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死亡之海”扎根生活,战士们的内心得有多么强大!

茫茫戈壁滩一眼望不到边,偶有熙熙攘攘的骆驼刺。顺着戈壁公路驱车前进,我们渐渐感受到了大漠戈壁军人的不易。吃水怎么解决?用电怎么解决?寂寞带来的压抑心情怎么排解……不由感叹,能在“死亡之海”扎根的战士内心得有多么强大!

能在“死亡之海”扎根生活,战士们的内心得有多么强大!

路的尽头是一座哨所,下了车,年轻的排长王军和战士们列队欢迎我们到来,战士们黝黑的脸庞写满了戈壁滩风吹日晒的痕迹。

“我是听说哨所有装甲车才来的,这和我在军校时的专业相同。但是刚到哨所没多久,装甲车就开走了。直到现在就再也没见过装甲车。”听到排长王军的讲述,笔者心中不免多了些心疼。所学未能所用,志在装甲车的他,来到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上执勤巡逻,他是如何适应环境,带领战士们在这里扎下根的?

“哨所有独特的魅力,刚来的时候不适应。我记得那年我是中秋节的前一天来到这个哨所的,当时有些不习惯,后来和战友们相处久了就不想离不开了。”王军是哨所唯一的一名干部,职责使命、柴米油盐都需要他考虑周全,安排妥当。

能在“死亡之海”扎根生活,战士们的内心得有多么强大!

“这里与世隔绝,不通手机信号,没有互联网,但却能真正静下心来思考。”从他黝黑的脸庞上、坚毅的眼神中,我能感觉到经历风沙洗礼后的沉稳成熟。

“老班长对我来讲就是老师,下基层的第一任老师,虽然有过矛盾,但仔细琢磨,班长和排长是相辅相成的,不是“死对头”,在各个方面,他都能给我建议和帮助,我也很幸运……”

他的一番话勾起了我以前在军校时的种种回忆。毕业下到基层时才发现,只有自身去适应环境带来的改变,才能突破瓶颈,心理的转变又起到主导行为的作用,但是沉淀浮躁的自己谈何容易。

能在“死亡之海”扎根生活,战士们的内心得有多么强大!

让王军印象深刻的不是执勤巡逻中发生的故事,而是在戈壁滩上的那一抹绿。因为周围茫茫戈壁滩,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这里见到绿色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而对这个地方而言,一点绿色代表的就是无限的生机。

能在“死亡之海”扎根生活,战士们的内心得有多么强大!

能在“死亡之海”扎根生活,战士们的内心得有多么强大!

“刚来哨所,要在短短的几天内必须把200棵树苗种下去,这在一毛不拔的戈壁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回忆往事,王军不由感慨,植树的地方选在了老营房的位置,如果可以种活,大家每天就能看到绿色。但坚硬的地面给他们带来了挑战,没多久,铁锹就使坏了两把,忙活半天收效甚微,大家的手上也都打出了血泡。后来,王军托连队给养车司机带来了冲击钻,才慢慢看见希望,直到第一个小树坑被刨开,大家又恢复了信心。

能在“死亡之海”扎根生活,战士们的内心得有多么强大!

“三月的戈壁滩,正是风沙大的时候,干活半天就能把头发‘染’白。但正是这样,更加坚定了我们种树的信念,一定要让大家能看到绿色。”出于同样的感受,战士们和他紧紧团结在一起,终于在最佳植树期把树苗如数种下。

“如果没有在戈壁滩上长久地生活过,永远不能感受到战士们对绿色的渴望。身为戍边警卫战士,对于我们来讲,树不简简单单是树,更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代表着希望和梦想。”“有个老兵叫吴毅林,他已经不在哨所了,但是以他名字命名的那片小树苗还活着,活得很好。”王军告诉我,战士们种下的树都有名字,并且指定负责人管理。能在“死亡之海”把树种活,这是属于他们胜利的徽章。

能在“死亡之海”扎根生活,战士们的内心得有多么强大!

拼出来的友谊,干出来的革命。王军的成长成熟离不开哨所,也离不开哨所的战友们。他幽默风趣地说:“我们就像戈壁滩上的骆驼刺,扛得住烈日曝晒,耐得住风霜雨雪,坚定而执着。

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讲,这里不只是路的尽头,更是梦的起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