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佛教產生的經濟與政治原因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5世紀的古代印度,這既有經濟與政治的背景,又有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

佛教史:佛教產生的經濟與政治原因

手工業的崛起和經濟的發展

關於這一時期印度的社會性質,學術界存在許多不同的看法,但其經濟肯定在空前發展,則意見比較一致。由於鐵器開始普及,採用新的生產技術,勞動向深層分工,特別是恆河中下游地區,因天時地利之便,農業的發展特別顯著。人們區劃土地,建造人工灌溉設施,種植水稻、棉花、豆類等作物,品種相當繁多。手工業也很發達,出現了許多分工細緻的專業,如冶金、紡織、製陶、製革、木材和象牙寶石加工等,工匠中有建築師、石匠、制箭者、畫師、馴馬師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商業往來,不僅內地的商品交換比較頻繁,對外貿易也十分活躍。陸路、水路商隊東到緬甸,西北抵波斯、阿拉伯,南到斯里蘭卡,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織物、香料、藥草和金銀加工品等;輸入的有金銀、寶石、珊瑚、金剛石等。當時的貨幣有金、銀、銅三種,除國王外,富商及行會均可鑄造。

佛教史:佛教產生的經濟與政治原因

商業和手工業的興盛,促進了城市的形成和繁榮。在吠陀時代,印度只有村落,吠陀末期出現規模略大的聚落,後來才逐步形成周圍建有圍牆的城市。在佛陀的時代,據說著名的大城市有八座,即王舍、吠舍釐、舍衛、波羅奈斯、阿踰陀、瞻波、賞彌、叉始羅。國家以城市為中心進行統治,兼控周圍的聚落、村落等農牧業地區。王權由此而日益鞏固和擴大,國王被認為是“人中最上者”,具有很大權勢,地位空前提高,有些智者也為之傾倒,說什麼“智者下劣,有權者優越”。當時北印度各國大都已演變為世襲的君主制,少數保留有傳統的貴族共和制,釋迦摩尼所在的迦毗羅衛國就是。城市也是手工業和商業的中心。官商大賈正在成為社會新貴,介入社會政治生活。各種行會紛紛湧現,佛經中就有十八種行會之說。行會的首領被稱為“長者”,在社會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在政治上也有很強的影響力。從恆河中下游的總體局勢看,國王與上層工商業者,即屬剎帝利和吠舍種姓,是社會上最活躍的等級,並佔據統治地位。

佛教史:佛教產生的經濟與政治原因

王權的集中和戰爭的爆發

社會財富的增長與各國王權的上升,促使爭霸戰爭不斷髮生。僅恆河、朱木拿河流域即分佈有十六個國家:鴦伽、摩揭陀、迦屍、拘薩羅、跋耆、末羅、支提、跋沙、拘婁、般闍羅、阿溼婆、阿般提、婆蹉、蘇羅婆、犍陀羅、劍洴沙,史稱“十六國”。最初是迦屍和拘薩羅興起;接著是摩揭陀、拘薩羅、跋耆、阿般提四國對峙;然後摩揭陀與拘薩羅爭奪;最後是摩揭陀憑藉自己佔有礦山、肥沃土地等經濟優勢,及強大的軍隊,擊敗拘薩羅,確立了霸權地位。

佛教史:佛教產生的經濟與政治原因

佛教開始活動的年代,正值摩揭陀與拘薩羅、跋耆等國逐鹿熾盛時節。拘薩羅位於恆河中游,建都舍衛城。傳說該國的波斯匿王(又稱勝軍王或勝光王)與佛教創始者同一時代。跋耆國位於恆河下游北部,是由8、9個部族聯合組成的貴族共和國,統治中心在吠舍釐城。摩揭陀國的首都是王舍城,從頻毗沙羅王統治開始(約公元前544—493年),國勢日強,曾武力吞併東方鄰國鴦伽。其子阿闍世王(約前493—462年)弒父登位,更積極拓展疆域,先後向拘薩羅、跋耆發動了曠日持久的戰爭。阿闍世王以後的四個國王(約前462—430年),遷都華氏城。這裡水陸交通便利,對摩揭陀國以後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約公元前430年,大臣希蘇那伽利用人民起義登上王位,並征服了阿闍提國。公元前364年左右,在摩揭陀地區出現了難陀王朝。至此,恆河流域從諸國分立的局面走向了統一。以上這些國家和地區是佛教的直接發源地。

佛教史:佛教產生的經濟與政治原因

長期的兼併戰爭,使剎帝利王權得到進一步加強。但戰爭也加劇了社會的動盪不安和人民的痛苦。很多國王十分殘暴,為所欲為。在早期佛教經典中,把“國王之難”與“盜賊之難”相提並論。不少人為躲避戰亂和殘暴統治而逃亡到山林等邊遠地區,或者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