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真的能保“险”吗?

分个手吧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拿不回本钱呢?1.在保单有效期内退保,退保时只能退回保单的现金价值,而现金价值远远小于保费。2.由于投保时年龄太大,那么保障成本就会增加,而保额又是很高,可能出现到保单终止了也拿不回所缴保费的钱呢!



下面以一个真实的投保案例,演示不同年度可以拿回多少钱,会不会出现拿回的钱还没有所缴的保费多呢?

40岁男性为自己投保,缴费期限30年,年交保费20054元:

保险年度1年,合计缴费20054元,被保险人41岁,退保时现金价值是:560元。

保险年度2年,合计缴费40108元,被保险人42岁,退保时现金价值是:4812元。

保险年度3年,合计缴费60162元,被保险人43岁,退保时现金价值是:9220元。

保险年度4年,合计缴费80216元,被保险人44岁,退保时现金价值是:15326元。

保险年度5年,合计缴费100270元,被保险人45岁,退保时现金价值是:21738元。

保险年度20年,合计缴费401080元,被保险人60岁,退保时现金价值是:183260元。

保险年度30年,合计缴费601620元,保费已经缴清,被保险人70岁,退保时现金价值是:331334元。

保险年度60年,被保险人100岁,退保时现金价值是:481602元。

保险年度65年,被保险人105岁,退保时现金价值是:516976元。即使努力活到了105岁,只要是没有发生意外,想拿回本钱还要继续活下去才可以。


保险点


保险作为保障我们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里说的保险是指商业保险,而非社会保险,常见的商业保险包括有车一族会购买的机动车保险,为家里老人购买的寿险,还有重大疾病险、人身意外险、分红型保险等等,那么这些保险真的保“险"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不得不提一下所有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目前,几乎所有的保险产品都具备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高杠杆,比如常见的,一年交1000元保费,可以报300万元,在这样的高杠杆诱惑下,投保人当然有利可图,那么保险公司呢?一般来说,投保人基本不会立刻出险,因此保险公司有很多闲钱,于是成立了很多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等,靠一些非保险业务来赚钱。

搞清楚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之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说保险是是旁氏骗局了,为了获得更多的钱,一些无良保险公司会设定苛刻的合同条款,以在日后拒绝赔付。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是这样,既然是高杠杆的产品就一定包含不小的风险,只要掌握这些要点,就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

首先,几乎所有分红型保险,都是忽悠人的,这类保险号称每月拿出几百或者几千块,连续投保30年,30年后将连本带息返还,同时还涵盖多种重疾、身故、养老,又有保障还能赚钱。

但实际上到手的分红是保额还是现金,往往被保险公司有意混淆。另外,保险公司所谓的利息也往往低于银行利率,而且30年后本金早就已经贬值,返还的钱实际到手的可能还不到一开始投入的一半。

另外就是和重大疾病相关的,重疾险、蚂蚁金服推出的“相互保”、新晋网红”百万医疗险”等等。这类产品保费层次不齐,但声称可以保障多种疾病,保额也很高,但这其中也有门道。

1.在合同里,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会要求,投保人没有病史,或者最近两年内没有住院记录等等,而且由于合同的文字条款是保险公司单方制定,有的文字条款是有多种解读,合同中对于疾病种类的描述越是宽泛,保险公司钻漏洞的可能性越大。

2.这类保险一般都有免赔额度(大部分是1万元),也就是说,在扣除医保报销后针对自付部分给予赔偿的部分,如果低于1万元,保险公司也是不赔偿的。

3.这类保险很多时候提供的是短期健康险,一旦保险期满需要续保的时候,条款和费率可能会出现变动,保费大幅上升是不可避免了,同时还需要投保人认真阅读合同,另外还要注意医疗保险可能出现的停售风险等等。

总而言之,保险公司为了盈利,会给投保人设下一些陷阱从中获利,而投保人想要享受高杠杆的保障也就需要承担这些风险。对于消费者来说,仔细阅读合同,并谨记保险公司不会做亏本的买卖,不要贪图小利,就可以避免大部分保险产品中的“坑”了。


金十数据


很保险。

但是,得看你投保的是哪种类型的保险了。

我就说说你说的到期连本都拿不回来的几个类型险种的利弊吧。

一,意外险,主流的意外险都是一年期消费型,年年交,年年扔。一年200元左右,30万元意外伤害保额,还有意外住院医疗和意外住院津贴理赔。如此高的杠杆比,如果你再要求保险公司到期返还,保险公司会亏到裤子都没得穿。又如何能保证保险公司万一客户出险能有钱理赔呢?

当然,我们常见返还型的意外险也有,比如各公司主推的“百万交通意外险”,十年交费的话,每年大约都在1500左右,有一些公司甚至高到2000多。保险期间出险了,公司可能赔一俩百万。不出险,退还保费。你再算算这个杠杆比,还有出险率和赔付标准。

可能返还型你所交保费每年的利息都要超过消费型的保费的。

二,住院医疗保险,这个我们是很少能看到有返还型的。如果我们把各年龄段的年交保费平均一下的话。年交费大概在1000元左右。小病医疗险,中端医疗险都买的话,算它平均年交保费2000元,每年保额高达五六百万。0免赔额的条件下,理赔率必然会增加。保险公司要保证盈利,还要保证有钱理赔,你如何再去要求它返还保费?

三,重疾险,我们今天只拿终身重疾险举例。有终身消费的,有终身返保费的,也有身故赔保额的。

数字化或许更直观,我们就具体点举例说明一下。

我们就以市面上比较优秀的一款重疾险“复星联合康乐e生”分别做俩种方案来比较一下。

30岁男性,30万保额,20年交费,保终身。

一,终身消费型,年交保费4700元。

二,身故赔付型,年交保费6200元。

同样的条款,同样的保障,多了个身故赔付,年交保费多出来1500元。

然而,身故赔付条款中,重疾赔付和身故赔付只赔一项,不可兼得。也就是说如果中途发生重疾理赔,合同随即终止,不会再赔身故金的。也就是说发生身故或重疾最多可以获得30万赔付。

但是如果另外投保至80岁的定期寿险,20万的保额年交费也就1600元左右。

这样消费型重疾和寿险分开做的话,保费差不多,但有可能获得50万的理赔。

你认为哪种投保方式更合适呢?是返还型的好还是消费型的好呢?

至于理财型保险,是不会存在合同到期回不了本的问题的,只是有盈利高低之分。

我是庖丁解险,正确解读保险是我的责任。



庖丁解险


对于保险行业,坤鹏论的看法是有些保险是必保的,比如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车险,相对来说,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是真的保险,不管怎么说,交了这两种保险,对于自身是一种保障,老了可拿退休金,并且所有退休的人都一样,病了住院可以享受大部分医疗费的报销,否则真的是看不起病,等死啊。



至于车险,估计大多数有车一族也会保,据说现在不小心撞死个人得赔五六十万甚至更多,对于普通家庭遇到这种事情如果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赔付确实是“伤筋动骨”,而且街上豪车众多,谁都不能保证没有意外发生。

以上所说的都是保险的益处,本身保险对老百姓是有帮助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老百姓的感觉就是不买保险不放心,买了保险理赔的时候又操心,这是现在保险业普遍现象。比如车险,坤鹏论一同事第三者保了一百万,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撞了一个老太太,住院、理赔一系列事情。赔付的时候,护工费,医药费许多项保险公司都会用各种理由少赔或不赔。



坤鹏论有一点想不明白,既然保了一百万,只要正常住院的费用,不是恶意骗保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都应该赔,但确实发生理财困难的状况,还得去法院告保险公司,一拖需要几年时间。

再就说暖气保险,家里暖气露水,把楼下淹了,保险公司告知得管道爆裂才属于理赔范围,普通百姓对这样的文字游戏真是无语了。所以说人们不是不喜欢保险,只是有些保险真的不保险。


坤鹏论


让人欣慰的是,大家的保障意识正在逐步加强,意识到了保险的必要性。但是不少人对于保险的认知上还存在一定偏差。所以这次我为大家总结投保时应规避的雷区,力争人人做到:买保险,更要懂保险


雷区一

“买完保险后对家人从没提起过”

前几天有客户咨询:“我买了意外险,如果不幸意外身故,我家人要是不知道我有这份保险,该怎么办呀?”

这个问题可把人难住了,要知道在申请理赔前,保险公司可能无法及时得知被保险人身体变化的情况。所以如果您给自己买了保险,一定要告诉家人一声,无论是包含身故责任的还是疾病责任的

假设:小喵给自己买了一份住院医疗险,却没有通知到家人。一天他不幸车祸住院,深度昏迷住进了ICU,每天高昂的住院抢救费用压得人喘不过气。家人不知道小喵买了保险,小喵本人也昏迷不醒,那这份保险就不能立即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

我们轻松e保独有的e保卡模式,具有同步功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假如小喵给自己开了一张轻松e保卡,买了份保险。他的父亲在自己的手机上完成给儿子小喵开卡的操作后,小喵的保障信息就可以完全同步到父亲那里去了。

小喵手机中自己的e保卡:

父亲手机中可同步得到女儿小喵的e保卡信息:


雷区二

“年轻人买不买保险无所谓”

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年轻人,总是对保险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年轻人体质好生病概率低,用不着买健康险;意外哪有那么多,有也不会轮到自己,用不着买意外险。

抱着侥幸心理是不可取的,据统计,中国15岁至30岁这一年龄段人群的意外疾病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对于整个社会虽然只有万分之四,但对于不幸的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况且当代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更需要保险来保障自己!

精算师在为健康险产品定价时都会参照保监会颁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测算费率。

年轻人确实生病概率低,因此保费也很低。比如轻松e保平台的重大疾病保障计划,26岁10万保额,一年仅需86元;鸿福e生百万医疗保障计划,26岁一年仅需293元。花小钱就能得到高保障,超划算!

雷区三

“健康险买一种就够了,多买浪费”

很多客户认为健康险有一份就行了。其实健康险中有很多分类,主要有

医疗险和重疾险,这两种保险类型不同,作用不同,互不冲突,互相补充。

医疗险是住院治疗期间花多少报销多少,不限疾病,高保额,住院治疗期间的费用基本都能囊括;重疾险是确诊直赔,一旦初次罹患条款中约定的疾病,一次性赔付保额,能够很好地保障生病期间的生活质量,减轻误工损失。这两种保险理赔互不冲突,组合购买才能给家庭带来更全面的保障。

雷区四

“一定要先给我家宝宝买”

很多刚升级为父母的宝爸宝妈往往爱子心切,所有的东西都希望优先给宝宝添置最好的。往往自己都没有保险,却非常着急地咨询为孩子买哪款保险好。

将孩子购买保险的优先级放在大人前面通常也是不可取的,在进行家庭保险配置时,优先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优先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是保险的优先配置对象。因为一旦经济主力倒下,整个家庭将面临不小的打击。针对这部分人群,保险配置得越全越好,尤其是重疾险和意外险要买足额度,至少是自己年收入的3倍,以防止自己的倒下给家人生活带来的困难。

第二优先

没有经济责任的小宝宝。在给孩子配置保险时,应优先购买一份住院医疗险、门急诊保险,其次选择包含少儿高发重疾的直赔型重疾险,最后再买一份意外险。


轻松e保孙小喵


保险本身没有问题,你所提到的“保险到期了有可能本金都拿不回来‘’大概率是遇到了销售误导,常常听到身边一些保险从业人员告诉我们“保险就是有病赔钱,没病存钱”其实有很大的问题,这几点知道了,保险就真的保险了

1.保障型保险,

比如市面上销售量最多的平安福,30岁男,寿险保额31万,重疾保额30万,长期以外30万,年交10000保费,交30年,保障终身;

如果第一年退保,只能拿到300多的现金价值(保险公司扣除成本剩下的钱),30年后退保也只是能拿16万多,并不能保本

医疗险、定期寿险、意外险等消费型保险,更是没有本金

无可厚非的是,保险公司承担风险,所以收取费用是理所应当的事;保险计划也写的清清楚楚

2.理财型保险

每年年底都是保险公司的开门红,会推出理财型的年金险;这个会保本吗,也是看时间;从投保到保本,时间大概在7-10年,也就是说,你即使只用交3年保费,第6年退保,依然保不了本;

3.保险不等于银行储蓄,

保险不等于银行储蓄,更不等于理财,它是分散风险的一种方式;各个险种的作用各不相同,多学一点保险知识,少一点销售误导!


自保叔


在和朋友聊天时,经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些问题:

你为什么要做保险行业啊?

我听人说保险公司都是骗人的,和传销差不多。

别人买了保险之后不赔钱,就赚这钱。

都是一些空手套白狼的事,你为啥还做这行啊?

相信每个保险从业者都会碰过相似的问题。

咳咳,作为一个行业内的人,我还是有必要为保险伸个冤的。

如果有哪里不对的,还请各位在下方评论留言。

众所周知,商业保险是国家大力支持的,甚至还花费大量资金打公益广告,那为什么商业保险的印象在部分人眼中还是不好呢?

其实,保险它仅仅作为一个商品独立的存在于这个社会。

但是部分为了利益而不顾投保人权益的保险代理人,为了促使对方买保险,不惜夸大产品的功用,甚至教唆对方向保险公司隐瞒病史。

最终需要理赔时,因为理赔款没有约定的金额,或者以前有病史被拒赔,一怒之下和保险公司争论,而这时候这个保险代理人已经没干了。

其实保险的本质是好的,客户买保险是为了预防意外和疾病来临时候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是交一小部分的保险费,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的一种风险规划。

保险公司呢,是将风险集中管理,用大数法则原理集众人之力去帮助那些遭遇到风险侵蚀的人和家庭,将其经济损失尽量降低。

客户想要转移风险,用少量的钱换大量的保额去规划未来的风险,需要付出保险费。

但同时保险公司在收取这笔保费后,除提取必须的责任准备金外,整个保险公司的各个职能机构都要为这张保单服务,同时也需要费用和成本的支出,用来支撑每一张保单几年或者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售后服务。并随着投保人员的增加,持续的扩大经营规模。

所以,保险工作一定要是客户即买方和保险公司卖方的双赢,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并长期有序的运营。

现阶段,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现在的疾病,尤其是重大疾病,已经出现了治疗费用高、治愈率高、患病概率提高、患病的年龄阶段降低的“三高一低”情况,高昂的治疗费用令很多家庭备受重击。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疾病使一个家庭崩溃,而是没钱看不起病!

那么保险有什么用呢?

保险就是小博大,把风险解决给保险公司,让咱的生活不被改变,钱还是自己的钱,只是换了一个存而已。

更多时候它是一种理财的工具。在现代家庭理财中,只有安排好了保险,资金才能去做其他的投资运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保险的作用:

有两个家庭,张家和李家,他们的月收入都是10000,每月开支一样也是5000,结余5000。

张家拿着结余的钱存银行,两年下来也存了120000。

李家呢,他们把其中4000存银行,剩下1000存保险,两年下来存了96000 +635万的保障如下图:

两个家庭抗风险能力对比

可以看得出来,每个月1000块也不会影响两家正常的生活,但是遭遇到风险的时候,没买保险的张家最可能因为经济问题垮掉。

而且现在很多险种投保的钱是可以拿回来的,还给你算利息,等于自己的钱转了一圈又回到自己的手上,还有这么多的保障。

最后

我们买保险,只是为了这辈子不给医院打工。

关注我,每周分享保险知识给你,让你不做保险小白。

我是大宝,一个传播保险知识的人,您身边的保险顾问。


大寳讲保险


●按照道理来说,保险还是能够保险的。

毕竟我们还是花了钱的。

不过在国内,有个问题还是需要注意,那就是保险理赔的效率真的不够高!

可能,我是说万一啊,你得了病,真好,买了保险,保险可以生效了!

可是你等啊等,等啊等,保险就是迟迟没用动静,你刚想去问,叮!保险理赔终于到账了!可是一看,不对啊,说好理赔两万的,怎么到手只有两千了???

是不是很奇怪,这还真不是我瞎说的。

购买同一类型,不同公司的保险产品,寻求理赔时,国外公司

严格按照合同理赔,且快递给该公司所要求的资料后,第二天下达理赔通知书,第三天收到原价理赔款。

国内公司A要求提供的资料较多,被告知30个工作日内完成理赔。提交材料后两个月,对方毫无动静

投诉至保监会,又过了二十天收到2200元理赔款,与之前理解的22700元相差甚远。后经过曲折的索赔过程,又花费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拿到应有的理赔款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理赔,还有达到理赔的条件

同样是脑膜炎大陆的规定

香港的规定

在赔款的形式上也小有差异,比如美国,在交通事故判定责任后,保险公司与修车行结算,而不像国内直接把钱扔给当事人。

所以“保险,其实还是‘保险’的”,只是可能时效性不够高。

而且啊,你要是投了保,一定要记得告知家人,不然,真有个万一,你投了保,但是保险公司没给你理赔,那你可就钱白花,保白投咯!


小熙带你看世界


这要看你买的是消费型还是返还型的保险产品。


一般来说,消费型的指的是:定期重疾险不带返还功能的、1年期的医疗险和意外险这些都是纯消费型的,有事就赔钱没事就消费掉了,特点就是保费低保额高。

比如意外险200块钱就可以买50万的保额,万一意外身故或者全残了就可以赔付50万。而因为赔付几率的问题,再结合大数据计算,多数人是赔不到的,赔到了的就可以自己理解了。

而返还型的保险则是指:终身性的重疾险,两全保险,分红型年金险和万能险等。对,我没说错,终身性的重疾险也是返还型的,这是因为终身即意味着一定会赔付,意味着保费不会很低,就会有对应的现金价值。只要你别买那种所谓的保终身但是非重疾挂了然后一分钱不赔的产品就可以了。

那么有现金价值存在,就会有个现金价值表体现,上面的数据就可以看到,在重疾险保单30年度的时候,现价就会和已交保费持平,即此刻假设退保放弃保障,那所缴纳的保费就是可以完全退回来的。而后越往后则现价数值越高能拿回来的钱也越多。

例如下图所示的现金价值表:

但是,多数人的观念里面都会认为,我就要买消费型的,然后买了个终身型重疾险的,呵呵~这其实就属于对产品形态认识不完全正确的购买群体。

因此,我们买的到底到时候能不能拿回来,还是要仔细看合同和计划书。这个东西看条款有用也没用,因为条款上面没有写退保的时候能拿回来多少钱,也没有现金价值表,而计划书有的带的有有的又没有,所以看保险形态和合同是最好的,即现金价值表。


安宁工作室


看了电影,[我不是药神]。让我更明白保险的重要性。 在我9岁的时候,父母被保险经纪推销了,最后心不甘情不愿全家5口都买了份保险。当时保险没有太多种类,全家都只买了供20年的人寿,当时只流行这类的。说什么有人寿,也能当储蓄的。每年一到交保险的时候,妈妈都话怨那保险经纪,说如果不用交这些费用,我们生活不知过得多好。所以从小对保险的认知就不是好的印象。 直到2002年,当年我14岁,突然一个电话,我妈哭了。舅舅在2000年患了血癌,医了2年,最终走了。当年记得舅母和表姐表哥来了香港,我陪他们去了银行开户,当时他们是存了一张100多万港币的支票。了解后才知,当时舅舅也被那位保险经纪推销了,也买了一份人寿保险,因为身故了,最终赔了100多万,那时表姐表哥还是学生,舅母是家庭主妇,家庭没有了支柱没有了收入,最后舅母就拿着这笔钱开了家店。之后没有再听到妈妈埋怨那经纪人了,有时还多谢他,说不然舅母带着3个表姐表哥一定垮掉的。 2017年,大伯的儿子,才32岁,正在计划2018年结婚的,没想到被验到鼻咽癌。一个病打乱了所有计划,手术费,化疗费,药物费,这一年大伯说把所有的储蓄都用了,婚也结不了了。但很幸运,未来嫂子没有离开过,表哥也慢慢的康复中。很记得不止一位亲戚都说过这句话:[如果有买保险就好了,就没那么辛苦了。] 最近很火的一套电影,我不是药神。这一套说出病了,为了活下去 却支付不了昂贵的费用。当然这电影很感人,哭得我唏哩哗啦的,但我很想大家都明白,保险你没用到时真的会觉得没用,但一旦发生了,你会特想感谢说服你买保险的那位。我经历过,体验过,所以我懂。 重疾险是我个人觉得必须要有一份的。现今这社会,太多的化学食品,基因改造食物,加工食品,防腐剂,无良的商家,连疫苗都有假了。多少的儿童被这些假疫苗毁了一生。经这几年的统计,4个人当中就有1人患上癌症。所以在出社会工作后,有了收人,第一件事是帮自己买了份重疾险,当时的想法是我怕死,我不想拖累家人。 但至从表哥事件后,我想身边所有亲戚朋友都能买份重疾险旁身。所以我去学了保险,去了解那细节,那苛刻的条款。

说一下什么是保险。有买保险和没买有什么差?谁最需要保险? 保险是什么?为什么买香港保险? 保险很简单,三种 重疾,医疗,储蓄 1. 重疾 患上重大的疾病后,无论医不医,只要医生证明已患病,就能赔理。(这一款也是个人觉得最需要的) 现今太多的化学食物,而患癌症的机率也不断地上升。公司每年都有统计重疾保理赔数据,超过60%以上是癌症,第二心脏疾病,第三中风。



重疾险能保障超100种的重疾,能多次理赔,还有分红增值。这也是最多人买的产品,也是我呼吁大家必买的。 2.医疗 所有住院费用都可以实销的医疗保险,花了多少,公司就赔多少,实报实销,消费型产品。 医疗产品,能终生赔偿5000万,全球看病住院都能报销。 3.储蓄 美金储蓄计划,为未来做好准备,增值率高,利息高于银行,没有股票高风险,保障价值。特别适合为宝宝👶买的。加上外汇管制,有了美元储蓄,美元利息高,宝宝长大想出国都不怕外汇管制每年只对换5万美金了。或者长大后的教育基金还是结婚费用还是创业,这都能帮宝宝预早计划的。



以上三种我会先呼吁客先买好了保障型,1.重疾和2.医疗后,再买3.储蓄。 一个金字塔,要有了底部稳固了,再发展上去,这金字塔才不会倒。 举个例,当你一味不停的储蓄,但一个突发而击的病症,医疗费,不能工作,没收入,辛辛苦苦的储蓄就一下发光了😫 从业保险这块,真心是想帮助客户做好财富分配,而不是一味说服客户什么都买。这是无良经纪的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