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真是第一个被“邪教”信徒打到家门口的皇帝吗?

黄洁仪


下面介绍一下紫禁城之变的来龙去脉:攻打紫禁城的是天理教,天理教属于白莲教的支派,是京畿大兴县人林清和河南滑县人李文成、冯克善等联合组成的一个秘密民间宗教组织。教众大多来自于贫苦农民和小生产者,也有少量的小地主和低级官吏,仅黄村一带就有万余家。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秋天,西北天空出现彗星,钦天监说这象征有战争出现,乃大凶之兆,建议将嘉庆十八年闰八月改成嘉庆十九年闰二月,这样可以避免此祸。天理教的经书中有“二八中秋,黄花落地”的话,所以,闰八月是不吉利的月份,他们认为应在九月十五日午时,乘嘉庆帝去木兰秋狝机会,占领京城。于是,嘉庆十七年五月,各地教首聚会于滑的道口镇,决定“以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午时起事”。李文成又赶到大兴会见林清,约定由李文成先在滑县发动起义,河南、山东、直隶同时举兵造反,然后直趋京畿;林清则在京城内暗中响应,与李文成里应外合,夺取北京。

嘉庆十八年八月底,由于滑县天理教在铸造军械武器时被官府发现,李文成被逮捕入狱,打断双腿。李文成的教徒因为事情紧急,担心官府调集大军前来镇压,所以没有等到约定的期限,就在九月初七那天聚众三千多人,一举攻下滑县,救出李文成等人,提前造反,滑县知县强克捷被杀。直隶的长垣、东明,山东的曹、定陶、金乡等县同时起兵杀死当地官员,包围县城,成功拿下曹县与定陶县。嘉庆帝在途中听说造反的消息后,当即命直隶总督温承惠派军镇压,由于官军及时堵截,起义军未能迅速北上。

处在北京的林清对滑县之变一无所知,仍然按原计划进攻紫禁城。十五日一早,参加起义的二百多名天理教徒分成东西两队,乔装打扮,潜伏在东华门和西华门外,由太监接应,开门入宫。西路的三十多名起义军在冲进西华门后,打到隆宗门,其中有几位起义者进入到了养心殿。此时,正在上书房读书的皇次子旻宁(即后来的道光皇帝),闻变后,登上城垣,“发鸟铳殪之,再发再殪”。皇三子旻恺紧随其后,冲到苍震门,也发枪射击。午后,留京的礼亲王昭槤等人带兵由神武门增援,又临时将准备派往滑县镇压李文成起义军的一千多人火器官员调入宫内狙击起义军,最终把这一小支起义军镇压下去。

正在热河行猎的嘉庆帝闻讯后,立即启程回京,并派吏部尚书英和先行处理善后事宜。英和回京后逮捕了林清和太监刘得财、刘金等人。十八日,嘉庆帝草拟了“罪己诏”,哀叹这次变故是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然后对旻宁提出赞赏,加封为智亲王。十九日,嘉庆帝回到北京,诸王大臣迎驾于朝阳门内。嘉庆帝感慨道:“我大清以前何等强盛,今乃致有此事!”从王公大臣也是痛哭不已。

这次的紫禁城之变使嘉庆帝立即想起了十年前的“神武门之变”,大清王朝的统治中心成了频遭攻击的重灾区,皇帝本人也险些因此丧命,不得不使嘉庆帝感到巨大的危机。回宫后,嘉庆帝立即颁布了“罪己诏”,承认这次事变是由于“祸积有日”,“因循怠玩”,同时声称要把起义军赶尽杀绝。

九月二十三日,嘉庆帝亲自在中南海丰泽园审讯了林清和太监刘得财、刘金。刘得财和刘金二人被夹打后处死。在审讯林清时,林清毫无畏惧,视死如归,坦然承认这次进攻紫禁城的目的就是要把满清皇帝赶回关东。嘉庆帝恼羞成怒,下令把林清凌迟处死,将林清首级送到直、鲁、豫地区示众,用以威慑百姓。接着,嘉庆帝派兵火烧了天理教据点大兴县宋家庄,处决了林清的姐姐和妻子,并逮捕了大批起义军和可疑分子。最后,有三百余人被处死,或流放边疆,或在内地为奴。起义者房屋、地产被查抄分赏给八旗官兵。后来嘉庆帝发现,有六名起义骨干在搜捕中漏网,于是下令各地官员严厉缉拿,并悬赏重金,凡捕获一人者赏银三千两,后来又提高到六千两。即使如此,清政府也最终未能将此六人逮捕。气得嘉庆帝大骂负责搜捕的官员为“无耻、无能、废物”,在死前的前一年仍然铭记此事,不厌其烦的告诫大臣们把剿杀起义军放在首要位置。

在滑县起义的李文成部,后来也被清军镇压。李文成自焚身亡,轰轰烈烈的天理教大起义就此失败。

在经历了此次巨变之后,嘉庆帝为了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决定加强京城和紫禁城的防守。他的主要措施是:搜缴一千余本反书;对太监严加管束,禁止他们随意出入紫禁城;禁止八旗宗室和旗人在城外居住;在京城、紫禁城、圆明园增加哨卡,添置防御工事;严格紫禁城内值班大臣的交接班制度等等。

十年之内,连续在皇宫禁地发生两起针对皇帝的刺杀行动,给嘉庆帝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他虽然下“罪己诏”反思自己的过错,但并没有从实际行动和措施上去反思清王朝的统治。所以,蔓延于各地的起义烽火此起彼伏,给腐朽的清王朝给重大的冲击和摧毁。


历史的小学生


不是打到宫门口,是杀进皇宫里了!

嘉庆帝确实遭遇两次“宫门袭击”,几乎丧命。

第一次,遇刺。

清史记载:嘉庆八年闰二月二十(1803年4月11日),嘉庆帝由圆明园返回皇宫,进入贞顺门,忽然遭到三名歹徒行刺,来势凶猛!幸亏侍卫反应敏捷,迅速拦截,三名刺客打不过多名侍卫,又突围不出,被擒。

经审讯,这三人是父子关系,父亲叫陈德。祖籍河南泰县,原是皇宫大内厨师,因故被开除,失业,生活无着落,便心生怨恨,潜伏在神武门刺杀嘉庆帝。

嘉庆帝当然震怒,下令将陈德父子三人凌迟处死。并对宫门失职人员严厉处罚。

这个弑君案件,堂而皇之出现在清史,总感觉怪怪的:一个宫里厨师失业,会刺杀皇帝吗?内务府开除一个厨师,皇帝不知道!连内务府总管也不知道!顶多是管厨房太监的差事!再说,陈德一人去拼命还不行,还要拉上两个儿子去陪葬?

最关键一条:刺杀动机何在?陈德杀死皇帝有何好处?轮不到他做皇帝!如果说失业没饭吃,三个大男人去街上随便抢一把,也能解决肚皮啊!何必去干滔天大罪的事?弑君,是诛九族的大罪!

所以我认为:这三个刺客的身份值得怀疑,八成是邪教组织的刺客。清史为掩人耳目就说“宫内失业厨师行弑”。

再说,能在皇宫大内做厨师,手艺不错,出来社会上能找到工作,哪家饭店不要大内厨师?亮出资历就吸引顾客了!

第二次,太监引教匪闯宫屠杀。

这是嘉庆帝最丢脸的事!

是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未有过之宫廷遇袭事件!

清史记载:

嘉庆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发天理教起义。有一股教徒在宫内太监接应下,奋勇冲进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很严重,估计宫内被杀死几十人以上)

嘉庆帝惊恐震怒,组织侍卫迎战,并派人火速调拨军队支援,剿杀!

天理教义军人少,冲进皇宫的人全部被杀!在城外接应的教匪头目林清来不及逃亡,也被捉拿归案!

这一次皇宫被袭击事件,轰动一时!嘉庆帝下诏罪已(下诏公告天下,作自我批评,承认自己失德,宫门失禁,差一点被匪徒杀戮)。随后,清朝对天理教展开大面积清剿行动。

所谓“天理教”,就是白莲教(江湖总教门)一个n代支派。因为清朝镇压了湖北、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白莲教起义,活跃在直隶的这些白莲教(天理教)门徒就拼死报复,勾结太监,闯入皇宫屠杀!

是嘉庆帝命大,两次遇袭都能化险为夷,平安大吉。

他是汉、唐、宋、明历代以来第一个被大批匪徒杀入血洗皇宫,最丢脸的皇帝。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医药和肿瘤学科20年








大城公


其实要说历史上第一个被邪教信徒打到家门口的皇帝,嘉庆还真不是第一个呢。

第一个攻打皇宫、要干掉封建王朝最大boss的邪教是其实是弥勒教,这也是恨皇帝恨到一定程度了,弥勒教起源南北朝时期,一直到元末明初的时候在真正的消失,其间融合接纳了一些其他的邪教,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壮大自己。 弥勒教徒在隋朝时广泛散播“白衣天子出东海”的言论,于是这群狂徒在大业六年(610年)正月初一在洛阳准备实战一下,当天黎明时分几十名弥勒教徒身穿统一的制服白衣头戴白帽,手捧鲜花,自称是弥勒下凡的队伍走向建国门(洛阳正南门)。




因为隋文帝本身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所以在国内大力推崇佛教,当城门守军看到这么高质量的cosplay时都惊呆了,纷纷顶礼膜拜,接着城门守卫就轻而易举的被瓦解了。这群狂徒随后高喊着口号,冲进皇宫里,想要干掉暴君隋炀帝。

偏偏赶巧遇到隋炀帝的儿子、齐王杨暕巡视,杨暕当时还兼任河南尹、本人也擅长骑射,他正在争夺太子宝座,遇到这种情景自然想要表现一下了,这群信徒毕竟不是专业的,于是很快就被团灭了。这件事很快惊动了暴君隋炀帝,隋炀帝知道后也是慌的一批,于是一怒之下杀掉了洛阳城上千户居民,却没有找到弥勒教的幕后领导人。

可见嘉庆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被邪教信徒打到家门口的皇帝。


菜鸟品历史


题主问题中的“邪教”指的应该是活动在嘉庆年间的“天理教”,而所谓的“邪教”信徒打到家门口大概指的就是发生在嘉庆十八年的癸酉之变。回答题主这个问题,笔者从两个方面来讲,一则是天理教的性质,二则是天理教攻击紫禁城始末

天理教的前世今生

教科书上说,天理教又名八卦教,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一些辞书上讲,天理教是白莲教支派八卦教的别名,但其实天理教的前生今世略微有点复杂。

总所周知,白莲教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很长的一个民间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经历宋元明清四代而不衰,确实是香火鼎盛,曾多次成为农民起义的工具。到了明朝嘉靖、万历时期,因为明廷的残酷镇压,白莲教逐渐分散活动,形成了许多支派。

明末形成了一支在京畿附近活动的相当具有影响力的白莲教支派红阳教,又称之为混元红阳教,信奉“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真诀,红阳教鼓吹“混元一气所化,现在释迦佛掌教,为红阳教主,过去青阳,未来才是白阳。”

红阳教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动乱,逐渐向社会下层农民、兵士中发展力量,信徒日益增多,势力很大。因此,当社会上的人们在追求理想中的极乐世界–––白阳之时,就有红阳教派生出来了青阳教、白阳教等教派。

史载,清初,山东单县人刘佐臣“创立五荤道修元教,妄造五女传道妖书,分八卦收屠党,”信奉“真空家乡,无生父母。”从中这点中可知,当红阳教活动范围渗透到山东后,又出现了一个新分支,即八卦教。

八卦教经过接近一百年的发展,也经历了清廷一百多年的镇压,发生过对抗官府的武装斗争,教主都被抓了砍头好几次。但实际上八卦教跟天理教关系不大,因为在嘉庆十八年,他们的教主被董怀信被清廷捕杀了。

天理教,其实是林清在嘉庆初年川陕五省白莲教大起义的鼓舞下,秘密在京畿一带利用民间秘密宗教作为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的组织。他将散在京畿的青阳、红阳、白阳三教统一,提倡“三教归一”的口号,经过十几年努力,算是统一了三教,随后他又打算联系八卦教,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立了新教派,即天理教。

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请看下图:

对于天理教的评价,其实也不能算作“邪教”,站在正统阶级的位置,当然可以称之为邪教,但在古代封建社会,广大被剥削的劳动人民,它们知识有限,文化程度低,见识也极其有限,唯有以宗教迷信的方式,才能用信仰将大家凝聚在一起,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毕竟在中国封建社会没有人文主义思想,也没有民主平等的人权主义,大家唯一寄托于理想的天国。

癸酉之变:天理教攻袭紫禁城始末

天理教的两位决策人李文成和林清两人曾三次在滑县商讨大计,最后一次双方达成协议,约定在酉之念、戊之月、寅之日、午之时、即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起事。由李文成现在河南滑县发动起义,直隶、山东、河南同时揭竿而起,共同向京师进军;林清则负责在北京城内起义,攻占紫禁城,与李文成率领的义军呈内外夹击之势,一举推翻清朝统治。

不得不说他们的计划看起来还是满有可行性的,但奈何在嘉庆十八年秋七月十八日,嘉庆按惯例去了热河行宫避暑,本来嘉庆一走,紫禁城宫禁警卫即松弛下来,可河南滑县的天理教徒在铸造军械武器时走漏了风声,知县率兵来袭,李文成部下被迫提前举事,救出被抓的李文成,李文成迅速攻占了滑县,建立自己的政权组织,没有了周边三省的策应,李文成在北上的过程中,遭到了清军重兵拦截,于是北上的计划被迫搁浅。

而林清这边并不知情,仍按原计划紧锣密鼓准备,在他的传教下,宫内的太监刘金、刘得才等人秘密入教,成为了其在清宫的内线,之后,林清亲自诸子了一支200人的队伍,每10到12人一队,由一人领头,打一杆白旗,旗号“奉天开道”,暗号“得胜”。并给参与者美人两块白布,一块系在腰间,一块缠在头上。白布上分别写着“同心合力、永不分离”、“四季平安”等字样。作为识别记号。起事后,天理教徒分别由东华门、西华门攻入紫禁城,太监刘得财、刘金负责引路。

天理教众于九月十五日清晨,分两路开始集结后,但在东华门之外,由于天理教徒和宫中送煤的人起了争执,暴露了所藏的暗器,送煤人大胜报讯,守卫官军急忙关闭宫门,天理教徒只有十余人冲进了紫禁城,其余大部分被关在东华门外。

在刘得财、刘金的引导下,闯入东华门的陈爽等人,于协和门下雨清军展开了殊死搏斗,随后,另外一支攻打西华门的天理教徒在太监杨进忠的接应下,全队八十余人顺利进城,并将城门关闭。然而势单力薄,最终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天理教徒全军覆没,而这一次起义过程中,参与镇压的还有后来的道光皇帝,据说他在养心殿台下举抢射击、连毙两名教众。

这次闯入天理教的教徒,打死了宫廷侍卫四十多名,打伤六十多名,教徒三十一人战死,被俘虏四十一人,十七日在黄村等候消息的林清也被清军诱捕,跟太监刘得财等七人一起被处凌迟极刑。其后,河北等地的起义军也相继失败,河北的李文成最终于数十名义军战士拥抱在一起,举火自焚。

笔者并不认为天理教是一群邪教徒,他们只是被清廷统治者残害得活不下去的苦命人,他们能相信的,不是朝廷的恩典,也不是别人同情,唯有把理想寄托于宗教,然后靠自己来实现理想。

他们的起义并没有把矛头指向普通人,尽管最后失败了,但其靠200人(实际攻入的只有七十二人)攻入紫禁城的壮举,是对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来最大的,也是最沉重的一次打击。他们反抗暴政的勇气,都值得我们钦佩和铭记!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点个赞 或者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


朝代说


嘉庆十八年(1813),北京河南山东等地连续发生了“天理教”农民起义。起义军的一支在直隶人林清的策动下,攻打皇帝居住的紫禁城,把矛头直接指向清朝的最高统治机构和皇帝本人。现在故宫的门上就有个铁箭头,就是那次“宫变”留下的,嘉庆帝要以此警示后人,结果大清还是亡了……


历史小瞎迷


"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是嘉庆皇帝遭遇天理教围攻皇宫时写下的诗句,嘉庆皇帝大可以不必懊恼,因为他真不是第一个遭遇到邪教信徒打到自己门口的皇帝。

在历史上还有其它的这样的事情发生,比如隋朝的弥勒教和明朝的白莲教。


岁月随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