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作者 | 唐小仙儿


由于清朝后宫轶事的人气高涨,近几年的影视剧几乎把清朝的皇帝都拍了个遍。有人开玩笑说,把近十年荧屏上的清朝剧总结一下,基本可以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清宫宇宙”。

但与近年来古装剧聚焦明清两朝不同的是,2019年古装剧的一大特点,就是大多都把时代背景放在了以往影视剧不常表现的宋代。无论是武侠、家庭题材,还是前朝,后宫风云,都有所涉及,不难估测,以宋朝为背景的古装剧将会是2019年国剧市场中的热门潜力选手。

其中,尤以李少红执导的《大宋宫词》格外引人瞩目。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在影视两个领域都有建树的女导演,李少红通过《大明宫词》、《橘子红了》、新《红楼梦》等众多作品让电视观众所熟知,以女性的细腻视角制造出一个个具有人文关怀的诗意影像。她执导的剧集风格化强烈,厚重和飘逸,灵动和悲情总是能同时出现在她的作品中。可以说,李少红的美学已经在几代人心中扎根,成为一种专属标签和个人风格。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这部新作《大宋宫词》经历了六个月的拍摄,于去年12月在开封杀青,目前,该剧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当中,神秘的面纱还未揭开。近日,剧研君与李少红导演聊了聊关于《大宋宫词》的幕后构思以及筹备过程,提前探秘一下这部颇具正剧气质的《大宋宫词》具体的制作情况。

此前,在杀青发布会上,李少红曾由衷表示,“宋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大宋宫词》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特别希望把里面很多的典故和内容分享给大家。”


宋代文化隽永璀璨,

《大宋宫词》还原大庆殿


2017年,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画卷作品《千里江山图》因《国家宝藏》火了一把,导致故宫展出的几个月里连续人满为患,大家都慕名而去,想一睹国宝真容。在故宫博物院,并非首次发生这种情况,再往前几年,《清明上河图》的展出也每次都能引发人潮。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千里江山图》局部


不仅是北宋绘画的美总能唤起国人对艺术品的热情,宋代在各项文化艺术上的成就都达到了汉文化的鼎盛,为全世界的艺术发展提供养分。

宋朝瓷器呈现一种极简主义美学,清素淡雅,纯净细腻。五大名窑在宋代分为——汝、定、官、哥、钧。书法界的四大家也在此时出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而词作家则有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欧阳修……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文德殿


马未都说过,“知识分子都酷爱宋朝——宋朝对文人的宽容、理解和推崇,使得宋朝的文学、哲学和美学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巅峰,宋瓷可以说是中国美学的顶峰。”

宋朝“崇文抑武”的国策使得文人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自由,哲学和审美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朝野审美呈现出一种分庭抗礼的情态,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官方美学和民间的世俗化美学并行发展。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李少红

李少红称,在挖掘故事发生时真实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时,常有一叶知秋的兴奋感,通过人物情感和时代背景的相互撞击,也时常给予她很多艺术上的想象力。

“为什么说到宋代会想到‘弃武从文’,其实是由于国家体制造成的。不能简单的是说对文人好,军委,宰相,翰林院,参议院,法院(大相国寺)等七个官阶都在宋朝设立齐备,从宋真宗开始,现在都在用。所以说真正国家的模型是从北宋开始的。”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大庆殿


《大宋宫词》以刘娥和赵恒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咸平之治”与“仁宗盛治”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从公元985年到公元1033年间,北宋真宗时代,名臣、宗族及周边国家之间邦交,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的故事。

而这样的时代背景所引发的创作灵感,也是不断灌溉着《大宋宫词》剧组。在筹备过程中,剧组还在横店搭建还原了北宋皇宫——大庆殿,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北宋皇宫实景场景。大庆殿前面的,还有一座宣德门,根据北宋皇帝赵佶的《瑞鹤图》将宣德门五凤楼的格局按比例还原而来。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瑞鹤图》


近些年屏幕上对宋代展示的缺失,导致大家其实对宋代了解甚少,许多人并不知道文化上高明在哪里。李少红导演表示,拍摄这部剧的过程也是她自己对宋代的一次深入了解。在她的微博里,可以看到,从去年2月到12之间,她都在极为细致的研究、发现和构建着“宋朝印象”。

“我们都知道开封在当时是文化发展的中心,但是并没有一个具象的感受。八朝古都都在地下,实在很难不让人产生好奇感。了解的越多越感到兴奋,你会发现,日本人延续的文化最多的其实不是唐代,而是宋代,大到他们的建筑风格延续了北宋的建筑,烧制瓷器的技术,小到日本的抹茶,源自于宋代的点茶等等。”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从前,我们讲到社会化的朝代常常会讲唐代,但是唐代并不是真正的社会化、国家化,比如晚上要宵禁,东市、西市就是很小的两条街道,百姓们并没有太多文娱和买卖活动,一切是为皇族服务的。真正有社会形态是北宋,才有了《清明上河图》中这样大的贸易活动出现,有了娱乐文化,才会有后来的戏曲。”

为了拍摄《大宋宫词》,李少红导演、剧组主创与专家、学者一道潜心研究,从剧本到礼仪,从服装美术到置景道具,从政治形态到文化贸易,尊重史实贴近历史,倾力为观众还原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盛景。言谈之中,李少红毫不掩饰对宋代的喜爱与推崇,由一部剧展开来去,对笔者讲述了许多对于宋代的认识和见解,对戏的钻研程度可见一斑。

还原宋代风韵,

电影手法展现经典古画


美,是观众心目中对于“李少红作品”最深刻的印象。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曾念平


除了李少红之外,《大宋宫词》的主创阵容也是星光熠熠,主演由刘涛、周渝民、归亚蕾、赵文瑄等实力戏骨与年轻演员组成,更有担任导演、摄影指导的曾念平,编剧张永琛,艺术顾问叶锦添,美术指导宋军,动作导演熊欣欣等一众金牌幕后加盟,为该剧助力。

据李少红导演介绍,宋代留下的皇后画像为史上最多,在台北和北京博物院,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都有所珍藏。《大宋宫词》中的服饰与妆容十分考究,参考了宋代古画的神韵,在仿古的同时进一步添加了更具现代审美的时尚感。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李少红感慨,宋代的简约派其实是最难把握的一种美术风格,但是一旦将色彩、比例调配适当,就会极尽很雅致。

“《大宋宫词》的拍摄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是什么样,各种工艺到了什么程度,找什么样的面料可以替代那个时候的感觉,吃穿用度都要涉及到,找这些的过程中,你会发展文化是这样出来的。”

其中,有一场拍摄立体版《韩熙载夜宴图》的戏,不仅让李少红印象很深刻 ,也让当时现场的工作人员兴奋不已。按照古画的长轴特点,我们很难在其中看到拐点和远近景,把看似平面的长轴画拍出景深和透视感,首先要按照画中摆设,选取好角度,紧接着就是精准的人物调度,演员走位的一系列安排。

这个镜头拍摄了五个小时,最终效果达到了李少红事先设想的带有韵律感和呼吸感的镜头。相信这个镜头播出时会给观众带来非同凡响的视听感受。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大宋宫词》拍摄历经六个多月,耗时192天 ,辗转象山、横店、开封三地,最终在开机地点开封杀青。象山改景搭建70多个场景,建造“大宋建筑群”占地30亩,2万多平方米,搭建了春鸾阁、渡云轩、御书房、襄王府、文德殿、皇宫太庙、司天鉴、大清书院、皇陵地宫等70多个场景,如此大费周章,李少红希望在镜头中再现当时的时代风貌。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从宫廷秘闻到坊间传说,

李少红会怎样讲述“狸猫换太子”?


刘涛曾在《大宋宫词》杀青发布会上表示,“拍了很多古装戏,都像一棵大树上开的花,《大宋宫词》是结出来的果实。”这样一份沉甸甸的收获的喜悦,不仅是对《大宋宫词》的看中,更要落到此次刘涛饰演的刘娥身上。

李少红导演擅长以不同的视角诠释女性,《大明宫词》中杀伐决断的武则天与一生深情的太平公主成为荧屏经典形象,《大宋宫词》中最重要的女性,是刘涛饰演的皇后刘娥。而全剧的情感主线便是周渝民饰演的宋真宗赵恒与刘娥之间跌宕起伏的感情故事。

刘娥本是蜀地孤女,寄人篱下,却与宋真宗赵恒一见钟情,由于宋太宗与朝廷的阻挠,只能展开一段15年的“地下恋情”。但在刘娥入宫之后,宋真宗仍旧力排众议立刘娥为后,并在后期辅政,培养了下一任皇帝宋仁宗。对于这位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后世对其评价颇高,称其“有吕(吕雉)武(武则天)之才,无吕武之恶”。

至于为什么宋真宗赵恒会钟情刘娥这样一个来自民间的女子,李少红认为刘娥身上的品质是极为难得的,“刘娥生活在相对和平的年代,她身上有民间女子的仁爱、务实、可靠。”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在戏剧中,所有的事件是为人物情感服务的,我们能在剧中看到历史对人的影响,也看到了事件因情感而出现转折,而关键人物的情感抉择,往往影响的是更为重要的历史走向。在政治面前,情感是如此微妙。在李少红看来,宋真宗与刘娥的感情模式,所牵涉到的其实是宋朝的制度,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形态结合来看,也就不难理解。

“实际上,宋真宗自己制定的一些制度很大程度的限制了王权,导致皇权弱化,也就是说宋真宗是被自己所定的制度限制住了。皇帝一直想让刘娥进宫,但刘娥仍然15年未进宫,皇帝即使在大殿上发脾气也还是要遵守大臣们的意见,这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戏剧冲突。”

“狸猫换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一个文学故事,清代末期,这个故事流传到南方租借地上海,被改编成京剧搬上戏台,演出后轰动上海,后被改编成评剧、豫剧、黄梅戏、吕剧、湘剧、潮剧 等等各种剧种,竞相传唱。

此次,这一传统故事将会再次被搬上荧屏,并且作为重要桥段引发一连串的戏剧冲突。被掉包的“太子”究竟是出自刘娥还是李宸妃,《大宋宫词》对这一传统故事进行何种解读?这一事件又成为了全剧怎样的关键转折点?李少红导演在这里卖了个关子,留下一个诱人的悬念。

近年来,古装电视剧市场几乎成了戏说、玄幻、偶像的“天下”,我们希望看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但历史正剧这样的“硬菜”的骤减也着实令人遗憾。2019年已至,国剧市场上也是时候出现一部有品,有料,有力度的历史正剧了。在这个当口,李少红归来,这部《大宋宫词》总算来得及时。

《大宋宫词》李少红:还原宋代审美,打造古画风韵的历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