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下)


黃巾起義(下)


楊賜,字伯獻,弘農郡華陰縣人氏,弘農楊氏是東漢後期最負盛名的一個顯宦世家,楊賜的祖父楊震、父親楊秉都擔任過帝國的三公,祖孫三代都已正直敢諫著稱。太平道勢力的迅猛發展並非秘密,但是地方州郡官員翫忽職守、掩耳盜鈴,他們因害怕多事而丟掉烏紗帽,因此不願意向朝廷正式報告。楊賜已經預見到太平道對帝國秩序的潛在危險,在這封急奏中,他提醒朝廷重視太平道的危險之處,也提出瞭解決方案:簡別流人,各護歸本郡,以孤弱其黨,然後誅其渠帥,可不勞而的定。楊賜的判斷相當精準,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沒有龐大的流民群體,張角和他的太平道就成不了什麼氣候,他提出的解決方案,也稱得上是釜底抽薪的上乘之策,先解散流民,再處置張角等太平道領袖。遺憾的是在此時的漢靈帝正在宮中與妃子們遊樂,而大臣們大多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甚至有的大臣、宦官也加入了太平道,楊賜的奏章沒能引起朝廷上下的重視,奏章進入靈帝視野已經是帝國受到重創之後的事情了。楊賜的奏章沒有引起朝廷的重視,卻引起了太平道方面的警覺,張角和他的弟弟張梁、張寶明顯加快了行動部署,他們按照軍事化組織模式,把全國各地太平道徒眾分為36方,大方一萬多人,小方六7000人,每方設立一名首領號令部眾,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弟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

公元183年,是氣候變化相當異常的一年,夏天大旱,莊稼大面積枯死,冬天極寒,北方地區井水結冰厚達尺餘,按照當時流行的讖緯,這是國家即將出現變亂的徵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首低沉激昂、寓意深刻的民謠,很快在民間傳播開來,與此同時京城洛陽及地方官府的牆壁上不斷出現白土書寫的甲子字樣。馬元義,太平道大方的首領,張角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此時他正組織荊州、揚州等長江一帶太平道徒眾向鄴城集結,隨後又潛入京師,部署洛陽當地的徒眾,準備裡應外合,一舉成事,起事日期定在光和七年(公元184)三月初五,這一天正是農曆甲子年的甲子日。就在太平道的暴動部署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令張角意想不到的事情。

公元184年正月,馬元義的弟子唐周臨事變節,向官府報告了太平道暴動的計劃,東漢朝廷大為震驚,隨即宣佈京師戒嚴,關閉洛陽城門,在城內大肆收捕,1000多名太平道徒眾被捕殺,馬元義被車裂處死,頑劣昏聵的漢靈帝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下令火速緝拿張角等太平道首領,事起倉促,太平道暴動被迫提前,張角派遣快馬信使,星夜馳告各方,立即起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黃黃巾大起義就此爆發,從黃河北岸到江淮兩岸,從東海之濱到河西走廊,到處都是裹著黃色頭巾的起義軍,他們焚燒官衙,捕殺官吏,釋放罪囚,承平已久的漢家天下在戰火和吶喊中沸騰起來。一位名叫應劭的官員如實的記錄了當時的場景,八州併發,煙炎降天,牧守梟裂,流血成川。

薊州告急、潁川告急、南陽告急,一批又一批的奔命驛馬疾馳在通往洛陽的官道上,大敵當前,漢靈帝緊急召開御前會議,商討對策,國舅何進被任命為大將軍,統帥所有的京畿衛戍部隊,在京師洛陽的周圍設置函谷、太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個關隘,防止黃巾勢力進入,同時任命盧植為北中郎將,負責討伐京師北面的黃巾軍,任命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儁為右中郎將,負責討伐京師南邊的黃巾軍。朝廷還下詔,鼓勵地方官府、豪強地主招募武勇,協助官軍平亂,東漢政府的官軍雖然數量不到十萬人,但是都屬於精銳部隊,訓練有素,黃埔嵩、朱儁、盧植等又是久經沙場的名將,再加上地方豪強大族的支持,戰鬥力並不弱。張角的黃巾徒眾數量龐大,動輒數十萬人,但是裡面有很多老人、兒童、婦女,戰鬥力並不強,而且由於倉促起事,沒能完成集結部署,兵力分散,容易被各個擊破。就在戰事最為緊張的時候,太平道領袖張角病故,黃巾軍士氣受到重挫,人公將軍張梁成為統帥。十月,南線官軍在皇甫嵩的統領下加入到北方戰場,黃巾軍陷入頹勢,十月底,黃巾軍與官軍在廣宗展開決戰,張梁的三萬黃巾軍將士戰死,另有五萬人在城破之後,投入滔滔清河,河水為之斷流。十一月,地公將軍張寶在下曲陽戰敗,徒眾十餘萬被殺。

位於河北省邢臺市區35公里外的凌霄山,突兀森鬱,人跡罕至,就連當地人都很少知道,早在1800年前,這是曾是給東漢王朝留下千瘡百孔的黃巾軍寨遺址,保存完好的八角玲瓏井,懲治叛徒的水牢,殘破的石碑,如今依然能在這深山之處找到當時起義軍叱吒風雲的痕跡。而就在不遠的山下,由黃巾起義演變而來的地方表演,也僅僅只在逢年過節時被民間藝人搬上舞臺。抬黃槓、太平鼓、太平道樂,一個時代的聲音被後人演繹如此生動,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這一切都化作了這嘹亮的鼓聲。從古至今,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曾經驚天動地,曾經呼風喚雨,也都化作了悲亢的音樂和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

其實比普通官員更應該受到嚴厲處罰的,應該是宦官,黃巾起義爆發後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們更加囂張,侍中向栩、張鈞向皇帝進言,稱黃巾之亂完全是由宦官引起的,只要把宦官首領們的頭顱砍下,掛在南郊兵禍自然平息。靈帝把張鈞等人的密奏傳給宦官看,結果丟掉腦袋的不是宦官,而是兩位侍中。皇甫嵩、盧植在平定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卻無法逃脫宦官們的暗算,盧植只因不肯向監軍宦官行賄,結果被收入囚車押回洛陽,差點丟了性命。同樣是平定黃巾之亂功臣的車騎大將軍黃埔嵩因拒絕向宦官行賄,靈帝在聽信宦官讒言之後,收走了皇甫嵩的車騎將軍官印。宦官依附於皇帝,卻最終綁架了皇權,如果一定要打死食盤上的老鼠,那麼打碎盤子也許就真的在所難免了。

官員與宦官之爭不斷激化的朝廷的內部矛盾,導致了國家政治動亂,朝野不振,賢人志士遭到迫害,從而人人自危,天下大亂,黃巾起義主力被剿滅後,餘部又繼續鬥爭了20多年,在它的影響下,各地不斷髮生小規模的農民起義,為了有效進剿黃巾餘部,漢靈帝將軍政權下放給了地方,官員擁兵自重的局面,加之一些地方豪強在黃巾起義中紛紛起兵,配合官軍鎮壓起義,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地方上逐漸形成的無數大小軍閥,地方勢力最終擺脫了東漢政府的控制,形成了各霸一方的局面。這一些時期,除了袁紹、董卓這樣的軍閥和貴族,曹操、孫堅、劉備,這些無名小卒也逐漸通過黃巾之亂走上了政治舞臺。

曹操等人相比董卓、袁紹這些豪強,黃巾之亂後並沒有真正形成自己的勢力,但是歷史卻給了曹操第二次機會,公元188年,青州、徐州一帶的黃巾餘部再次起事,他們在青州集結,人數多達百萬,兗州刺史劉岱被殺,曹操接替了兗州牧的職位,對正處於補給困難的黃巾軍,曹操一面交戰,一面談判,經過幾個月的醞釀,這支30餘萬的黃巾軍,另加隨軍男女老幼眷屬100餘萬人,最終接受了曹操的收編。曹操從中選拔精銳十餘萬號青州兵,家眷及其攜帶的農具作為基本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由曹操設置屯田,組織生產,為軍隊作戰提供後方供應基地,由此,青州兵成為了曹操獨立擁有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這支由黃巾軍所組成的青州兵,最終成為曹軍勢力並發展壯大的基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時代,一段鬥智鬥勇的大戲正浩浩蕩蕩的拉開序幕。

黃巾起義之後,這一個經歷了400餘年的漢王朝徹底滑入了亂世的泥沼之中,朝政日亂,海內困虛,面對這樣一個氣數已盡的大漢王國,一批批亂世梟雄橫刀立馬,闖入了了歷史舞臺,220年,這個曾在世界古代史上創造了無數輝煌的東方第一大帝國—大漢王朝,隨著它的最後一位國君漢獻帝被迫走下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大漢王朝最終走到了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