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死亡之海”紮根生活,戰士們的內心得有多麼強大!

茫茫戈壁灘一眼望不到邊,偶有熙熙攘攘的駱駝刺。順著戈壁公路驅車前進,我們漸漸感受到了大漠戈壁軍人的不易。吃水怎麼解決?用電怎麼解決?寂寞帶來的壓抑心情怎麼排解……不由感嘆,能在“死亡之海”紮根的戰士內心得有多麼強大!

能在“死亡之海”紮根生活,戰士們的內心得有多麼強大!

路的盡頭是一座哨所,下了車,年輕的排長王軍和戰士們列隊歡迎我們到來,戰士們黝黑的臉龐寫滿了戈壁灘風吹日曬的痕跡。

“我是聽說哨所有裝甲車才來的,這和我在軍校時的專業相同。但是剛到哨所沒多久,裝甲車就開走了。直到現在就再也沒見過裝甲車。”聽到排長王軍的講述,筆者心中不免多了些心疼。所學未能所用,志在裝甲車的他,來到一眼望不到邊的戈壁灘上執勤巡邏,他是如何適應環境,帶領戰士們在這裡紮下根的?

“哨所有獨特的魅力,剛來的時候不適應。我記得那年我是中秋節的前一天來到這個哨所的,當時有些不習慣,後來和戰友們相處久了就不想離不開了。”王軍是哨所唯一的一名幹部,職責使命、柴米油鹽都需要他考慮周全,安排妥當。

能在“死亡之海”紮根生活,戰士們的內心得有多麼強大!

“這裡與世隔絕,不通手機信號,沒有互聯網,但卻能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從他黝黑的臉龐上、堅毅的眼神中,我能感覺到經歷風沙洗禮後的沉穩成熟。

“老班長對我來講就是老師,下基層的第一任老師,雖然有過矛盾,但仔細琢磨,班長和排長是相輔相成的,不是“死對頭”,在各個方面,他都能給我建議和幫助,我也很幸運……”

他的一番話勾起了我以前在軍校時的種種回憶。畢業下到基層時才發現,只有自身去適應環境帶來的改變,才能突破瓶頸,心理的轉變又起到主導行為的作用,但是沉澱浮躁的自己談何容易。

能在“死亡之海”紮根生活,戰士們的內心得有多麼強大!

讓王軍印象深刻的不是執勤巡邏中發生的故事,而是在戈壁灘上的那一抹綠。因為周圍茫茫戈壁灘,特殊的地理環境,導致這裡見到綠色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而對這個地方而言,一點綠色代表的就是無限的生機。

能在“死亡之海”紮根生活,戰士們的內心得有多麼強大!

能在“死亡之海”紮根生活,戰士們的內心得有多麼強大!

“剛來哨所,要在短短的幾天內必須把200棵樹苗種下去,這在一毛不拔的戈壁灘,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回憶往事,王軍不由感慨,植樹的地方選在了老營房的位置,如果可以種活,大家每天就能看到綠色。但堅硬的地面給他們帶來了挑戰,沒多久,鐵鍬就使壞了兩把,忙活半天收效甚微,大家的手上也都打出了血泡。後來,王軍託連隊給養車司機帶來了衝擊鑽,才慢慢看見希望,直到第一個小樹坑被刨開,大家又恢復了信心。

能在“死亡之海”紮根生活,戰士們的內心得有多麼強大!

“三月的戈壁灘,正是風沙大的時候,幹活半天就能把頭髮‘染’白。但正是這樣,更加堅定了我們種樹的信念,一定要讓大家能看到綠色。”出於同樣的感受,戰士們和他緊緊團結在一起,終於在最佳植樹期把樹苗如數種下。

“如果沒有在戈壁灘上長久地生活過,永遠不能感受到戰士們對綠色的渴望。身為戍邊警衛戰士,對於我們來講,樹不簡簡單單是樹,更象徵著生命的力量,代表著希望和夢想。”“有個老兵叫吳毅林,他已經不在哨所了,但是以他名字命名的那片小樹苗還活著,活得很好。”王軍告訴我,戰士們種下的樹都有名字,並且指定負責人管理。能在“死亡之海”把樹種活,這是屬於他們勝利的徽章。

能在“死亡之海”紮根生活,戰士們的內心得有多麼強大!

拼出來的友誼,幹出來的革命。王軍的成長成熟離不開哨所,也離不開哨所的戰友們。他幽默風趣地說:“我們就像戈壁灘上的駱駝刺,扛得住烈日曝曬,耐得住風霜雨雪,堅定而執著。

對於年輕的他們來講,這裡不只是路的盡頭,更是夢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