash


Photo by Sonnie Hiles on Unsplash


而想要拍出更明显的虚化效果,还需要第三个要素作用,就是被摄主体的位置,同样,也是在其他两个要素相同的前提下,主体距离拍摄者(相机)越近,或者主体距离背景越远,虚化效果就越明显。

但是要明确的一个观点是,并不是景深越浅越好,就拿肖像照来说,太浅的景深也会导致面部部分失去焦点,同时也并不是所有镜头都是最大光圈可用的,大部分镜头开足光圈会不可避免的带来锐度的损失,让画面模糊,一切都还是要以合适为主,不能一味的追求极端。


Photo by Blake Cheek on Unsplash


Photo by Erik Dungan on Unsplash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快门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拍摄静止人像的时候,在安全快门以上就可以,但是如果想要拍摄运动中的人像,就得提高快门速度,如果是弱光环境,会比较难办,只能通过开大光圈或者增加感光度来解决。但是有的时候即使光圈开到最大也不足以满足快门,感光度拉的太高又会影响画质,因此在弱光环境下拍摄还是要多试验,根据现场光线来选择最合适的设置以免拍出自己并不满意的照片。

虽然在弱光环境下并不容易捕捉高速运动中的人,但是我们也可以利用慢快门来捕捉人物运动的轨迹。思想是活的,就看你能想到什么样的画面,然后用技术去实现它。


Photo by Ethan Hoover on Unsplash


而感光度则是一个更加单纯的因素,每一台相机的高感的处理能力都不同,有些相机可以使用高达 6400 的感光度也能够拍出让自己满意的画面,而有些相机感光度超过 1600 可能就难以接受。拉高感光度所产生的噪点不同于胶片产生的颗粒,胶片颗粒的规则性会带来一定的美感,而杂乱的噪点只会让人想到古老电视机屏幕上的雪花点,看起来很不舒服。因此,高感的选择取决于你对你自己的相机的理解,在你认为可以接受的高感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感光度。


胶片的味道


首先是模式选择,我拍摄时更多是使用M手动曝光。当然手动曝光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在这里我先分析一下为什么我坚持手动曝光。

  

手动曝光有以下优点:

  

1、图片亮度稳定,不会因画面拍摄内容改变而造成图片亮度变化。

  

这些年来尽管影像技术水平迅猛发展,但相机的测光原理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都是以18%灰作为参考基准点,通过匹配合适的曝光参数使画面接近18%灰。但这样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是画面中大面积深色或浅色时,相机测光会偏向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所以也就有了“白加黑减”这种曝光补偿技巧,需要根据画面内容实时调整曝光补偿来适应测光系统的缺陷。其次是在拍摄画面发生变化时,即使是构图发生了一些移动也会造成测光值发生变化。这在拍摄同一组照片时会造成同一位置不同的几张照片曝光存在差异。这样会让摄影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反复修正曝光和曝光补偿上。

  

而在M挡下通过实拍2-3张获得理想的曝光后,就可以完全定死画面整体亮度,整组图片曝光一致对后期也是十分方便的。

大面积浅色画面下,只有手动曝光可以同一画面亮度和曝光水平。

  

2、避免侧光干扰。上面提到了测光系统不够智能,在我经常拍摄的题材下相机的测光往往十分令人崩溃。在大逆光下相机测光基本都需要增加3-5挡曝光才可以让画面符合我的拍摄需求。这时候有人可能会说用点测加曝光锁定,当然那样可以得到合适的曝光参数,但是每张照片都如此锁定操作还是太太麻烦了,还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拍摄本身吧。

在大逆光下,相机的曝光值参考意义不大,必须使用M挡。

在大逆光下,相机的曝光值参考意义不大,必须使用M挡。

  

当然手动曝光刚开始可能会有一些困扰,不能够及时的根据拍摄内容调整曝光,但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用用就会习惯。

  

使用手动曝光时,我一般会把测光模式设置为“评价测光”,作为我对整幅画面曝光的参考。

像这种画面,相机的Av模式也可以应付。

  

再说对焦方式的选择。尽管相机都拥有纷繁复杂的对焦方式,我始终钟爱一种——单点对焦。单点对焦是对焦区域最小的对焦模式,也是可以精准选择对焦位置的对焦模式。当然选择用单点对焦就要遇到一个经典问题——到底是中心点先对焦后构图还是选择边缘的对焦点先构图再对焦。

  

以我多年来的拍摄经验来看,对于这个经典问题,我的答案是:都用!

  

何谓都用?当然是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对焦模式,孔夫子两千年前就讲究因材施教,咱们也应该以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对焦方法。

  

在选择对焦点前,我会先对相机做以下设置。EOS 5D Mark III支持63点自动对焦系统,但是其中只有41个对焦点具备十字对焦能力,因此我在机身中开启只选择这41个十字对焦点。而尽可能的不用精度稍差的一字对焦点。

人像作品中对焦是个细致活,利用景深凸显人物和前景背景。

  

先对焦后构图:在使用中长焦镜头时,比如50mm、85mm和135mm,我一般采用先对焦后构图的方法。先使用中心对焦点对角完毕,略微的移动镜头完成构图和拍摄。因为中长焦镜头视角很窄,对焦后重新构图移动程度很微小,不足以造成余弦误差导致失焦,另外中长焦镜头景深比较浅,使用中心对焦点精度会更高。

EF 135mm f/2.0 L镜头拍摄,先对焦后构图完全没问题。

85mm镜头也是一样,可以先对焦后构图。

  

先构图后对焦:在使用大光圈广角镜头时,尤其是24mm镜头时。如果使用中心点对焦要完成构图需要将相机大幅度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很容易脱焦。此时我更偏向选择距离模特眼睛位置最近的十字对焦点,对焦过后进行最小幅度的移动来保证焦点准确。

广角镜头则要尽可能选择近处的对焦点。

  

另外就是每次买回一支新镜头,都要仔细进行对焦微调确保机身镜头最佳匹配才可以拿去拍摄。镜头与机身的配合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的,这个各家都一样无法避免,机身内置的AF微调就是为了改善这种误差而设计的。

24mm更是如此,广角镜头如果先对焦后构图很容易脱焦。

  

再来说说白平衡。

  

白平衡就是根据实际光线的色温情况告诉相机采用什么色温标准来拍摄。在相同的色温下颜色还原是正确的,这里不过多赘述,只讲拍摄人像时的白平衡设置。

  

和曝光一样,相机的自动白平衡也是根据预设算法进行计算,因此当画面中主体颜色不同时自动白平衡算法也会造成很大偏差。因此我仍然推荐白平衡也使用手动白平衡。也就是K值色温设定,根据现场环境估算大约的K值后在同一场景就可以保证色调基本一致。这样即使画面内容出现大面积单色也不会影响画面色彩表现。

但面积单色场景,只有手动白平衡可以保证色调准确。

大面积单色的场景,自动白平衡是不可靠的。

  

涉及拍摄的最后一项设置就是格式选择了。我坚持使用RAW格式,因为RAW可记录更多信息量,是最大化后期处理能力的原始格式。RAW也是唯一不依赖白平衡设置的格式,在后期软件中仍然可以随意更改照片的白平衡设置。

此图中,如果没有RAW格式,背景窗外的细节将是一片死白,这是用很大力气抓回来的细节。

大光比下,也需要RAW来追回一些头发上的细节。



色影无忌


作为最常见的拍摄题材,人像一直受到很多摄友的青睐和喜爱:




拍人像不难,但要想拍好也是需要一定经验和技巧的,小k谈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对焦设置

1、对焦模式

静态人像单次单点对焦:



运动人像抓拍可以使用连续对焦(持续自动对焦)配合高速连拍,以提高出片率:




2、对焦区域(对焦点)

人物占比较小,选择人物面部:



人物占比较大(面部特写),选择人物眼睛:



二、测光设置

人物主体占很小,一般矩阵测光即可:


人物主体占比较大或人像面部特写,可使用点测或重点测光:



还有一种情况是人物主体光线和背景光线差别较大时,也建议对人物面部使用点测,确保曝光正确,如逆光人像:



三、曝光模式及曝光参数

从小k个人经验出发,两种用的较多,一是光圈优先,二是手动曝光,前者大部分情况均可胜任,后者可用于光线比较复杂或暗光环境等场景:

如果担心曝光把握不准,可以启用曝光补偿进行微调,也可以启用曝光包围提高拍摄效率:



四、其它设置

1、白平衡

通常自动即可,现在相机自动白平衡都很强大,绝大多数色温均可准确识别:



对于色温比较极端的场景,有经验的摄友可以使用手动白平衡,也可以raw拍摄后期调整:



2、感光度

主要考虑安全快门,只要快门安全,一般越低越好:



篇幅有限,不能尽言。欢迎大家讨论交流,共同学习。也欢迎各位摄友在留言区发表精彩作品,大家共赏👍👍

爱摄影、爱生活,致力打造最具价值的摄影自媒体。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


小k印像


摄影的前期最重要,是基础,后期是补充和修饰,拍人像也是一样的道理。具体说拍人像应该怎样设置也不是唯一的参数,要根据拍摄现场环境做相应调整,一直到适合。

我一般这样设置:大光圈,F2.8----6.3以内,点侧光,lso100---200,晚上或光源黑暗时调到自动,焦距50---85,白平衡依据天气情况,晚间光源复杂时用自动。模式一般用M档和人像校准。


张昌六8296112010592


你看那些自以为是的老司机说的话你看得懂吗?全是不知道哪复制过来的大道理,一句有用的也没有,我简单说说。

我也只是爱好者。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具体回答,其实拍人像和拍物差不多,根据环境和光线的不同,设置参数随时都要变化。这个就要多练习熟悉快门和感光度还有白平衡,至于我为什么不说光圈,因为光圈的主要目的是景深也就是虚化,一般大光圈就定格了。还是要熟悉,我也正还在熟悉当中,每次可以多试拍几张,反正不费胶卷,怕啥,快门数不能舍不得。







友趣vip师子


单点对焦,拍摄主体是全身的话对焦点到腰部,拍摄主体是半身的话对焦点到脸部,拍摄主体为特写对焦点到眼睛,拍摄侧面人像对焦到最近的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