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墳地產”暴利 讓生者免於“死不起”的焦慮

三天小長假,在北京的,很可能要趕到河北去掃墓,在上海的就要跑到蘇州去掃墓。寸土寸金的北京,墓地價格讓人“高攀不起 ”。北京一家大型殯葬公司的負責人稱:“像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一個墓地售價已經超過10萬元。每平方米的價格比房產還貴。在最受歡迎的天壽公墓,最貴的墓地大約要100萬人民幣。”(4月3日中新經緯)

活著買房,去世買墓,都是剛需。幾年前就有網友感嘆,人生最悲慘的事——生在北京,活在五環,葬在河北。每逢清明節,網絡上“死不起”的嘆息聲就愈發強烈,動輒幾萬幾十萬的墓地價格,直戳民生痛點。與此相應的是,殯葬業早已入選十大暴利行業,殯葬服務公司的毛利率已連續多年維持在80%以上,比房企還要高。是什麼助推了“墳地產”的暴利?一方面是龐大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則是公益性殯葬服務不足。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每年有近千萬人自然死亡,墓地需求日益增長。雖然自2009年開始民政部便明確要求積極推廣樹葬、花葬等節地的生態葬法,鼓勵倡導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但現實中,推廣起來仍比較困難。“入土為安”的傳統墓葬觀念已延續千年,其背後有歷史、民族等人文因素,短時間內恐怕還難以徹底改變。再加上激勵機制不夠,目前全國每年實行火葬的逝者也只有50%左右。

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但墓地供應卻嚴重不足。《殯葬綠皮書(2012-2013)》顯示,全國大部分城市的現有墓穴都將在10年內用完。需求多、供給少,墓地價格水漲船高。與此同時,則是殯葬業准入壁壘較高,競爭不充分,殯葬基本公共服務投入不足。

我國墓地分公益性墓地和經營性墓地兩種。前者是為農村村民提供的公共墓地,不收取墓地建設和土地使用費用;後者則是城鎮居民的墓地,為有償供應。規劃之初,本不存在墓地供應不足的情況。但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經營性公墓逐漸供不應求。與此同時,一些城市為了節約土地,已不再審批經營性公墓,經營性公墓用地必須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方式確定土地使用者,這使得當前的殯葬用地從增量市場變成了存量市場,新入者很難公平競爭。特別是,根據《殯葬管理條例》,經營性公墓的建立需要通過政府部門層層審批,這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人為設置了行業進入壁壘,也容易誘發腐敗。比如,一些地方民政部門將“准入審批權”轉化為“經營獨佔權”,由民政部門直屬的國營殯儀館直接壟斷了經營性公墓。墓地資源稀缺,又缺乏充分競爭,自然有了“墳地產”的興旺。

公墓姓“公”,應該帶有公益屬性,建設公益性墓地,應當成為一項基本的民生工程。現實來看,殯葬改革一直在穩步推進,致力於解決殯葬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2018年9月7日,民政部公佈《殯葬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對公墓墓位價格貴、佔地多、墓碑大等問題均作出制約和規定。北京、陝西、遼寧等10多個省份已將城鄉公益性安葬設施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範疇。重慶、甘肅、寧夏等地明確要求經營性公墓開闢一定比例的公益墓區,免費或低價提供給困難群眾。但從民眾的焦慮程度來看,這些還遠遠不夠。

生有所養,老有所依,死有所葬,是基本的民生需求。長遠來說,需要進一步宣傳“厚生薄葬”的觀念,推廣生態墓葬方式,但存方寸地,留於子孫耕。短期來看,一方面要多建公益性墓地,做好兜底保障;另一方面,則要打破行政審批體制下的壟斷格局,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通過充分的市場競爭推動公墓價格理性迴歸。(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網友 馬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