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指標釆集被否決

為何我預見了被車間否決執行成本核算指標釆集?等團隊成長的時間已經斷送機會,公司成長不起來,落後太遠就無法追趕了。

從釆購部調到廠長經理,工廠人員變動不合理,專業化程度差,前度管理者的評價和現任的上馬,側寫存在信任與管理問題。這個人是老員工,從南到北跨越廣州大城來上班,一天的工作就是混日子。從進廠上洗手間“放大”開始,到下班去車間轉悠檢查,完全不是在做管理。

怪不得下屬部門有樣學樣,老油條太多,個個挑活吹牛,基本管理工作效率扯皮扯蛋。工人在班組長的帶領下生產,混崗不專,與其說是團隊承包,不如說是“大鍋飯”,誰願意多做管理的要求?素質如此之差,我評價生產車間十人只有兩個可以暫時留用,看清楚自己團隊還要換血,否則腐爛。

這些“油膩”阻礙成本核算,考倒一大片顧問。成本核算對直接材料、低耗品的方法首選順算法,這樣做才能接入精益生產管理,將標準化操作與損耗控制。

否決成本指標釆集的車間,如不換血,止步於此。這樣,精準成本核算已不可能,永續盤存法逼停,實地盤存法倒逼逆算法。

逆算法也稱倒算法,全盤工作量太大,只能釆取全盤與抽盤結合,作為失去過程控制的截止日期節點控制,據此在成本歸集範圍內,分配計算產品成本。

逆算法運用較多的是零售、鮮活產品,製造業原則上不適用 ,公司容忍車間老油條,一方面影響新人新兵,二方面拉粗成本核算,考驗顧問的預判力。

倒算法計算成本,將引入最前瞻的審計方法,一方面使用會計職業判斷的經驗,二方面無限接近精確,大費周折。最讓企業沮喪的是,讓ERP從此“中風癱瘓”,難以發揮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