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老将哥舒翰,手握20万兵马镇守潼关,为什么还是被安禄山攻破?

历史总探长


应该说,哥舒翰的失败是三个原因造成的,第一就是李隆基年老昏聩,因为安禄山造反彻底地失去了对武将的信任,过多地干预军事行动,而且急于击败安禄山挽回颜面。第二是哥舒翰所带领的20兵马(不足20万)是临时组成的,不是国家正规军。第三就是太监边令诚以及杨国忠 嫉贤妒能才彻底地导致了哥舒翰的失败。

公元755年,52岁的安禄山起兵造反以后,很短时间就杀到潼关城下,在此之前,恼羞成怒的李隆基已经诛杀了高仙之和封常青。在无人可派 情况下,李隆基启用在长安病休已经半身不遂的哥舒翰。北斗七星高,歌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大诗人李白笔下的哥舒翰,哥舒翰,哥舒翰是典型的官二代,家财殷富。早年混吃等死天天是吃喝嫖赌,家道就此中落,只好吃粮当兵。打仗不要命,加上家里有些余脉。大唐第一名将王忠嗣所赏识,举荐为衙将,步入一个中级军官。经过十几年屡立战功,得以加封节度使。哥舒翰在长安的时候,发疾病得了个半身不遂。此时如果哥舒翰拒绝的话,李隆基也不会说啥,毕竟他有病在先,并非有意推脱,但哥舒翰答应领兵,李隆基立即加封哥舒翰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希望哥舒翰击败安禄山一泄心头之恨。

哥舒翰拜帅以后,有人提议把杨国忠给杀了,但哥舒翰未置可否。杨国忠得知以后十分不安。杨国忠就是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让自己的心腹杜乾运为副帅,监督哥舒翰掌兵,而哥舒翰觉得杜乾运掣肘。就把杜乾运给斩了。还没有与安禄山还开战呢,大唐内部就已经是杨相将不和,开始互相算计,能胜就奇怪了。实事求是地说哥舒翰确实是将师之才。他给李隆基上表,安禄山占领之地依靠的军事实力,肯定不会持久。只要败一场就会立即土崩瓦解,但这必须要依靠时间,以逸待劳是唐军的战略方针,时间是安禄山的罩门。拖的越久,对安禄山就越不利。唐军先固守坚城,再派兵攻取安禄山的后方,(颜杲卿和郭子仪已经开始了)安禄山就会立即离心涣散,土崩瓦解、到时可以再出击。可获全胜。哥舒翰的这个战略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按照这个意图行事,用不了二年安禄山就得败亡。

但李隆基却急于击败安禄山,就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又加上大草包杨国忠认为哥舒翰在外拥兵在外不交战,就是要自己的命,更害怕哥舒翰获胜以后回朝当宰相。所以他上奏李隆基要哥舒翰立即出兵。连养寇自重的话都说出来了。晚年的李隆基已经没有了早年的果敢睿智,彻底地老年痴呆,一个劲催促哥舒翰马上出潼关主动进击安禄山。哥舒翰紧急上奏不可,不可,真不可。李隆基不听,认为哥舒翰惧敌避战,有高仙芝、封常清这两个样板的“前车之鉴”,哥舒翰无奈之极,痛哭失声、领兵出关。公元756年六月八日,哥舒翰十几万官军与安禄山麾下名将崔乾祐交战,崔乾祐假装示弱,把哥舒翰大军引进埋伏圈,随后点燃的草车推下山谷,很快烈焰腾空。烟薰火燎,唐军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掉进黄河淹死的几万人,哀嚎之声不绝。救命之声惊天动地。烧死,淹死,踩死的唐军不计其数,仅存十分之一二。唐军败的的非常惨烈,哥舒翰带领残兵败将渡河还营,只剩八千残兵。惊惶之中,哥舒翰还算不错、驻守潼津守住关口。崔乾祐大胜后,立即直扑唐军扑杀过来。哥舒翰麾下蕃将火拨归仁等人知道。如果回朝,肯定就是项上一刀,李隆基又是一个糊涂蛋,大势既去,不如投降安禄山,而哥舒翰就是最好的见面礼,暗中商议好以后。立即劫持哥舒翰投降安禄山。几个人进得大营,拥持哥舒翰就往外走。“去哪里?”哥舒翰忙惊问诸将为何如此。诸将说明缘由。哥舒翰长叹一声,不再言语。随即被绑在马上,捆送崔乾祐处、至此潼关失陷。

崔乾祐立即把哥舒翰于洛阳。安禄山见到哥舒翰,破口大骂:你天天瞧不起我,如今被擒、是我手下败将,怎么说?”,哥舒翰膝盖一软,跪倒在安禄山面前,俯伏谢罪,说:“陛下是拨乱之主。我愿辅佐陛下一统天下。应该说,哥舒翰投降不愿他,如果不是的李隆基死催,他也不至于败的这么惨,就算不投降,回到长安也是一死。安禄山见哥舒翰投降,大喜过望,立即封哥舒翰为司空、同中下门下平章事。随后,安大胖子脸蛋子一沉,把站在下火拨归仁五花大绑,喝斥道:“背主忘恩之辈,焉能活命,立即拖下去砍了!”安禄山此招颇会收买人心。

哥舒翰一投降。昔日手下诸将知道以后,都责骂他不忠不孝、不死节,有失国家大臣的体面,实际上换做他们又如何?后来安禄山见哥舒翰用处不大,就杀掉了了。为大唐朝出生入死半辈子,安定边疆,但晚节不保,投降安禄山,史载八个字:“丑哉舒翰,不能死王!”安史之乱,其实只要李隆基稍微用用心,固守为上,最多三年就可以平定叛乱,但晚年的李隆基实在是太混蛋了,而且宰相杨国忠也是饭桶,上下昏聩无能至此。败的一点都不冤。如果安禄山最后成功了,史书还不知道如何骂李隆基呢。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潼关并非被安禄山叛军攻陷,唐玄宗强令哥舒翰出关破敌,结果在河南灵宝一带大败给叛将崔乾祐。哥舒翰本想逃回扼守潼关,却被手下叛将火拔归仁所擒,被迫投降安禄山,潼关遂告失守。当夜,长安没有望见平安火,唐玄宗惊惧无比,于是带着亲信和禁军仓皇出逃,朝中百官都不知道,不久发生了马嵬坡兵变。

一、镇守潼关时的哥舒翰已非当年的哥舒翰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首诗中的哥舒翰,是年轻时的哥舒翰,他曾是唐朝名将王忠嗣的爱将,后来又长期担任唐朝陇右、河西节度使,与安禄山并驾齐驱,是个让当时强大的吐蕃人极为畏惧的人物。

不过,到他镇守潼关时,此时的哥舒翰已经是半个废人,在安禄山发动叛乱前,哥舒翰已经中风,行动很不方便,是被唐玄宗强拉着出来对抗安禄山的。他已经没法骑马,只能坐在船上,浮在黄河上指挥作战。

当然,对于统帅来说,这也没太大关系,但很显然,此时的哥舒翰已经无法亲临一线。

二、20万兵马多半都是临时拼凑的市井之徒

安禄山起兵后,一个月时间就席卷黄河以北,渡过黄河,拿下洛阳只是摧枯拉朽,头年十一月起兵,第二年正月,安禄山已经在洛阳称帝,建立他的大燕国。

临时担任潼关防务的哥舒翰,面临的是唐军在安禄山面前的屡次溃败,人心不稳。当时,曾镇守安西、北庭的名将封常淸率领着20万唐军,在洛阳附近惨败给安禄山,封常淸的军队已然是临时拼凑的,哥舒翰的部队就更不用说了。

安禄山虽然起兵时只有15万人左右,但那都是百战余生的骁勇之军,绝非哥舒翰手下的市井平民可比。更何况安禄山一路进军顺利,沿途裹挟百姓,等他称帝时,安禄山的叛军已经远远不止最初的15万了。

朋友们应该知道,经过职业训练的人,要打到十来个未经训练的平民,其实轻而易举,更何况哥舒翰的军队数量并不占绝对优势。

三、唐朝内部的问题,让哥舒翰没法按照自己的部署来作战

这其中,既有哥舒翰和宰相杨国忠的矛盾,也有唐玄宗自己的问题。最初的杨国忠本来大力扶植哥舒翰,以与安禄山对抗,但在此时,他对哥舒翰也很害怕,他怕哥舒翰反戈一击,拿他当唐军失败的替罪羊。于是,杨国忠极力撺掇唐玄宗,让哥舒翰出关与安禄山叛军决战。

而唐玄宗呢,前半辈子过得太顺,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此刻的他受不了那种失败,更忍不了暂时的失败,于是强令哥舒翰出关平叛。

哥舒翰的原来想法是,自己坚守潼关,等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在安禄山的老巢所在,黄河以北取得大胜,那么洛阳附近的叛军就会不战自溃。而且,这个时候的情势,的确也是这样的,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把史思明等人打得很惨,转眼可以见分晓。但是,唐玄宗忍不住了,他的想法是:郭、李的偏军都能取得大胜,你哥舒翰有那么多人,凭什么不行?他怀疑哥舒翰是养寇自重。

于是,哥舒翰被迫出关和叛军最强战力血拼。

四、哥舒翰面对的,是安禄山精锐中的精锐

跟随安禄山南下的,都是契丹、奚族的强悍战士,其中更有当时最猛的同罗骑兵。率领这些军队和安禄山干仗的,是叛军名将崔乾祐。崔乾祐采取的诱敌深入的办法,在灵宝附近几乎全歼哥舒翰的大军。

哥舒翰想逃回潼关拒守,结果被其手下将领火拔归仁所胁迫,只得向安禄山投降。

五、战争后的结局

潼关失守,影响深远,迅速平叛已成为不可能。郭子仪、李光弼的唐军听闻潼关失守、玄宗逃亡,被迫放弃对史思明等人的围困而撤退。而玄宗呢,逃向西蜀成都,途中发生了马嵬坡兵变,不但贵妃死了,他儿子肃宗也脱离他北去。后来,肃宗在灵武自立,相当于逼着在成都的玄宗退位了。而哥舒翰呢,一世英雄,晚节不保,更可叹的是,为了活命,他真的投降了安禄山。安禄山让他招降唐军,效果不明显,哥舒翰最终还是被杀。


星火辰


浪输的呗!

原本守塔就好了,可他们偏偏要去浪!



关于潼关被破的原因,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哥舒翰这位“战神”的指挥问题。

上面有朋友说是兵员的问题,说这20万大军都是临时拼凑的,没有战斗力。对此我不敢苟同,对于潼关,唐玄宗是非常看重的,于是他把陇右的精锐边军放在了这里。所以这只军队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大唐王朝最强的西军精锐,曾暴打吐蕃人的强军。



还有人把责任归于唐玄宗,认为是他强令出击,最终导致了失败。如果他能听哥舒翰的,按兵不动,那么一定没事儿。

话虽然这样说!但结合当时的天下形势来看,其实唐玄宗这样的选择并没有错。因为当时安禄山的日子并不好过,不仅睢阳久攻不下,自家大本营也受到威胁,李光弼郭子仪这两人已经成了气候。



所以当时安禄山已经是准备放弃攻打潼关,收缩兵力,回范阳重整旗鼓。

这种时候,肯定要痛打落水狗啊,难道其他唐军在前线拼死拼活,这20万生力军却放虎归山,作壁上观,如此打酱油,肯定会被骂死的。



而主动出击,不求全胜,只要能拖住安禄山大军,为其他路的唐军减轻压力,那么安禄山的叛乱很可能会就此平定。

所以,唐玄宗的战略选择绝对没错。

可惜哥舒翰这次失了智,面对安禄山留下来殿后的两三万大军,竟然被打得尽乎全军覆没,二十万大军仅剩八千。



如此一来,唐军大势已去,潼关很快便失陷。而张巡郭子仪等人拼命所建立起来的大好形势,因为此次的失败,急转直下,唐朝的浩劫正式开始!


白话历史君


我谈谈我的观点。

一、基本情况

当时,哥舒翰已经得了风疾,也是残疾之人了。玄宗此前妄杀大将高仙芝、封常清,以致暂时无人可用,不得已重新启用哥舒翰,让哥舒翰率领河西、陇右节度使主力、以及其他各部人马共计20万人,镇守潼关。

说实话,当时安禄山的核心兵力也就15万人,而河西军全军7.3万人,陇右军全军7.5万人,合计14.8万人,已经与安禄山叛军主力相差无几,因此,如果按照哥舒翰的部署,以河西陇右军主力坚守潼关,潼关应该是不会出太大问题的。

而同时,郭子仪的朔方军、李光弼的河东军,当时已经攻入河北,取得嘉山大捷,初步切断了叛军主力与其老巢范阳之间的联系。安禄山试图南下进攻南阳的企图,也暂时被虢王李巨等人挡住。安禄山向东南财源之地进攻的部队,又遇上了张巡,被张巡等人顶住。因此,当时的整体形势,对安禄山很不利,安禄山当时已经在考虑放弃洛阳,率军撤回范阳的问题了。如果玄宗能沉得住气,让哥舒翰再坚持一下,安禄山有很大可能撤军,到时,如果发展顺利,可以在安禄山回军途中,一举将其歼灭;即便未能将其歼灭,也可以收复河南、以及河北南部地区,将战争限制在河北北部。

然而,玄宗最终还是经不住杨国忠等人的怂恿,命令哥舒翰出兵。

二、灵宝之战

至德元年(756)六月,哥舒翰自潼关出兵。具体的安排是:

王思礼等将精兵五万居前,庞忠等将馀兵十万继之,翰以兵三万登河北阜望之,鸣鼓以助其势。

也就是,大军分成三部分,王思礼率军5万在前,庞忠等率军10万在后,哥舒翰自己率领3万在黄河以北助阵。

后来在灵宝遇到叛军,中了埋伏,叛军还派出同罗骑兵,经过南山绕到官军背后,前后夹击,官军大溃,损失惨重,退回潼关的只有8000余人,此后,叛军乘胜攻城,攻克了潼关。

灵宝之战,唐军败的这么惨,我认为,原因有两个:

(一)没有提前派兵在南山搜索伏兵

哥舒翰从潼关出兵,走的是崤函谷道,地势险要,哥舒翰作为沙场老将,不可能想不到敌人可能有伏兵。后来,至德二年(757)十月唐军再次出兵收复洛阳的时候,经过崤函谷道,就是先派兵搜伏的,“引军旁南山搜伏”。那为什么哥舒翰没有搜索伏兵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玄宗催促太急,“续遣中使趣之,项背相望”,哥舒翰实在没有办法才出兵的,可以说,出兵的时候,哥舒翰方寸已乱,在急切的催促下,没有来得及安排搜伏。

(二)在遭到前后夹击时,没有及时调整部署

遭到叛军前后夹击以后,唐军已乱,但请注意,唐军也并非等闲之辈,主力是与吐蕃死磕多年的河西陇右兵,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呢?个人认为,这与哥舒翰的身体状况有关。

如果在遭到前后夹击的情况下,哥舒翰能够及时调整部署,安排将领拼死遏制住同罗骑兵的攻势,则虽然战败不可避免,但把主力带回潼关应该是可能的。但哥舒翰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及时调整部署,唐军实际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因此很快溃败。当时,哥舒翰甚至连自己在黄河以北的3万人,都无法有效管控,这3万人看到河南唐军溃败后,也很快自行溃散了。

以上是我对哥舒翰未能守住潼关的简单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如对唐朝历史感兴趣,请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详侃历史


当时,老将哥舒翰,手握20万兵马镇守潼关,一开始确实挡住了叛军。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攻潼关不克,叛军为哥舒翰所阻潼关数月,不能西进。

但哥舒翰手头那20万兵马的成色是很成问题的。由于均田制败坏,加之常年的对外征战,关中府兵早已破坏。而彍骑等募兵制中央军,由于兵员素质问题,战斗力早已衰落。所以哥舒翰手下士兵多为新兵,所以兵力庞大但战斗力不足。而哥舒翰忧心战事,为了尽快增强新军战斗力,不得已强行加大了训练力度,其统军又“严而不恤”,导致唐军士卒心中不满,士气低落人无斗志。另外,20万人中称得上精锐的,只有五万骑兵,但骑兵指挥官王思礼又跟步兵指挥官李承光不和。这样的军队防守还可以,但出去进攻肯定是不行的。

对此,哥舒翰也有清醒的认识。他在给唐玄宗的奏章里说,“贼既始为凶逆,禄山久习用兵,必不肯无备,是阴计也。且贼兵远来,利在速战。今王师自战其地,利在坚守,不利轻出;若轻出关,是入其算。乞更观事势。”

这个奏章的背景是,安禄山掌握十五万多能征惯战的唐帝国边防军:

范阳节度使九万一千人,平卢节度使三万七千五百人,河东节度使大同军九千五百人,共计十三万八千人。另外,尚有部分或可能全部掌握的正规军:河东节度使天兵军、大同军以外兵力,约计两万五千五百人。

因此哥舒翰的意思是:“皇帝老大啊!你娇惯安禄山那么久,让他有了那么多能打的兵。而我手头都是什么货色啊!防守还行,让我带着他们出关作战,就是送肉啊!会坑死大家的!”

然而,唐玄宗李隆基和当时的宰相杨国忠就是想让哥舒翰出去送死!

为啥呢?

这有政治和经济的两方面原因。

第一,杨国忠怀疑哥舒翰坐拥大军于潼关,是想要联合亲太子的势力,对其不利。因为杨国忠作为依靠杨贵妃上位的新贵,跟太子以及军方是矛盾重重的。日后,马嵬驿之变就是这种矛盾的集中爆发。因此杨国忠出于自保的目的,一直建言李隆基去命令哥舒翰主动出击。

第二,当时唐帝国的首都长安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比如唐玄宗时长安的高级官员数量高达17686人。这些官员背后就是成百上千倍的仆役与民众。这么多的人口和消费,不是关中地区一地所能供应的。所以当时唐帝国中枢的钱财和米粮主要来自江南。而安史之乱前,漕运主要走汴河线,经开封入黄河再转渭河入长安。现在叛军将唐军压制在潼关之内,切断了漕运物资经洛阳转运至长安的通道。结果大量粮食物资只能转道翻越秦岭来运送,大大增加了运输难度和成本。对于唐玄宗来说,广大权贵们要过不上奢华生活了。所以也希望哥舒翰早日出兵。


因此,在这两个原因的作用下,当唐玄宗听闻叛将崔乾祐传出的谣言,说其现在驻扎在陕郡的兵力十分虚弱:“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

史书中称唐玄宗多次下诏,“使者项背相望”。

结果哥舒翰被逼得没办法,只能出关作战,结果惨败于灵宝。叛军夺取了潼关和长安,唐玄宗逃向四川。而那个害怕军方和太子对付自己的杨国忠,在马嵬驿被军方和太子弄死了。那些想继续享受奢华生活的权贵们,面对的则是漫漫的逃亡路或安禄山的屠刀。至于唐玄宗也失去了自己的权势,被太子弄成了太上皇。


可如果没有潼关的失守,以上这一切很可能压根都不会发生。

所以归根到底一句话,让只会政斗和贪恋权力、奢华生活的人去指挥军事行动,必然会导致惨痛后果的……


冷兵器研究所


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因为安禄山拥有当时天下,最顶级的骑兵,所以,他们很快占领了大唐的半壁江山。

当他们拿下西都洛阳的时候,唐朝的都城长安已经岌岌可危了。

这时候唐玄宗不得不调来,镇守西北边疆的老将哥舒翰,来对抗安禄山。

当时唐玄宗给了哥舒翰二十万大军。

那时候潼关还没有失守,潼关也是守护长安的最后一个门户。

也就是说一旦潼关失手,长安就会立刻暴露在叛军的眼前了。所以说能不能守住潼关,关系着大唐的生死。

哥舒翰身经百战,他当然知道潼关的重要性了。而且本来他也把潼关给守住了。

潼关自古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称,是个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安禄山的叛军想要拿下拥有二十万大军守护的潼关来,当真是谈何容易。

因为安禄山本来就是叛军,又在潼关这里遇阻,他不能前行了。更加糟糕的是,在安禄山的后面,山东、河北有很多自发的地方军队,也开始向安禄山这里杀来。

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安禄山必败无疑,因为潼关久攻不下的话,势必会造成安禄山大军的军心不稳。到时候安禄山的大军,不打自溃。

但是,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候,宰相杨国忠和唐玄宗,这两个臭棋篓子开始瞎指挥了。

唐玄宗看到叛军得到了抑制,他觉得这样的进度似乎还比较慢,应该让哥舒翰带兵杀出潼关,这样的话就能更快的消灭叛军了。

但是,唐玄宗也就是这么想想,他也不是十分的确定。所以,这时候他找到了杨国忠,然后问问杨国忠这样可行不可行。

杨国忠除了会逢迎唐玄宗,他实在是什么都不懂。

所以,他就告诉唐玄宗,要扬我大唐军队的威名。给叛军造成震慑力,必须要出军,把叛军杀于无形之中。

唐玄宗觉得他们两个最高领导人,意见竟然出奇的一致,所以就下了圣旨,告诉哥舒翰,让他打开潼关的大门,带领军队杀出去。

哥舒翰看到这样的命令,差点晕倒,尼玛,难道你不知道自己手里这二十万大军是什么货色嘛。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临时拼凑的,那里打过仗呀,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有战斗力呢?

所以,哥舒翰拒不执行。

唐玄宗连着又发了几道圣旨,若是哥舒翰坚决不执行命令。就当场让别人执行他的命令,杀了哥舒翰的头。

没办法横竖都是一个死,哥舒翰走投无路了。只好打开城门,杀了出去。

他们杀出去之后,正好中了人家的埋伏,二十万大军,几乎都被人家用石头给砸死了。就这样安禄山的大军,很轻易的就把潼关给攻破了。

潼关快被攻破之后,唐玄宗觉得大事不好,就带着儿子,家眷去四川避难去了,其中在马嵬坡这个地方,陈玄礼开始发动了兵变,逼死了宰相杨国忠和杨贵妃。

所以说潼关之所以被攻破,全部都是杨国忠和唐玄宗惹的祸,当然了杨国忠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唐玄宗也永远的失去了心爱的小甜甜杨贵妃。


汉史趣闻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据长安140公里左右,是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以上这首潼关吏是杜甫过潼关时所写。最后一句写的是请嘱咐一下守潼关的将领,千万再像哥舒翰那样仓促出战。

回到公元755年,英雄迟暮的哥舒翰同志在回朝述职的过程中,途径土门军时,洗澡中风。只得在长安休病假。

同年年底(755年12月),杨贵妃的干儿安禄山满怀权利的渴望,造了他老子的反。范阳等三镇节度使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想尝尝王天下的味道。于是乎干戈大动,一路破竹进了洛阳,建国大燕。唐军退守潼关不出,原本极其精明的唐明皇出了一个昏招,误听太监之言,斩了守潼关的主帅封长清和高仙芝。无帅可用的情况下启用了休病假的哥舒翰。

拨付兵马20万去守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潼关。哥舒元帅守关不出。本来嘛,潼关就是易守难攻之处,这个战略是对的。叛军连攻数月无功而反,《三国演义》中张飞智取瓦口隘的一幕出现了,叛军整天骂阵!示弱!把精兵埋伏在关外隐蔽之处,就等唐兵出战。都是千年的狐狸,讲什么聊斋呀?哥舒翰一眼就看透了安禄山的部署,再三上表陈说利害潼关只宜坚守!叛军远来,时间久了必乱。李光弼和郭子仪在河北大捷,同时也赞成哥舒翰坚守的策略。可是监军回去找唐明皇打小报告。再加上杨国忠这个外行在唐明皇跟前吹风:“哥舒翰必须出战”,唐明皇再出昏招,下诏命哥舒翰出关迎敌。有封长清前车之鉴,哥舒翰被迫哭着开关出战,明知陷阱还得跳。唐军被诱入峡谷,叛军滚木礌石齐下。又被叛军夹击腹背受敌,经此一役,死伤狼藉,二十万军队最后只剩八千。回关后,哥舒翰遭自己亲手提拔将领活捉。

苟活于安禄山军中,不久被杀。可怜一代名将,晚节不保!

唐玄宗仓皇出逃入蜀,为自己的两次错误买了单。杨贵妃在马嵬驿被赐死,杨国忠被诛,唐明皇逊位给儿子李亨。

《孙子兵法》有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然自古以来有几个将在外,不受军令者有谁?韩信算一个,年羹尧算一个。真正做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者,又有几人有好结果的。


抱影无眠夜归人


以史为鉴,我是中国古代史专篇。

自古以来,打仗往往不光是要靠兵力得,还得善用计谋,发扬我军的长处,攻击敌军的软肋,哥舒翰之所以手握20万兵马还在潼关兵败,其原因就是唐玄宗听取奸臣杨国忠的话,没听取正儿八经守将哥舒翰的建议,不守关,反而出城迎战,结果正中敌人计谋,所以潼关失守。

潼关失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决策阶段的失误,也是最主要的,其二就是在实际出城迎战的时候,将领们轻敌冒进,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作战计划的失败

哥舒翰,是一个突厥人,早年是唐朝大将王忠嗣的部下,在唐朝西边抵御吐蕃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唐天宝十四年二月,安禄山以除去奸臣杨国忠为名,起兵造反,刚开始唐玄宗是派了唐朝大将常青和高仙芝领兵御敌,结果二人并被被唐玄宗杀了,此时唐玄宗就想借哥舒翰的威望,让其领兵,但是如今的哥舒翰已经不是当年的他了,如今的他已经垂垂老矣,而且还在养病,因此哥舒翰就把事务交个了自己的手下,由于他首先两位主将李承光和王思礼挣长,一个管步兵,一个管骑兵,兵权不一,因此这20万大军还未开战,其内部就已经不稳。

其二天宝十五年,哥舒翰看出了潼关易守难攻,不利出战,虽然也曾两次击退叛军,但仍然上书给唐玄宗说不宜出战,唐玄宗也认可了他说的,可是偏偏杨国忠认为自己有20万大军,何惧叛军,害怕错失战机,希望唐玄宗让其出兵出战。因此唐玄宗就派探子前去打探,结果有探子说,叛将崔乾佑在陕西兵力不足四千,而且都是老弱残兵。于是唐玄宗便命哥舒翰出兵,当然了作为久经沙场的哥舒翰也看出来了这是圈套,便上书说明这是敌人的诡计,可是杨国忠依然坚持奏请让其出兵,李隆基肯定是听自己宠臣多一点,于是杨国忠服从命令出城迎战。

双反交战时的失败

我们从杨国忠的角度以想,敌军最多不过十五万兵力,而我唐军有20万,的确即使出城迎战也是不会害怕的,可是就是这样的心里,太轻敌了,不管是杨国忠还是哥舒翰手下的将领,都有这样的心里。于是哥舒翰带兵出城主动迎战敌军,本来也是在出战之前哥舒翰也制定好了计划的,王思礼率五万做先锋,庞忠率10万接应,自己带领3万督阵助战。结果这些人看见敌军对于不齐,三三两两的,以为是软柿子,结果挥军齐进,敌人于是进开始退兵,将唐军引入了包围圈,结果唐军损失惨重,之后由于唐军又缺乏统一指挥调度,结果这一战死的死逃得逃,哥舒翰最后点兵只剩8千人,二十万一战击溃,哥舒翰又被手下火拔归仁劫持投奔安禄山,被困洛阳,安庆绪兵败的时候,哥舒翰被杀。



所以纵观潼关之战前后,这兵败是必然的,唐朝核心放着专业的不停,却听一个业余的,若固守,必胜。可是李隆基却听信杨国忠贸然出战,轻视敌人。而且作战时由于轻视敌人,各将领冒进落入圈套,然后缺乏统一指挥,最后使得唐朝20万军队兵败。


中国古代史专篇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潼关之战”

封常清一开始轻敌大意,要知道封常清当时身份是安西节度使,因为高仙芝在怛罗斯战败,高仙芝被调回长安闲置一边,由于高仙芝的推荐,封常清接管安西都护府。封常清因为灭大勃律战绩辉煌,把高仙芝丢在怛罗斯的脸面挣回来了。回京述职的时候正好遇到安史之乱“渔阳颦鼓动地来”。封常清就在唐玄宗面前夸下海口,说他去前线,指日灭贼。封常清夸下海口的原因其实也可以理解,当时唐朝征服天下已有一百多年了,无人不服。而且唐玄宗是公认的一代英主,命也很长,天下承平日久。没有人会对李家失去信心。唐朝此时处于帝国的极盛巅峰状态。所有人都认为安史之乱只是个小叛乱,要不了半年就可以扑灭。帝国歌舞升平照旧。所以封常清才会夸下海口,而且封常清不是赵括,封常清在安西从军数十年,是高仙芝一手提拔的,从底层靠军功自我奋斗爬起来当上安西都护的。但封常清仅仅是个军人,他数十年远在边塞,根本不知道东北的情况,也不清楚内陆的空虚。当封常清抵达洛阳以后,收集残兵败将,与安禄山军队交战,大败而归。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此时的唐朝内陆空虚,根本没有任何军队可以抵抗安禄山的野战军队。所以他当机立断一溜烟的大撤退,退回潼关。他对前线的认识就是坚守潼关天险。自古以来,潼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几乎没有军队可以正面攻破。封常清死守潼关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帝国中央喘口气,以待敌之可胜。但是唐玄宗不听,贬封常清为庶民,白衣从军,在高仙芝帐下听命。唐玄宗紧接着派前安西军都护高仙芝去前线,命高仙芝出潼关迎敌。高仙芝跟封常清是老搭档,到了前线就知道不可以出击,也来了一个坚守潼关。唐玄宗气坏了,立马派宦官边令诚带圣旨去潼关把高仙芝和封常清一起宰了。然后唐玄宗把哥舒翰派到了潼关。可哥舒翰此时年纪已经很大了,早已不是横行青海时的猛将了。潼关城里有高仙芝、封常清的头颅摆在那里,哥舒翰没有办法,继续死守是不可能了,只能出城迎敌。结果很明显,一战就败,还被活捉了...然后就是潼关被破,唐玄宗一溜烟往四川逃命去了。

通过上面的内容描述就可以看出来,光是有名将,没有足以执行名将军事思维的精兵,根本没什么卵用。哥舒翰带领的并不全是陇右、河西的精兵,在绝大多数是洛阳收集的残兵败将。东都洛阳原来的驻防军队就是从未经历过战争的内陆饭桶兵。如果哥舒翰率领的完全是陇右河西当年随他征战青海的百战精锐,那么潼关之战不会打成那个鬼样子。如果封常清率领的是安西北庭的边军,那么洛阳之战也不会那么惨败。

由于安西都护府在两年前的军事行动怛罗斯会战之中惨败,安西军的主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所以不说距离远,就算要调也调不回来。安西军并没有恢复到怛罗斯之前的战力。以后就不用说了,因为安史之乱,安西北庭边军内调,后来李嗣业带着安西军回到关中勤王作战(大约5000左右),那时天下已经乱成一团浆糊,5000安西军跟随李嗣业这么个战术指挥官,根本没什么卵用。河西陇右军在安史之乱的前期因为要驻防青海前线与吐蕃对峙,没有回调。后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召集天下军队勤王。河西陇右军队就回调了。河西陇右回调的军队至此追随郭子仪、李光弼征战天下,是最终打垮安禄山史思明的主力军队。但是同样,因为河西陇右军的回调,整个河西陇右兵力空虚,吐蕃把整个河西走廊都征服了。安西、北庭成为孤悬西域的飞地,没撑多少年就覆灭了。一直到1000多年以后,左宗棠率领汉人军队再次踏入天山南北。

看历史,我们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应该通过对史料的联系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才是科学的历史观。


我是网络小白菜


安史之乱可一说是改变唐朝格局的一场内乱!安禄山史思明手握重兵,割据边关,起兵作乱!

哥舒翰接手潼关的时候大唐朝廷已经在潼关的战略中斩了高仙芝、封长清两员大将!因为这两位将军都判断以当时的形势,潼关之战只能据城固守,避开安禄山等人的锋芒,等待时机,才有取胜机会!但是晚年的唐玄宗听信谗言,急功近利对于两人只守不打非常不满,就杀了两人,换上了年近花甲的哥舒翰,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哥舒翰也坚守之前两位大将的策略,坚守潼关。

宰相杨国忠却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对唐玄宗说,哥舒翰只守不攻,分明是有私心怕损失实力,这样下去,会坐失良机。已经年老昏庸的玄宗轻信谗言,便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他知道出战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输,但是没有办法,皇命难违,如果他再不出兵,他的下场估计跟高仙芝等人一样。

哥舒翰被迫于六月初四领兵出关,初七,在灵宝西原与埋伏在此的崔乾佑部相遇。灵宝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是一条70里长的狭窄山道。崔乾佑预先把精兵埋伏在南面山上,于初八领兵与唐军决战。唐军毫无防备,加上地形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大败!

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采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使唐军陷入叛军的埋伏之中,结果造成人地两失!

这也是唐军之前连战连败的根本原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唐玄宗自己没有军事才能,又听信小人之言,又不能充分信任前线有能力的将领,导致唐军节节败退!潼关失守跟前面的失利一样,都是唐朝廷高层决策失误!打仗,人多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取得胜利,如果按照哥舒翰自己的部署,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潼关之战唐朝军队就有胜算,不至于丢城,安史之乱很有可能就会提前被镇压下去!

好了,我是耀眼观世界,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高见,喜欢的话记得点关注!感谢您的翻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