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2018年年報成績單出爐:不良貸款少了 資產質量更優

近期,各大銀行陸續公佈了2018年經營業績。從各銀行公佈的成績單來看,2018年我國銀行呈現出經營風格更加穩健、風險管理水平持續提升、資產質量不斷提高、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大等亮點。分析人士指出,我國銀行在2018年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一方面是因為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各大銀行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另一方面在於中國經濟自身具有較大韌性,整體保持了穩中向好的局面,從而為銀行取得良好經營業績奠定了基礎。

整體業績有所回暖

2018年,中國各大銀行整體上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表現搶眼。其中,2018年,中國工商銀行實現淨利潤2987億元,保持全球銀行業最好水平,增幅較上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反映經營成長性的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8.4%,存款餘額及增量均穩居市場第一。中國建設銀行實現淨利潤2556.26億元,增長4.93%;利息淨收入4862.78億元,增長7.48%;淨利息收益率同比上升10個基點;平均資產回報率和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分別為1.13%和14.04%。

股份制銀行也不遜色。2018年,中信銀行集團經營效率穩步提升,業務結構持續優化,特色發展有序推進,總資產突破6萬億元,實現淨利潤445.13億元,創近五年來最大增幅;光大銀行手機銀行客戶達4937.33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402.21萬戶,雲繳費用戶2.53億人,比上年增長64.71%。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第一,銀行業整體規模平穩的增長,到2018年底,銀行業總資產超過了260萬億元,同比增長6.4%,是比較平穩的;第二,銀行業盈利能力穩中有升,從目前已經發布業績快報的上市銀行來看,整體上銀行業的淨利潤增速在2017年的基礎上有所回升,有些銀行回升速度還比較明顯;第三,資產質量基本穩定,這在經濟面臨內外部壓力的情況下是不容易的。”

資產質量穩中有升

相比於經營利潤,許多銀行資產質量的提升在今年格外顯眼。

2018年末,建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2008.81億元;不良貸款率1.46%,較上年下降0.03個百分點;減值準備對不良貸款比率208.37%,較上年提升37.29個百分點。建設銀行在年報中指出,資本充足率提升主要得益於以下因素:一是盈利保持穩健增長;二是推進資本集約化發展,強化以資本為核心的計劃及激勵約束機制,加強資本精細化管理,提高資本使用效率;三是發行830億元境內二級資本債券,進一步夯實資本實力。

郵儲銀行副行長姚紅說,2018年郵儲銀行針對大額風險客戶採取“一企一策”,制定專項風險化解方案,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和清收力度。

“這幾年,我們利用大數據、金融科技等手段建立了強大的風險監控檢測體系,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了近100個模型,每天都在進行監控。去年通過監控監測,在准入環節停止1200多億元貸款,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中國工商銀行首席風險官王百榮說。

董希淼指出,部分上市銀行資產質量指標有所改善,是十分積極的信號。“2019年,地方政府債務、互聯網金融等成為金融風險防控重點領域,銀行業保持資產質量穩定的壓力較大。上市銀行應進一步提升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防控多領域交叉風險的發生和傳染。”

服務實體是主旋律

在多家銀行的年報中,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成為銀行業績穩步提升的一大看點。

交通銀行2018年年報顯示,該行普惠金融“兩增”口徑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262.80億元,增幅29.63%,高於全部貸款平均增幅;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達人民幣277.43億元,增幅72.78%;小微貸款利率超額完成監管要求,2018年四季度定價較同年一季度下降110個基點。交通銀行董事長彭純曾多次強調,銀行的高質量發展,必須答好“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這兩道必答題。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國全口徑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3.49萬億元,佔各項貸款餘額的23.81%。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9.3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79%,較各項貸款增速高9.2個百分點,有貸款餘額的戶數為1723.23萬戶,比年初增加455.07萬戶。

“目前,銀行業對於實體經濟的支持與服務力度正在加大。未來,還應該尊重市場規律,藉助科技手段,進一步提高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並在此基礎上探索和形成長效機制。”董希淼說。

本文源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