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现在人就是缺少了这份信念

《老人与海》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现在人就是缺少了这份信念

信念

《老人与海》这本书可以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其大名,可是以前都没有仔细读过,最近闲来无事,偶然拿起来翻了翻,不知怎么兴趣突然就来了。它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并且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它的各种光环就不一一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还是看看原文有意思。相信什么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等已经在网上有很多了,我想从简单的几个细节来找寻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信念。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现在人就是缺少了这份信念。

《老人与海》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现在人就是缺少了这份信念

准备

一开头作者就告诉我们,一个古巴老渔民主角圣地亚哥已经84天没有捕到鱼了,这也符合常规,一上来主角很惨,经过奋斗终于功成名就,可本书不只如此。我们仔细想想去海上捕鱼,尤其是稍微远一点的海里捕鱼,那都是要提前做很多准备的,不是像我们上班族那样,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就走了。需要提前准备绳索、鱼饵、食物、淡水等,这个前期准备就是一件很费时的事情,一个老人每天都精心准备,是什么样的信念才能做大。有人可能说,那是生活的根本,不捕鱼怎么生存,为了挣钱生活当然可以天天做到了。生存有一定的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圣地亚哥是有很多机会捕到那些小一点的鱼的,可是他却没有那么做,而是一直追寻着自己心中的阳光、心中的信念。

《老人与海》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现在人就是缺少了这份信念

反思

圣地亚哥出海回来后,也自责说:“只怪我出海太远了,我把我们都毁了”,如果我们今天把老人出海这件事放在桌面上反思的话,我想很多人都会指责圣地亚哥,比如,年龄都这么大了,还做事情这么没有分寸,自己一个人多大能力不知道啊等等。就像父母教育孩子,如果孩子做了平时父母不让做的事,即使这些事没有违背道德,很多父母也会首先指责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鼓励孩子自由的探索。凡是不能一概而论,好坏不是分的那么清楚的,就圣地亚哥这件事我认为这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现在越来越开放,很多父母的观念也在变,我们社会需要这样追寻信念的人。

《老人与海》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现在人就是缺少了这份信念

缺失

我也很好奇,在生存已经很困难的情况下,圣地亚哥这样的老人却还能不放弃信念。我自己就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信念,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想和我一样的人大有人在吧,或许这就是我们之所以泯然众人矣吧。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就是我们从来都没有跳出自己的小框框,我们缺乏信念,更缺乏执行力。都说心中有信念的人,走路脚下都有力量,从我们生活正也很容易看到这点,当我们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激情是高昂的,我们的眼神是明亮的,可上班时,很多人都是拖拖拉拉的,眼中无光。创业也是如此,这就注定领头羊只能是少数人,被铭记的也同样只能是少数人。从低头玩手机就能看出,现在大多数的人就是缺少了这份信念。读书分享需要毅力,感谢有你

《老人与海》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现在人就是缺少了这份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