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出身豪門,卻為何以身變法?慷慨赴死?

Cats貓


譚嗣同典型的官二代,父親譚繼洵曾官至湖北巡撫,家庭條件好,10歲就師從瀏陽著名學者歐陽中鵠學習儒家經典,後又隨父親到任職地蘭州學習。

1884年,譚嗣同19歲離開父親遊歷直隸、甘肅、新疆、陝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山東和山西等省。

從他的學習經歷來看,不是當時普通人家弟子能玩得起的,出身豪門無疑。

題幹說譚嗣同出身豪門,卻參與變法。

其實,你不是豪門,你不是知識分子,你不是朝廷官員,根本就沒機會參與維新變法。大家知道公車上書吧,那都是全國各地上京趕考的舉人,可以說他們都是當時中國的精英知識分子。

也可以說,在當時那些能有機會讀書,並能考上舉人,他們的家庭環境基本上差不到哪裡去,當然比譚家肯定要差些。

因為後來的戊戌六君子菜市口就義,所以後來很多人以為維新變法是件危險的事情。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樣,當時中國剛在甲午戰爭中新敗日本,統治階級和知識分子都在為中國尋找強國之路,剛開始的維新變法就是當時最時髦的強國辦法,李鴻章、袁世凱都加入了維新變法組織強學會。

可見當時,維新變法參與者跟是否豪門是沒用關係的。譚嗣同參加維新變法很正常不過。

譚嗣同雖是典型的官二代、公子哥,但身上沒有紈絝子弟公子哥習氣。一生喜好結交名士,任俠好義。在北京時,就跟俠士大刀王五結交,還一起謀劃借兵救光緒。

他不僅熟讀中國經典,在上海南京時也熟讀西方學術,對西方日本改革歷史很瞭解,每次大變法,權力重新劃分,難免伴隨流血衝突。

慈禧下令抓人的時候,梁啟超叫譚嗣同一起去外國使館避難,他是有機會逃走的。他身上的俠義本性促使他慷慨赴獄,希望用自己的血來喚醒麻木的中國人。


茶亭浪子


用自己的鮮血澆醒麻木不仁的國人

譚嗣同,“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

康有為和梁啟超趕在逮捕前逃到了國外,而譚嗣同卻沒有逃跑,選擇留下來慷慨赴死。

還記得他那句:“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強大的名族責任感,視死如歸的精神。彷彿讓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一,捨我其誰

譚嗣是有政治理想,想要尋求的精神上的自我救贖,願意自我犧牲來喚醒國人,他自然高呼“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要是能用自己的鮮血喚醒壓迫中的國人,便是死而無憾了。


二、名族正義

譚嗣同有愛國情懷,當時中國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他為拯救國難滿腔熱情辦實業、推新政、創新學,投身變法運動,笑對斷頭臺。即使用鈍刀砍他的頭顱,也毫不畏懼。

魯迅說:“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


我們說,譚嗣同就是我們有血有肉的“中國的脊樑”。


侃談歷史人物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這是譚嗣同臨死前說的一段話,要想知道他為啥寧死也不願逃亡海外,就必須他的經歷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綜上,筆者認為有下列原因,讓他放棄苟且偷生,選擇英勇就義

一、幼時受王夫之思想的影響,埋下愛國主義的種子,而且瞭解歷史的都知道,王夫之思想帶有一定民主色彩,抨擊時政。同時也有古代士大夫的骨氣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張載曾說出士大夫們責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譚嗣同心裡也帶有這麼一份高度使命感

二、他曾積極學習西方的思想,對西方瞭解也比較透徹,尤其是在馬關條約後,更是講授新學,他知道西方的強大,救亡圖存的種子萌芽,但是能救亡圖存的只有變革這條路可以走,他內心非常希望能變革成功的

三、當變革失敗後,巨大的挫敗感和落差帶來的失望,讓他絕望了,他救不了這個國家,也救不了這些苦難的人民,以死明志似乎成了他的出路,而且他也熟讀西方的歷史,知道要變革得付出怎樣的代價,他也明白這也是一個國家要興盛必定要流血的,所以他走向這條道路

另外家境的富裕是不能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一個人趨勢,即使他家境富裕,為什麼不能選這條流血的道路呢?一個人的行為是由多方面綜合而成的,有必然,也有偶然,但沒有一個因素能決定一個人的如何去選擇,以及他要走的道路





木子顏丶


思想不分門庭,就像音樂不分國界。在當時社會的背景之下,一個有思想、看清中國國情需要改革的人,他能夠勇敢站出來帶動中國實行變法,其大義何止於他繼承家中的那點財產能夠讓他改變自己的想法!


一個叫小楓的瘋子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國家民族已到亡國滅種時刻,有血性的國人又豈會麻木不仁?


黃家驥


思想不分貧富,想改變當時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