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必要存銀行定期嗎?為什麼?

還有必要存銀行定期嗎?為什麼?

很多人不願意把多餘的錢去購買銀行定期,覺得存定期沒啥吸引力,不如把錢放在餘額寶裡面,享受較高的收益率。但是,我們覺得,投資者應該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就是根據不同風險,將資產進行拆分成低、中、高,,投放到不同投資領域中去。最正確的理財分配是:4:4:2,而第一個4就是銀行定期存款。

可能有人會問,我為啥要把一部分資金用於存銀行定期呢?首先,銀行定期是最安全的投資產品,過去國家承諾對銀行存款剛性兌付,現在剛性兌付是沒有了,但出具的《存款保險條例》,說明銀行即使破產了,你還有可以獲得50萬元的賠償。而別小看這50萬元,根據央行摸底,這個金額可以覆蓋99.63%的個人賬戶餘額。而其他的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都已取消了剛性兌付。


還有必要存銀行定期嗎?為什麼?

當然,把錢存銀行定期也要掌握幾個小竅門:一是,如果有100萬現金,應該分存多家銀行,這樣就算有銀行倒閉,也不會對你產生影響。二是,國有大銀行的定期利率較低,而中小銀行開出的存款利率較高。三是,把錢存銀行最好購買大額存單,門檻在20-30萬元以上,而如果你把存期定為3-5年,可以獲得略高於貨幣基金收益率的利率。

再者,存銀行的收益率並不算很低。如果在銀行存入20萬-30萬以上資金,就可以獲得大額存單優惠利率,三年期及五年期的利率也才4.2%左右,略高於貨幣基金。但是目前受到國內經濟下行的影響,投資房產、股市、基金能不虧損就不錯了,又何談每年獲得穩定的收益率呢?而且,國內通脹率現在早已在3%以下,M2增速將長期徘徊在8%左右。大額長期存單也並非跑不贏當下通脹率。

還有必要存銀行定期嗎?為什麼?

再次,銀行存款流動性好,收益有保障。有儲戶定存5年80萬大額存單,到期以後自然可以獲取5年的定期利率收益。但是在他存夠了2年的時候要想提前支取,那銀行就可以按2年定期計算收益,隨取隨用,流動性有保障。而一些其他理財產品,賣出手續複雜,而且四五天錢都不了賬,而另外一些理財產品只能到期才能支取。即使是餘額寶也需要提現2小時到賬。

最後,強制儲蓄,養成理財好習慣。老一輩人收入雖然不高,也未必有年輕人賺得多。但是把錢存定期,三五年下來,也存得一筆可觀財富。而年輕人如果把錢存在餘額寶、零錢通裡面,每月發下工資後,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把錢給花出去了,真到月末也沒剩下幾個錢了。所以,年輕人應該先拿出一部分錢來存定期,養成儲蓄存款的好習慣。

事實上,短期小額的定期存款,確實相對於其他投資方式來說收益率偏低,但是中長期的大額存單利率並不會輸於其他穩健型的投資品種。而且定期存單有著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等優勢。因此,投資者可以適當拿出一部分資金用於定期存款,將其作為多元化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只有定期與其他投資方式的多元化結合,才能規避各種不確定性風險,又可以獲得相對不錯的收益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