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战争中,美国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什么被越南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打败?

皓月千山


这个有很多因素在里面,首先,美国当时打越南的时候,处于一种“畏首畏尾”的状态,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力以赴,因为美国不敢扩大在越南这边的战争规模,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那场战争虽然是叫“美越战争”,直接进行军事对抗的也是美国和越南两个国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越南就一定是这场战争的“主角”,真正的主角在我看来其实是这场战争背后博弈的两个大国,即美国和苏联!


所以,其中一个原因就出来了,越南战争发生的时间是在美苏冷战期间,在当时美国真正的对手只有苏联,而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的主战场又不在亚洲,而是在欧洲,这样一来,就导致美国即使在东南亚这边跟人家干起来了,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这边,因为在欧洲那边他还需要防备着苏联,一旦重兵对付越南,从而导致欧洲后院失火的话,这对于美国来说才是不能忍受的,因为美国就算真的对越南下重手了,在越南境内要对上的也不会是苏联,而是另一个北方大国,并且杨基佬也心里明白,在越南这种山区环境跟那个北方大国硬刚是赢不了的,到时自己在东南亚这边搭了进去,就要担心欧洲会不会被苏联给端了!

然后,北越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他的后面有苏联这个巨无霸以及另一个大国的支持,所以像武器、粮食这样的后勤资源基本上不用担心,只要一心跟美国死磕就行了,也正是因为有个北方大国的实质性支持,美国的地面部队根本做不到真正在北越的境内对其进行有效打击,你单靠空军有什么用?

越南别的不多,就是山多,山地作战环境根本就不利于美军这种靠装备来实现一波推的军队,所以,只会越打越吃力,这种战争泥潭摆脱不了的话,国内的反战情绪也就越来越严重了!

因此,政治和经济因素也是导致美国战败的原因之一,在越南的战争已经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了,美国在二战后建立并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贬值,就跟美国五六十年代的对外战争有着直接的关系,

并且伤亡的人数也随着参战的时间增加而越来越大,国内带来的巨大压力也迫使政府考虑从越南撤军的事情,所以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在越南战场战败的原因,别说美国没输,从战争的目的来看美国输的很惨,苏联没有牵制到,反而自己搞的一身骚,“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贬值、经济受到影响,这还不是输了?反观苏联有什么影响?


哨兵ZH


越南战争,美国在军事上并没有被打败,战争最终已美国的撤军而结束!这场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这是一场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战争。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主要目的是在东南亚建立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屏障。最终因国内反战、经济不堪重负及中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不得不撤兵,退出越南战场。

美国在越南战争,耗时14年,光在南越就投下了800多万吨的炸药,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美国死亡大约5.6万人,伤约30余万人,美军总的军费开支超4000亿美元,有超过5000多架各型飞机被击落。美军认为这场战争是有史以来最花钱、最残酷却又最无价值的战争。

越南战争美国最终撤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巨大的伤亡使美军产生厌战情绪及美国经济的不堪重负。开战以来,美军死伤巨大,军队的士气基本丧失殆尽,士兵不断的开小差,刺杀官长的事件时有发生。美军面对武器装备落后但英勇顽强的越南人民,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再加上十几年的潮湿的热带雨林作战环境下,普遍的使美军产生了厌战情绪。整个越南战争后期,美军基本上没有了强悍的战斗力,反而被反战、厌战的情绪所笼罩。

越南战争是消耗美国财力的无底洞。使美国经济出现了危机,早在1965年,美国反战团体就组织了“全国争取越南停战委员会”。1967年4月,纽约的爆发了30万人的和平游行。1968年,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更加高涨,美国人民同样对这场无法取胜的战争已经厌恶。1969年,美国陷入了第五次经济危机,对外贸易逐渐衰弱,美元危机频发。越南战争加深了美国的政治危机,反战运动空前高涨。

其次,中国力量的存在使美国意识到这是一场无法胜利的战争。由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使得美军的战场范围和规模无法有效扩大,地面进攻只限制在南越区域。中国及北越对北纬17度线的有效控制,注定了这场战争的格局及结果。对于美国来说,越南战争不扩大规模和范围则未必会输,而一旦扩大规模和范围则一定会输。美国的对手的苏联,美国不愿意在越南战场直接与中国打消耗战,而且美军已经在之前的朝鲜战争中领教过中国的招式,所以这场战争无法扩大规模。

中国有30万人员援助北越,紧紧盯死北纬17度线,这使得美军只能通过空中打击北越,地面部队始终实质性的打击。中国对越南的大量援助,使得北越全民皆兵。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的援助越南,其中包括粮食、武器、车辆及石油等。尽管北越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有坚强的后盾。美国正是惧怕中国力量的存在,始终没有向北越发动地面进攻。

最后,美国政府因国际形势对越南战争态度发生转变。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由于苏联实力的快速增长及冷战的需要,他决定让美国从越南脱身,让越南人自己内战。此时的苏联在军力发展方面以经接近美国并有超越的趋势,尼克松为了冷战及与苏联的军备竞赛不落下风,越南撤军就成为首当其冲的任务。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尼克松为了满足冷战需要,积极争取与中国缓和关系,因此,越南战争战争的撤军决定就变的异常重要。美国政府在后续边谈边打的传统模式中,尼克松试图挽回一些美国的颜面,但最终看起来都是徒劳的。1973年1月27日,美国签订越南战争和平协议,从越南撤军,同年3月底,美军全部撤出越南。1975年,南越人民军解放西贡。1976年6月,越南宣布南北统一。因此,越南战争中,美军没有被打败,是迫不得已的撤军。


野史也是史


越南战争是二战后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局部战争,对美国而言:这也是参战人数最多、耗资最大的战争。这场战争从1955年一直延续到1975年,在这整整二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在越南战场先后投入650000人,在战争过程中死亡58202人、负伤303616人、失踪2500人、损失飞机8612架、耗资2500亿美元。包括参战的美国盟友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韩国死亡5099人、负伤10962人、失踪4人;澳大利亚死亡474人、负伤4307人;新西兰死亡37人、负伤187人;泰国死亡1351人、负伤5000人;中国台湾国民党当局死亡1人;而南越当局据保守估计也至少有220357人死亡、1170000人受伤。然而在付出重大损失后美国最终还是不得不撤出越南,而美国所扶植的南越政权也没能逃脱覆灭的命运,越南战争也因此被视为美军战史上少有的失败。这使人不禁要问:身为当时全球最强大国家的美国为什么会被一个在国土面积、人口兵力、经济水平、武器装备等各方面样样不如自己的越南打败呢?

其实何止是何止美越战争,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刺头:历史上曾先后击败过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清四朝,进入20世纪以来先后击败过日本、法国、美国。越南之所以这么难打和越南复杂的丛林山地地形密不可分:越南丛林茂密,气候湿热,对远道而来的美军而言他们最先面对的敌人不是越军,而是毒虫蛇蚁和湿热天气,因水土不服导致的大量非战斗性减员令美军老兵至今记忆深刻。而越军的战斗力也同样不容忽视——在长期的抗日抗法斗争中越南军民已掌握了一套适应丛林山地作战的游击战法,本土作战的他们显然对当地气候相当适应,他们总是能神出鬼没地出现在美军面前。而美军的机械化部队往往受制于复杂的地形而无法深入战区。

事实上越南战争并不只是美国与越南之间的战争,而是在当时的冷战格局下被视为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因此越南得到了来自中国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援助:老挝和柬埔寨允许越南通过自己的国土构建约2万公里的补给运输路线——胡志明小道;古巴派兵协同北越军队进入南越作战;朝鲜为北越当局提供情报支援;东德为越共部队提供了武器装备;苏联派出顾问帮助训练越共部队。相比之下直接毗邻越南的中国给越南提供了更大的帮助:中国向越南提供了足够装备陆海空军200多万人的轻重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提供了上百个生产企业和维修厂、2亿多米布匹、3万多辆汽车、50多万吨粮食、200多万吨汽油、6.35亿现汇;帮助越南建设了数百公里的铁路和3千多公里的油管;中国还允许允许越军官兵进入中国境内受训,与此同时有1146名中国援越烈士长眠在越南的国土之上。除了来自国家层面的援助,越南甚至得到了来自包括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左翼社会主义人士的支持——1971年春美国空军第1021分遣队的报告提及:在安江省龙川市的越共第3001营中有16名来自西方国家的“红色”志愿者。远渡重洋的美军要面对的是获得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大力支援的本土作战以逸待劳的越军,到底最终强龙没能压了地头蛇。

最后美国自己的战斗意志也并不坚定——美国国内的反越战呼声极其强烈:越战的惨烈程度使美国很多家庭都出现了越战后遗症。与此同时美国人对自己国家所扶植的南越政权的独裁腐败也是失望透顶,他们难以接受自己付出重大牺牲所要捍卫的是一个独裁腐败的政权这一现实,于是自1961年起美国各大媒体就掀起了反越战运动。尤其是我们需要考虑到这样一个现实——对美国而言:越战是电视普及后的一次大规模海外战争。电视里血淋淋的伤亡场面可比报上单调的伤亡数据更为震撼人心。与此同时越战也成为了消耗美国财力的无底洞:战争期间美国的对外贸易逐渐衰弱,美元危机频发,直接导致美国自二战结束后持续25年的经济繁荣的终结。同时越战也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早在1965年美国反战团体就组织了“全国争取越南停战委员会”。1967年4月纽约的爆发了30万人的和平游行。1968年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更加高涨,美国人民同样对这场无法取胜的战争已经厌恶。1969年,美国陷入了第五次经济危机,而越南战争则加深了美国的政治危机,反战运动空前高涨。最终美国政府面对国内此起彼伏的汹涌民意不得不结束这场代价重大的战争。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在越南战争中,军事力量强大的美军之所以最后选择灰溜溜地主动撤军,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越南有多么强大,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狠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最后是因为美国打不过越军,怕了美军,才撤军的。实则不然,原来都是我们想错了。真实的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其中最后一个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越军不要命,造成了美军很大的伤亡。在越南战争中,虽然美军装备精良,而越军武器落后,但往往决定战争胜利不单单是武器,更主要的人。越军为了保家卫国,与敌人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不要死的劲头,一命换一命,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反观美军在与越军的作战中越发的没有斗志和战斗力,弥漫着反战、厌战情绪。此消彼长,在越战后期,美军已经占不了什么便宜,反而是深陷越战的泥潭不能自拔,这是诱发美军撤军的导火索。

二、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美军也担心被拖垮。在越战中,越军之所以越战越勇与中苏等国的大量无偿的武器、粮食等支援是密不可分,是支持越军胜利的重要保证,好不客气的说如果没有我们的支持,越军早就玩完了。正是由于越军有外援以及越军的顽强抵抗,导致越战成为美军的一个战争泥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此时美国担心被越战拖垮,从而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这也是美国撤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不得不撤军。由于美军深陷越战的泥潭,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导致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美国从上到下,都弥漫着反战情绪,并且美军士兵快到了心理崩溃的边缘。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美国最后取得了胜利又有什么用呢?最后美国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撤军。



总之,越战的结束是美国和越南博弈后,经过权衡利弊,美国所做出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已。并且越战没有胜利方,越南和美国都深受其害,甚至直到今天。战争是残酷的,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密探零零发


这场战争于其说是美国与越南的战争,不如说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对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战争,双方势均力敌,谁都难以短时间击垮对方,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战争的原因类式朝鲜战争,朝鲜半岛以三八线分韩国和朝鲜两个国家,两个国家意识形态不同,美国通过支持韩国阻止朝鲜的统一战争,最后目的达到了,至今朝韩仍是分裂状态,美国的军事影响始终存在于朝鲜半岛。而当时的越南也是以北纬十七度分为北越和南越两个国家,美国想以同样的方式通过扶持南越阻止北越的统一战争。

美国自55年开始通过提供资金,武器,派军事顾问扶持南越,到61年起亲自赤膊上阵,还邀请许多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参战,仅美国前后用兵达65万人之多,用死亡5万8千人,伤残20万的代价,遭到国内人民的反对,至73年同北越签署停战协议,撤兵越南为止,宣告美国对越南的政策彻底失败。

北越的胜利除自身的英勇善战外,同中国和苏联的大力支援是分不开的,中国直接出兵17万人,提供了230个营的武器装备,苏联提供了导弹,雷达,战舰,坦克等先进武器,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只要美国愿意打下去,中苏一定会奉陪到底,决不会再让美国在中南半岛有军事力量存在。





雪上长留马行处


美国没有在军事上被打败,而是无法承受巨大的政治压力,不想打了!

越南战争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战争进行于1955年-1975年。

交战双方是由美国及西方国家支持的越南共和国,和受苏联等东方阵营支持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越战初期,南北越各自的控制的地区示意图)

越南在1885沦为法国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

1945年二战结束前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世称“北越”。

为防止越南被共产主义占领,法国则挟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贡立国,于是北越和法国进行长达9年的法越战争。

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下,北越在奠边府战役中对法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将法军赶出越南。

之后双方在日内瓦举行会谈。1954年7月21日美国、苏联、法国、英国、中国、北越、南越、柬埔寨、老挝九国外长签订《日内瓦协定》。根据决议,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为界分治,越南北部由越共控制,南部由保大皇帝控制。南北越在1956年7月以前实行普选,由普选再统一南北越。

但是这场本应由越南人民自己决定命运的选举确最后没有进行,北越拒绝在其控制区域内进行公投。(日内瓦会议现场,出席本次会议的中方代表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1955年,奉行对北越强硬政策的吴廷琰在西贡发动政变推翻保大皇帝,建立越南共和国,世称南越。吴廷琰得到美国人的大力支持。美国开始向南越派遣大量军事人员,而北越也在积极备战,双方冲突一触即发。(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廷琰)

1960年1月17日北越率先向南越发起进攻,美国也立即针锋相对,派兵入越,越战正式爆发。

美国总统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都支持介入越南战事,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共向越南战场投入54万大军,美军凭借先进的军事力量,一直处于进攻方。

美军相继发动了“弧光作战”“滚雷行动”“轰雷行动”“旱季攻势”“春节攻势”,重创了北越军队,但是却无法完全消灭北越游击队。

北越军队在中国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下,在越南密集的丛林里与美军不断周旋,让美国不堪其扰。(身处越南丛林的美军士兵)

持续的战事在不断增加美军伤亡的同时,也引发了国内的反战运动。当时美国的大学生在获悉越南的局势后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并且有大量的青年逃亡加拿大躲避兵役,这给美国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1969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决定从越南脱身。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发表声明,提出撤出50万美军、越南战争越南化、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

1973美国与北越、南越和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政府签订《巴黎和约》,同年美军全面撤出越南。

越南战争,北越之所以能笑道最后,并非其战斗力强于美军。恰恰相反,在几乎所有的正面战,北越都已惨败告终。如1972年北越发动的“复活节攻势”被美军打得哭爹喊娘,损失超过10万人。


千佛山车神


首先讲,越南战争没有谁胜谁败。美国在北越战争上不敢打是因为政治因素,在越南的北方是中国,美国曾经在朝鲜战争中尝过新中国的厉害,这次越南战争美国为了避免刺激中国,存在着很大的妥协。

北越能在这场战争中获得大量的物资、武器、弹药主要是有中国的支持,否则越南早就没有打下去的资本。作为社会主义的北越和资本主义的南越,两种社会政治形态矛盾尖锐,水火不容,这在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都是存在的一种现象。

从中国内战到朝鲜战争,最后到越南战争,美国这时候由于国内反战情绪的影响,美国最后撤出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美国除了浪费大量的钱财,美国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而战后的越南,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简直猖狂的不得了,这里我看到了科威特战争前的伊拉克。越南在统一国内后,先后同附近的邻国发兵,在被中国教训一顿后,才安稳老实。

越南在多年的穷兵黩武中,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落后于世界,现在越南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2000多美元,在经济上越南就是个矮子,全年国内收入还没有马云一个人的钱多。而现在,在武器装备方面,越南早已沦为四流国家,曾经不可一世的局面早已烟消云散。

历史是戏谑人的,曾经的强国,一旦错过一个机会,就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喘不过气来,在世界历史潮流中一刻也不能落后,否则只能会随波逐流,成为这个世界的配角。


用文章记录历史的缩影


越南战争(越战)(1955—1975)是美国等国家支持的南越与苏联、中国等国支持的北越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期间,美国经历了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和尼克松四任总统。

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尼克松执政后期,虽然美国在军事上并未完全失败,但避免遭受更严重的损失,美国结束了越战。

可以说,美国并不是越战的胜利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越南打败了。美国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1、战争中的严重损失。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的战争,到1967年,在越南参战的美军超过50万。美国在越战中遭受严重损失,美军伤亡惨重,战争使美国的实力受到削弱。

2、国内反战的压力。

美国国内反战浪潮日益高涨,国内的种族及民权问题日益严重,反战遍及各地,使美国内外交困。

3、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下降。

苏联在冷战中逐渐占据的优势。美国为与苏抗衡,需要逐步越南撤出军队,直至彻底结束越战。

4、越南军民的顽强抵抗。

5、中国对越南的支援。

越南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谴责美国的侵略罪行,表明美国对北越南的侵犯,就是对中国的侵犯。中国绝不会坐视不救。各地多次开展了反美援越活动。

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国先后派出了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总计32万余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筑路、构筑国防工程、扫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务。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是对外援助中时间最长、数量最大的。在中国的强有力的援助下,越南军民终于打败了美国。


趣话历史那些事


美国在越南的失败,并不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是国内政治受公众舆论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美国人民被战争的惨烈吓到,逼迫政府退出了战争。”


其实越战的伤亡在20世纪的美国来说并不算高:

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战死超过40万。

朝鲜战争美军战死5.4万。

越南战争美军战死5.8万。


越南战争的死亡数字只是略高于朝鲜战争,而美国参与越南战争实际上持续时间长达16年,这样看来是不是没什么了不起了?


但是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跟过去比有个很大的不同:


电视普及了。

战争初期美国公众对美国参加越战采取支持态度,但在血腥的“春季攻势”后,美国民众在电视新闻和报纸上看到了媒体对越南死伤贫民的真实影像记录,这使得公众对越战的态度发生了逆转,他们开始不断要求政府退出越战。国内外有相当一部分学者都认为公众舆论为美国退出越战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当时的美国还不像今天这样精于舆论操作,所以当时出现在美国人电视里的伤亡场面,尽管是黑白的,却仍旧是非常真实,这给人的震撼可比看到报纸上的一行黑色伤亡数字震撼多了。


安德·Z·卡茨(Andrew Z.Katz)在《公众舆论和外交政策:尼克松政府及其寻求的在印度支那体面的和平》一文中指出,在越战前期,政府并没有关注公众的反应,但是后来政府越来越倾向于将公民投票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指向,而且最终政府向公众屈服退出了越战。③罗伯特·E·洛斯通过对越战中春季攻势等重大事件的考察,透视了电视新闻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及公众态度对美国对越政策的影响。



而美国的选举制度则起了决定作用:前任总统支持战争,那么后一任总统注意到人民反战,就很可能寻找停止战争的途径,于是尼克松在1968年参加总统竞选获胜后,1969年就开始和越南秘密谈判撤军。从那一刻开始,美国就注明会在越战中承认失败了。


闭家锁的红枫


美国从越南撤军,是出于政治原因,并非打不过越南!当时的国际背景比较复杂,主要是美苏争霸的需要!加上中苏交恶,美国有意与中国建交对抗苏联,所以出于政治考量,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从越南撤军。越南胜在了政治上,而非军事上。

越南在19世纪中叶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时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日本撤出越南,9月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皇帝被推翻,随后宣布退位。胡志明领导的越共在越南的北方宣布独立,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而同年9月,法国卷土重来,占领越南的西贡市,扶植保大皇帝,建立“越南国”。北越与法国打了9年,1954年北越与法国之间的奠边府战役打响,最终法国战败。法国撤出越南以后,美国接过了法国的旗杆,取代了法国在越南的地位。吴廷琰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黜保大皇帝,自己当了总统,建立越南共和国简称南越。随后,越南战争爆发。

从1955年到1975年,双方打打停停一打就是20的时间。越南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根据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以北纬17度线为界,给美国划定了升级战争的范围。并决定如果美军只是介入南越地面战斗,派飞机轰炸北越,中国也只派出防空部队赴越,而一旦美军越过北纬17度线,中国将派出地面部队赴越南参战。中国强硬的政治立场,使美国始终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主要是有了朝鲜战争的前车之鉴,所以美国也很听话,始终没敢越雷池半步。一直在与北方的游击队作战,假如没有中国的援助,越南估计坚持不了三个月!

美国在越南打了20年,始终无法消灭北方的游击队。国内的反战浪潮越来越高涨,且美国也换了几届领导人了。且当时的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苏摩擦不断。美国总统尼克松上任以后,为了改善对华关系,他决定撤出越南。所以,美国从越南撤退,并非美国打不过越南,而出于政治原因考虑,最终决定美国从越南撤军。美国在冷战后期,最大的敌人是苏联,非越南。加上中苏矛盾愈演愈烈,美国就向中国靠拢,于是中美建交,美国在亚洲的战争也宣告结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