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科举史最牛考生,98岁中举的谢启祚

 清代,广东省有个名叫谢启祚的读书人,家境不错,衣食无忧,但仅是布衣乡绅,没有功名。他自少年时代起就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够从科举走上仕途,一改门楣。然而,天不遂人愿,他参加了许多次考试,结果都名落孙山。但是,他对科举考试十分执着,比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所叙述的范进还要痴迷,坚持继续参加考试。到了九十八岁高龄的时候,才时来运转。那年,他参加省城乡试,终于考中了举人。

考中举人后,谢启祚十分兴奋,狂喜至极,当即写了一首《老女出嫁诗》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当时,同榜举人中有个是十二岁的儿童。

第二年,九十九岁高龄的他,还到京城参加会试。如此耄耋老人来参加会试,白发苍苍,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乾隆皇帝也为他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功名的精神所感动,特别批准授予他国子监司业的职衔。

碰巧当时乾隆皇帝准备做80岁大寿,要在翰林院中挑选一个九十岁以上的老臣,在寿诞中点燃寿烛。因翰林院任职的一般要进士出身,九十岁还在翰林院是非常少有的。于是只好在举人中找寻,然后再授予翰林院官职。结果谢启祚被选中,他为乾隆皇帝寿诞点燃寿烛后,皇帝亲手写一对联赐给他。联为:“百岁登科古无今有,一经裕后人瑞国华。”

大清朝科举史最牛考生,98岁中举的谢启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