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傳統習俗文化——拋樑耙

建屋添瓦,被認為是苗族家庭中的一件大喜事。

在過去,苗族人民居住的房屋大多以木質結構為主吊腳樓,魯班弟子(當地的木工師傅)帶領村裡的青狀年上山選材伐木,特選棟樑之材——中柱,按照主家合適的尺寸畫墨,大家緊鑼密鼓地造建造木房架制結構。苗族木房的大小依次是:三柱五,四主五,五柱七,五柱八,五柱九;有建兩間,三間,四間,五間和六間。苗族人民大多選擇五柱七三間(一聯五根柱,七條候兒瓜,四聯三間)。

黔東南傳統習俗文化——拋梁耙

圖源:qunar.com

上樑,苗語叫“啵糕巴”,意為“拋梁粑”的意思,有“千根柱頭梁為主”的說法,是苗族生活習俗中最為隆重、熱烈、祥和、喜慶的一個場景。

爆竹聲響,屋樑和紅布泛泛而上,魯班弟子右臂掛著禮品,手拿虎頭和木戳,走到堂屋木梯,大聲念著:“魯班仙師造成梯,我腳踏一步上……腳踏二步……”

黔東南傳統習俗文化——拋梁耙

黔東南傳統習俗文化——拋梁耙


黔東南傳統習俗文化——拋梁耙

圖源:雲上丹寨

上到屋頂問:“主家您要富要貴!”

幫忙人等齊聲回答:“富也要!貴也要!”

魯班弟子投下禮品,主人家戶主在堂屋用勤勞喜樂的雙手接住富貴粑。魯班弟子會一直念祝語,雙方有問有答,押韻自然。

頭粑落地,誰撿到了就意味著時來運轉好事連連,上樑粑紛紛而降,主家的撒完後,就到姑娘姊妹帶來慶祝哥兄弟建房的上樑粑,樂不開懷,一大家都樂在幸福建房上樑的笑聲中……

黔東南傳統習俗文化——拋梁耙


黔東南傳統習俗文化——拋梁耙

上樑結束後,主人家會拉開宴席,一眾賓客歡聚一堂,酒肉交錯,載歌載舞。如今,隨著社會物質文明進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磚房逐漸取代木屋,這種非物質活態文化越來越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