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抬头,先要低头

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但真正能懂得故事内涵的人却不是很多。特别是一些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年少气盛,有时候会轻蔑地说:“如果是我,才不会受这样的侮辱呢!”可是,不受这种“辱”的后果是什么?杀了那个嚣张的家伙,然后自己被判死刑。

要想抬头,先要低头

如果韩信当时也不懂得受辱,不懂得适时低头,那么,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赫赫战功。但韩信毕竟是大将之才,懂得一个道理:要想抬头,先要低头。

一个成熟的人是一个懂得低头的人,“直木遭伐,水满测溢”,低头是一种智慧,低头做人,可以使自己站得更稳,更容易被别人接受,要想出头,先要低头。“低”既是成功之要诀,又是处世之良方。一个不懂低头的人,往往是很容易被伤害的人。

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凡事都急于出头,除了自寻苦恼之外,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这就像一粒种子,你要它长大,就必须把它先埋在土里。如果不肯忍受被泥土埋藏的苦闷,只想享受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那么它永远也不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同样的道理:人只有埋头做事,才能有所作为,以致最后出人头地。人都有出头的欲望,但出头不可强出。“烦恼皆因强出头”,这句话可以说是生存处世的经验之谈。这里的“强”有两个意思。

要想抬头,先要低头

第一个意思是“勉强”,也就是说,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却勉强去做某些事情。固然勉强去做也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但这种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通常的结果是:失败了,既折损了自己的斗志,也惹来一些嘲笑。当然,我们并不是嘲笑正常情况下的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在别人眼中,你的失败却是能力不足、自不量力的同义语,这种失败是一种致命伤,而且极有可能成为烙印。这就是你强出头的烦恼。第二个意思是“强力”,也就是说,你虽然有足够的能力,可是客观条件却还不成熟。这种情况下,以本身的能力强力出头,虽然不是毫无成功的机会,但会费很多周折,衍生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这也是强出头所导致的。

所以,务必要记住一句话:人要出头,但不要强出头。应当谨记两点:一是本身能力不足时,就不要强出头;二是天时地利、人势不足时,就不要强出头。

要想抬头,先要低头

一个聪明的人懂得低头,低头是一种处世的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懦弱,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自己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柔软,一种权变,是更高明的生存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