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前,安禄山贵为三镇节度使相比王忠嗣,高仙芝,安禄山有什么对外作战功绩?

二楼D区63号


安史之乱前,安禄山是有对外作战经历的。与王忠嗣、高仙芝等人相比,安禄山的对外作战能力一塌糊涂,不仅败多胜少,赢的手段也不光彩,他之所以能身兼三镇节度使,主要还是他的阿谀逢迎、投机钻营。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内患已经平息,帝权已固,国家实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帝国周围群狼环伺,东北有契丹与奚,北方有东突厥,西方有吐蕃及西突厥,面对这一系列军事威胁,玄宗决定先攻实力最为强大的吐蕃,而对契丹、奚则采取攻战与和亲交互为用之策。 自开元二年至开元二十三年,唐与契丹、奚之间相互攻伐,各有胜败,期间玄宗曾以公主和亲归顺的契丹、奚族统领。 开元二十三年,奚和契丹再次举兵犯边。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令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率军进击,但安禄山恃勇轻进,战败而归,之后张守珪亲帅大军,大破契丹。 开元二十七年,因张守珪隐瞒平卢军使乌知义攻奚败状,反而上奏获捷,事泄后张守珪被贬为括州刺史。 为了取代张守珪,同时取悦日渐昏聩的玄宗,安禄山屡次出兵攻掠奚、契丹,迫使其各杀公主背唐。

天宝九年,安禄山诱骗奚、契丹酋长赴宴,席间借机将他们杀害,并献首长安,此举果然使得玄宗大悦,于是擢安禄山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 天宝十年,安禄山率兵六万,远攻契丹松漠牙帐,不惜士卒疲惫不堪,不顾天雨而致弓弩失效,强行进击,结果遭到契丹、奚兵合击,惨败而逃。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唐平定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割据,幽州、卢龙、河北等地藩将擅地自保,而契丹、奚等族亦很少犯边,常有入朝奉献。而后后依附于北方强盛起来的回鹘,又有进犯。此后有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父子率部击败契丹,迫其不敢犯边,直至唐朝灭亡。 从对契丹、奚作战以及安史之乱中安禄山的表现来看,安禄山的军事能力着实一般。不可否认的是,他对契丹、奚的攻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帝国外围压力,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契丹、奚的实力。综合而论,安禄山的成功更多是在于他对当权者的巴结逢迎、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


汗青行者


大家伙,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 导读:说到安禄山,就不得不提“安史之乱”。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安史之乱”作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而安禄山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历史从来都是无法假设的,我们不知道如果没有安禄山,大唐是否能够一直繁荣,事实上从安禄山发迹开始,大唐的命运就注定了!

相较于王忠嗣、高仙芝,安禄山没有显赫的战功、没有行云流水的文采,他的发迹更加戏剧和偶然。

安禄山从小就是孤儿,30岁以前一直以商人的身份混迹在边疆地区。30岁步入军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升到平卢将军,然后开始沉寂,在经历两次死里逃生之后,在40岁那年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最高军事统帅——平卢军节度使。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创造了边疆番帅仕途腾达的神话。42岁兼任了范阳节度使;45岁兼御史大夫;46岁朝廷赐之铁券封开国公;48岁赐爵东平郡王;49岁又兼河东节度使;自40到49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所获得的荣耀与君宠达到顶峰。50岁策划变乱;51岁称大燕雄武皇帝;55岁被杀。

可以看到安禄山的政治发迹,主要是在40岁以后,而他的发迹和战功其实并无太大的关系,主要归功于他处心积虑的个人经营!他是如何做的呢?简单说来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攀附宰相贿赂官员,营造个人荣誉

开元二十九年河北处置使张利贞到营州考察,安禄山对张利贞及其随员厚赠金帛,张利贞回朝复命之时对他大加称赞,第二年安禄山就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五年吏部尚书席建侯监察河北,安禄山又如法炮制,席建侯在向朝廷的报告中力称安禄山“公直、无私、严正、奉法”。

之后他投靠宰相李林甫,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取到更多的政治利益。所谓:“右相李林甫与禄山交通,复屡言于玄宗,由是特加宠遇。”可以说安禄山能够得到重用,与李林甫等人的推美是有直接关系的。

第二,造假创政绩

安禄山知道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就是要让朝廷确信他可以确保唐朝东北边防的安全。为了“以边功市宠”,他常常利用欺骗手段诱杀“两番”。史载:安禄山前后十余度欺诱契丹,酒宴之时酒中放莨菪子,预掘一坑,待其昏醉,斩首埋之,皆不觉死,每度数十人。甚至不惜有意侵掠两番,制造事端,恶化边境形势。这样安禄山有了出兵的理由,也就有了立功的机会。

本来东北边帅身兼“押两番使”,绥靖两番、确保东北边境安谧乃其职守,安禄山却借之成为他仕途腾达的阶梯,其阴毒残忍与狼子野心可见一斑。安禄山正是利用东北边防之势,挟两番以邀其功,一步一步博得了朝廷的信任、玄宗的恩宠。从这层意义上说,是唐朝的国策造就了安禄山。

第三,赢得皇帝的欢心。

安禄山看准了唐玄宗对东北形势的态度,明白自己身当守边重任,向皇帝表达忠心十分必要。进京觐见时,他总是会用很肉麻的话表达忠心。在宴会上,安禄山进奏:“臣生番戎,宠荣过甚,无异材可用,愿以身为陛下死。”

在唐玄宗面前,安禄山反应敏锐,回答皇上的提问,有时还不乏诙谐。安禄山长得很胖,晚年益肥,腹垂过膝,自秤得350斤。安禄山每行,必有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有次朝见,唐玄宗指着他的大肚子开玩笑:“胡腹中何有而大?”答曰:“唯赤心耳!”诙谐中很确切地表达出自己对皇上的赤诚忠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纵观安禄山的发迹之路,有几点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他的出生和商人本性,让他在唐朝边疆地区找到了发展的土壤。二是洞悉仕途之上的游戏规则,把个人才华和皇帝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皇帝信任自己是一个可以倚赖的“万里长城”。三是紧紧抓住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充分利用了与杨贵妃的“母子关系”讨得皇帝的欢心,巩固自己的地位。

可以说在安禄山没有叛乱之前,一直是唐玄宗信任的边疆守将,那些奏称安禄山有不臣之心的人,唐玄宗都下令押送给他处理。


结束语:安禄山从边疆守将走上叛乱进而与皇帝分庭抗礼,不是朝夕之事。这与安禄山自身的经营有关,也与唐朝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形势有关,不可一言以蔽之。应该说是当时的历史条件给安禄山这样的野心家和投机者提供了舞台,而这样的人能够发迹并且红透大唐,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警示。


弹指千年


打击外族入侵,逢场作戏,唐朝中期藩镇割据主要是看地方节度使兵权兵力如何,安禄山三镇节度使,西北其他节度使,兵强马壮是必须的,再加上边疆对敌,战斗力也不差,加上安禄山的敛财能力,打仗就是打钱,这就是其优势。


汉奇帝


大家好,我是【深夜聊斋】,专注有趣有料的历史人文故事,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安史之乱前,安禄山贵为三镇节度使相比王忠嗣,高仙芝,安禄山有什么对外作战功绩?

题主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对比唐代玄宗朝的两位名将王忠嗣、高仙芝,看看安禄山有何对外战绩。与王忠嗣、高仙芝相比,许多人只知道安禄山是叛将,却不知道他的军功如何。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


一、王忠嗣

王忠嗣是将门之后,他的父亲王海宾以骁勇善战而闻名,曾经参加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屡立战功。然而,因为战功赫赫,但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一次,王海宾率众与吐蕃优势兵力激战,结果其他将领都故意按兵不动,使得王海宾力战而亡,这一年,王忠嗣年仅9岁。唐玄宗感念其父的忠诚,于是才把他收养在宫里,并赐名忠嗣(忠良之后)。

1、初露锋芒

王忠嗣长大后,也以骁勇善战著称,据《新唐书·王忠嗣传》记载,有一次,他跟随兵部尚书镇守河西时,尚书正准备回朝时,王忠嗣却认为自己寸功未立,不能就这样回去。于是,王忠嗣不顾禁令,率领数百名精锐骑兵偷袭吐蕃人。此时,恰逢吐蕃首领举行大阅兵,人人毫无防备,王忠嗣冲入敌人中间,大砍大杀,“提刀略阵,斩数千人。”

2、二战吐蕃

公元738年,唐军进攻吐蕃新城,33岁的王忠嗣随军出征,大败吐蕃。当年秋天,吐蕃人反攻唐朝,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师人皆惧焉”,而王忠嗣却挺身而出,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旧唐书·王忠嗣传》)。于是,唐军乘势掩杀,吐蕃再次大败。

3、配四将印

公元742年,突厥发生内讧,乌苏米施可汗被拥立为首领,唐玄宗令其归顺,但遭到拒绝。于是,已经被认命为朔方节度使的王忠嗣率大军征剿。乌苏米施可汗见唐军势大,表面上虚与委蛇,背地里暗中不动。于是,王忠嗣实施了反间计,乌苏米施可汗被部下袭击而败走。这时王忠嗣才趁乱出击,大获全胜。

王忠嗣因战功被唐玄宗所信任,最高时做到兼有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旧唐书》说他是“配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

不过,后来因为李林甫的谗言,唐玄宗将王忠嗣处以死刑,后虽经哥舒翰求情,免于一死,但王忠嗣也因为此被流放,并很快郁郁而终。


二、高仙芝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为唐朝的一位少数民族名将。他少时岁父亲在安西从军,20岁初头就被拜为游击将军。经过战争的历练,高仙芝不断积累战功,到了开元末期,已经做到了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天宝六年,又因出征小勃律有功,被加授四镇节度使。天宝九年,因讨石国有功,拜开府仪同三司。天宝十四年,加封密云郡公。高仙芝一生的重大对外战役,主要有以下几次。

1、远征勃律

小勃律是位于今天克什米尔地区的西域小国。开元末期,因为其倒向了吐蕃,不再向唐朝进贡。于是,唐朝先后数次派兵讨之,但皆无功而返。天宝六年,唐玄宗命高仙芝率马步兵万人前往征讨。高仙芝率兵翻越葱岭,出奇兵击败了吐蕃后,直取小勃律,俘虏了勃律王及公主,献于京师。小勃律复归唐朝统治。

2、征讨羯师国和石国

天宝九年,唐玄宗派高仙芝前往征讨羯师国。高仙芝越过帕米尔高原,与吐蕃人激战,大胜而回,俘虏了羯师国王。同年,高仙芝以西域小国石国无蕃臣之礼为由,攻打石国,俘虏其国王。在归途中,高仙芝又以突骑施反叛为由俘虏了其可汗。

3、怛罗斯之战

天宝十年,西域诸国以高仙芝贪暴为由,引大食国(阿拉伯)与唐军在怛罗斯城大战,结果,高仙芝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怛罗斯之战既是大唐对外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高仙芝个人命运的一个转折点。正当他筹备着与大食国再战时,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被召回国内平叛,在前线被歹人进谗言,被唐玄宗所杀。


三、安禄山

1、吊丝逆袭

安禄山本来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胡人混混,曾在市场任牙郎(翻译)。一次因为盗羊而被节度使张守珪抓获。张守珪本欲将其处以极刑,而安禄山一句:“大夫不欲灭奚、契丹两蕃耶?而杀壮士!”(《安禄山事迹》),让张守珪留下了他的性命,任命为账下捉生将,后来成为偏将。

2、作战有功

安禄山后来与奚人、契丹作战有功,受到了提拔,升为了左骑卫将军,并被张守珪收为干儿子。但后来,34岁的安禄山因为一次作战失利,按照军规,张守珪应处斩安禄山,但张守珪对安禄山怀有恻隐之心,于是上书唐玄宗,而安禄山幸运的被赦免。

从此,安禄山在平定契丹、奚人叛乱的过程中,走上了快速成长之路。安禄山从当捉生将到发动叛乱这二十余年的时间里,经常与契丹、奚人交战。在无数次战争中,安禄山胜多败少,无数蕃兵成为他的刀下之鬼。他还经常使用诱骗的手段,大量杀害契丹人。

3、“万里长城”

因为安禄山成功保卫了唐朝的东北边疆,在唐玄宗的眼中,他也成为了“声威振于绝漠,捍御比于长城。战必克平,智能料敌”(《安禄山事迹》)的大功臣,获得了“万里长城”的美誉。

虽然这个比喻有点夸张,但从一个侧面证明,唐玄宗喜欢安禄山,并不仅仅因为其乖巧、听话、看起来忠诚,还因为他有能力、有战功、有智谋。


结语:“一丑遮百美”,因为安禄山在历史上是个叛将,所以其战争功绩,往往被人们所遗忘。但其对外战争功绩,确实是有的,但相比王忠嗣,高仙芝来说,应该还是差了一些。


深夜聊斋


安禄山出身地位不高,本是营州杂胡,当过牙郎,张守珪看他擒契丹人非常勇猛,每次都能抓数十人回,把他当做儿子来对待。开元二十九年,中央派遣人到平卢,安禄山用贿赂的方法让他们在皇上面前说尽了安禄山的好话。几次三番安禄山都用这样的方法左右了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形象评价。这样,他当上了营州都督和平卢军使,还兼任了四府经略使。玄宗晚年挑起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希望扩大自己大唐帝国的版图。南有两次对南诏发动的不义战争,两次均失败,使西南地区的人民蒙受巨大损失。汉将守边不是不可以,但汉将受传统文化教育比较深,普遍致力于以“守“边为重,方法比较保守,如王忠嗣也曾担任四镇节度使,在与异族的战争中也屡战屡胜,但他认为:“国家生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耳。”他这样的做法在我们看来是十分值得肯定和赞赏的,但在当时却不能满足他的君王的欲望。真正让安禄山攀上自己权力顶峰的是李林甫,李林甫当时为了巩固自己在中央的长久地位,欲杜边将入将之路,提出了用寒族胡人任边将。这个建议刚好满足了玄宗开疆扩土的期望,于是被采纳。安禄山的路便更加平坦,愈得玄宗的器重,兼任了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能受到唐玄宗青睐,一方面要感谢李林甫为他铺平道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站在了玄宗晚年满心欲念,征战开边无度的历史节点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