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真的是乾隆特意留给嘉庆立威并且充实国库的吗?

影视北阁


立威和充实国库是和珅被杀之后的结果,但并非是和珅被杀的主要原因。

关于和珅之死的说法

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权臣”,在清朝乾隆帝时期,和珅可以说的上是权势滔天。而在乾隆帝驾崩后没几天,和珅这位“老臣”就被嘉庆帝给正法了,而且处置的非常迅速,革职、抄家、赐死。
关于和珅这位权臣的“落幕”,后世说法不少,毕竟和珅被嘉庆帝处理的太果断,就像是提前安排好的一样,而且在对和珅抄家之后,发现和珅一家的财富都比的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了,而也由此有了关于和珅为什么被杀的说法:

  • 有说和珅在乾隆帝驾崩后就迅速被杀,是因为这是乾隆帝的安排,说和珅是乾隆帝留给嘉庆帝的“一只鸡”,用来“杀鸡儆猴”,杀了和珅这个权势滔天的大臣来立威,巩固皇权。

  • 还有一说是,和珅是乾隆帝留给嘉庆帝的一个金库,杀了和珅,抄家充公,用和珅的钱来充实国库。毕竟后来也有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话。

而不管是“立威”还是“充实国库”都是在杀了和珅之后达到的效果,而且也不一定是乾隆帝提前对和珅做的安排,毕竟乾隆帝对和珅十分宠信,而且还把自己宠溺的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

嘉庆帝为什么要杀和珅?

上面提到,“立威”和“充实国库”都是杀和珅之后达到的效果,那么嘉庆帝杀和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啊,原因总结起来就四个字——“权大欺主”。
嘉庆帝想杀和珅不是一天两天了,因为嘉庆帝登基时是乾隆帝禅位,并且乾隆帝禅位后进行“太上训政”,所以,嘉庆帝在刚开始做皇帝时,是没有实权的。而和珅呢,虽然是大臣,但是他是乾隆帝宠臣,特别是乾隆帝“太上训政”后,和珅在嘉庆帝的朝堂上就作为乾隆帝的“代表”,那真的是风光无限,甚至,和珅还有着“二皇帝”之称。

对于和珅来说,大臣做到他这份上,那已经是登顶了。但对于嘉庆帝来说,就不是那么能忍了,试想嘉庆帝一位皇帝,有“太上皇”在上面压着,没有实权,本身就比较憋屈了,在朝堂之上还要去顾忌一个大臣,那还有什么“皇权独尊”,嘉庆帝如何能容忍这样“权大欺主”的大臣。
所以在乾隆帝刚驾崩,和珅没有了最大的依仗,而嘉庆帝也开始掌握皇权,所以就到了清算的时候了,于是乎,和珅这位权臣,也在嘉庆帝的“雷霆手段”下,宣告“退场”。


說与山鬼聽


历史纠葛如何理得清楚,和珅一倒,嘉庆吃饱!

刚开始的时候,和珅只不过是一个上进青年,和珅23岁入仕,一开始干的活儿就是给仪仗队缝旗杆的活儿,后来因为卖弄诗文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才进入正规体系,干上了仪仗队打旗的活。

这时的乾隆皇帝已经62岁了,和珅玩的这点小把戏在62岁的乾隆眼里,不过是跳梁小丑,一点小儿科把戏,乾隆一辈子是一个政治高手,可以说是一个修道千年的老狐狸,一眼看穿你的心肝肺。

此时的和珅对于乾隆皇帝来讲,是一个好后生,能干,还有点文化,和珅的使劲的表演,只是想在皇帝的刷个脸,在乾隆帝看来,你喜欢表演,我逗一乐,无伤大雅。这是和珅和乾隆的初见,很和谐!

随着和珅很卖力的表演,又是管库房,又是伺候人,既表现的能力强,又表现的忠诚,把官场上的进步哲学表现的淋淋尽致,让乾隆爷这个老狐狸觉得这个小伙子有搞头,尤其管库房,刹住了清朝开国功臣的子孙,倚老卖老,四处吃拿卡要的歪风邪气。

弘历爷觉得不错,那就再给他投一块骨头,看看还能干出啥事来?没曾想到和珅确实是一个能干事的人,刚收到一个骨头,他就送给弘历爷一个人头,还是弘历爷想动但是还没有动的一个人头,安明案正好推动了朝廷中大力整治的吏治问题,符合弘历爷的要求。弘历爷更高兴了,于是又给了一个骨头,这个骨头就是李仕尧案,且观后效。

这里插句话:弘历爷刚登基那会儿,朝廷中以鄂尔泰与张廷玉为代表的满汉两派,斗争十分激烈,互相拆台,搞的弘历很尴尬,有很多事情搞的弘历爷很憋屈但没有办法,如鄂尔泰这些帝国老臣,怎么处置,大清国建国以来,荫封祖上官爵,为虎作伥,为所欲为,杀还没办法杀,不杀这些人很得瑟!弘历爷中期20年,杀贪官6万多人,重用了一大批没有背景和派系的人,但依旧没有改变这个格局,让弘历爷很有挫败感,这根刺深深的扎在弘历爷的心里,而且很深,一直在流血,尤其六十岁的时候,弘历爷准备放弃的时候,准备当个十全老人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出来一个人,让弘历爷眼前一亮,这个人就是和珅,和珅符合弘历爷要他当杀手的全部条件:没有出身,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百姓,祖上没有荫封,能力还凑合,最主要是心思灵透,能明白弘历爷的心意。

上一根骨头如果是一个巧合,这一个大骨头带有很强的考验意味,和珅不得不说是一个干将,不仅搞了李案,不仅搞的彻底,而且搞的漂亮,整个故事发展的出乎大家的意料,和珅抗住了所有的炮火,弘历爷收获了打压派系的目的,乾隆爷一顿暗爽,这个小刀子不错!

乾隆爷就按照扔骨头,看收获的节奏,看着和珅一步一步壮大起来,和珅也是一个合格的战斗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珅一步一步变成了弘历爷时期的四大势力之一,应该说是三大势力之一,让弘历爷的统治更加稳固,让弘历爷原来流血的刺,慢慢的拔了出来,让弘历爷很是舒爽。

随着乾隆皇帝岁数越来越大,和珅的官位越来越大,无形中造成了和珅功高震主,和珅的私欲也越来越大,觉得自己可以和嘉庆帝逗一下,也越来越胆大妄为,其实和珅的一切表现都在弘历爷的设计之中,因为培养他开始,就让他充当的是这个角色,没有祖上荫封,说杀就杀,就会连根拔起,嘉庆帝没有后患;和珅培养起来的这批人,虽然这些人已经占据了清政府重要岗位和要职,但是他们代表的是贪官势力,清朝的国政是清理贪官,给嘉庆帝留下了很好的借口。和珅还有有一个工作就是,把原本属于皇家的金银财宝,古董书画,全部搜集好,准备给弘历爷当陪葬品,皇帝一出面要总是不好意思,但是和珅要就比较妥当,为什么弘历爷一死,嘉庆帝就撂倒了和珅呢?原因就在这里。

和珅是乾隆爷培养起来的一个演员,也是一个杀手,是乾隆爷特意留给嘉庆帝来立威和打压旧朝臣势力的磨刀石。

世人都说和珅风光,只有和珅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棋子而已。


少华聊史


绝不可能。嘉庆杀和珅确实是为了立威,也从和珅的巨额家产种互狠捞了一把,但这不可能是乾隆的意思。理由如下:

一、嘉庆立威就势必损伤乾隆的名声


众所周知,乾隆是个好大喜功,非常注重名声的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文治武功,非要弄一个四库全书,还给自己凑了一个“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因为早年觉得自己活不了那么久所以夸口只做六十年皇帝就退位,最后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退,但还是不放权。就是因为注重名声啊。这样的人不可能“自损名节”。如果嘉庆杀和珅立威,毫无疑问会给和珅扣上祸国殃民的奸臣帽子,那无论怎么修饰辞藻,在老百姓心中,对和珅百般宠幸委以重任的乾隆自然成了“无道昏君”。乾隆会那么干吗?显然不能。会给儿子留个权臣杀来立威的只能是那种看淡名利如浮云的皇帝,乾隆显然不是这种人。

二、留整个恭王府的财宝不如留一个和珅这样的理财高手


说乾隆让嘉庆杀和珅是为了给嘉庆留钱就更是站不住脚。因为这就是典型的杀鸡取卵,做皇帝的不能眼光这么短浅。和珅贪的再多,受贿再多(贪的本来还都是国家的钱),也有个度,而且和珅还会花掉很多,吃喝嫖赌的肯定都没了,无数的楼房和古董珍玩你也不能直接塞到国库里,有没有人愿意买来接手还是个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一次杀了拿一府的财宝,还不如留一个真正的理财高手。和珅在乾隆朝长期掌管户部、内务府,无论是国库还是皇帝的小金库都由和珅操持。和珅的理财能力是相当好的,这也是乾隆特别宠和珅的理由之一。只要和珅在,不管他用正当的不正当的什么方法,乾隆永远不缺钱花。留着这样的人难道不比杀了更划算吗?

因此,乾隆绝对没想让嘉庆杀和珅来立威或者弄钱。乾隆不知道和珅贪也是不大可能的,之所以不处置和珅,无外乎就是两点,一是和珅有能力,处理十几个部门的事务井井有条。二是真的喜欢和珅,就好像养个小猫小狗那种宠,甚至是像老年人不信任自己子女却会花大钱买保健品那种宠。不要忘了,乾隆死的时候都八十九了,这才是正常的老年人心态。


伊耆角木


通过乾隆的治内的表现 个人认为乾隆开启了清朝皇帝的享乐风 沉迷享乐的人偏自私 所谓诛奸臣那是对国家有利 一个自私的皇帝其实并不是特别注意这一点 与其把一个如此了解自己胃口和性格的奸臣除掉 不如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 自私的人一般都很自信 可以结果是和珅并没有被把控 对于影视剧上面说的和珅是留给嘉庆的大礼包和立威工具 可能有这种意思 但绝对不是最主要的 乾隆只是用自己的权利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私人银行而已 下江南 宫林别苑 那都不是乾隆中晚年的社会现状能够负担得起的 与其问一句和珅是不是留给嘉庆的 不如问乾隆真的延续了清朝皇帝的行为准则了吗 乾隆自私 但不傻 相反 早年聪慧很得雍正的喜爱 只能说乾隆是和慈禧一路货色 不过乾隆在注重享受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名声 所以身边也留了几个比较不错的大臣 毕竟国有佞臣不亡国不仅是尝试更是一句官场至理 那么有了佞臣 肯定这个皇帝也还可以 所以才有了康乾盛世 其实在乾隆二十几年之后 基本就是盛世徒有其表了 所以与其说和珅是留给嘉庆突出乾隆的睿智 毕竟和珅是问题表面乾隆治内最大的污点 不如说和珅就是上梁不正的乾隆招来的国家蛀虫 此处完全忽视乾隆和和珅的功劳 因为与注重享乐和放纵奸臣相比 再大的功绩都是做个样子而已 从乾隆不要脸得封自己十全老人就可以看出来 乾隆极注重名声和享乐 这是和珅留到最后的原因


渴望沙漠


历史没有真相!老嘉真的不该这样对待老和!!财产收了,还把人杀了!!做人不地道!!!这些财产,老和乱花了吗?(其主要财物是老和家做生意赚的)他转移资产到国外了吗?拥有那么大的财势别个想到夺权了吗?

老嘉拥有了那么多钱,为什么国家并没有强盛?!是把这些财富分给老百姓了?!

说穿了,老嘉是个心胸狭隘,愚苯的皇帝!老乾选他选拐了!!!


吴忧46


乾隆把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给他家留了个后,也算是对得起和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