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大股東準備轉讓控股權,董明珠可能接盤上位成格力老闆嗎?

義楓刀


從格力電器的股東結構來看,目前格力電器的前五大股東分別為: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這次擬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也就意味著大股東珠海格力集團要出讓全部或部分股權,目前珠海國資委通過格力集團持有18.22%的股權,如果以停牌前的收盤價計算,市值約為517億元,即便是按照收購價不超過停牌前市值的90%計算,全部轉讓也得花費近465億元,誰有這麼大的“胃口”呢?

題主說:董明珠接盤自己當老闆,我覺得這個是最沒有可能的,因為董明珠的持股還不到1%,如果要做第一大股東,得花費幾百億的資金,短期內估計很難實現。

我覺得格力集團此次出讓股權,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以下兩個:

一、珠海國資委成立新的公司,對旗下資產進行整合:

目前珠海國資委旗下參股了6家上市公司,分別為:格力地產、華髮股份、珠海港、華金資本、珠海控股(在香港上市)以及格力電器,成立一個新的公司,對這些資產進行整合,同時引進外部戰略投資者,這樣既能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又能使國有企業充滿新的活力和創造力。

從今天的盤面來看,格力地產、華髮股份、珠海港以及華金資本都是大幅高開,可能也是受此消息的影響,不過,目前還只是猜測!

二、家電行業的強強聯合:

如果說第一個可能說的是國有資產的整合思路,我這要說的第二個思路就是同行業之間的強強聯合,例如,有沒有可能把海爾、長虹、TCL、康佳等等國有家電品牌進行同行業之間的大整合?這樣或許可以激活傳統家電品牌的活力,讓各家的品牌優勢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以上是我的一點猜想,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這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

格力電器(上市主體公司)是珠海市國資委控制的企業,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是格力集團,原來董明珠還是格力集團的董事長,前兩年退了下來,僅擔任格力電器的董事長,不過在2018年5月份本該到了董事會換屆的時間最後延後了半年才完成董事會換屆,對於董明珠去留的問題一直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董事會換屆沒多久,現在格力集團要出讓持有格力電器的部分股份,這更是可能涉及到實際控制人變更的事項,格力電器做為珠海市的明星企業,做為中國製造的代表性企業,這一消息是很驚爆的。

首先,什麼是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1、持股50%以上這個肯定是了。

2、實際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決權30%以上。

3、通過股份表決權能夠決定董事會半球以上成員選任。

4、足以對公司股東大會決議產生重大影響。

5、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目前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18.22%的股份,第二大股東(河北京海擔保公司)持有格力電器8.98%的股份,其實只要格力集團把超過4.12%的股份轉讓給第二大股東,那麼格力集團做為實際控制人的地位就會發生變化,原來的第二大股東持股超過13.1%,成為最大股東,格力集團持股降低到13.1%以下,成為第二大股東。

河北京海擔保公司和董明珠有什麼關係?這是格力電器的經銷商聯合持股的平臺,也是董明珠的鐵桿盟友,當年和國美黃光裕叫板就是因為有這些經銷商的鼎力支持,後來在董明珠投資銀隆的10個億也是經銷商對董明珠個人的借款,可見這些經銷商對董明珠的支持和認可。

格力電器現在市值3000億,4.12%的股份也是124億現金,這個錢董明珠是肯定拿不出來的,經銷商倒是有可能,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格力電器將變為一個通過MBO(管理層收購)方式變成由管理層控制管理的企業。

這種方式會實現嗎?我個人認為很難,格力集團要轉讓股份的事情,既然已經發布了公告,做為國企肯定是不會隨便說的,但是至於轉讓給民企還是其他國企,這個是有很大區別的,各種緣由我很難推測,但是轉讓給民企尤其是涉及到實際控制人的轉讓,我認為可能性為零,格力電器又不是不賺錢,經營良好,現金流好,分紅慷慨,品牌知名度高,沒有轉讓的理由,所以,如果是涉及到實際控制人變更的股權轉讓,對方是國企的可能性要遠大於是名企的可能性。

主做股權設計、併購,業餘股民,愛好搏擊


壹號股權


格力電器大股東準備轉讓控股權,筆者認為董明珠不可能接盤上位成格力的老闆,為什麼呢?

一是格力電器目前市值2600多億,就算董明珠想通過MBO管理層收購,董明珠也拿不出這麼大一筆錢,收購10%的股權也需要兩百多億,董明珠拿不出這麼多錢,也融不到這麼多的資金。

二是格力電器是珠海的明星企業,地方政府不可能讓格力電器私有化,地方政府就算差錢,也只可能減持部分股權,或者轉讓部分股權,不會全部將格力電器的股權都賣掉,如果是這樣的格力電器可能就此開始走向下坡路,格力電器有今天的發展與當地政府的扶持有很大的關係,格力電器一旦失去當地政府的支持,格力電器的發展就到此為止。

三是目前格力電器的股價在歷史最高位,莊家機構正在高位逢高減持出貨,格力電器的股價已經在頂部,在這種情況下是不可去搞管理層收購的。管理層收購是在股價低位時才進行的,沒有人在股價高位去收購公司股票,這根本不是資本運作的正常思路。

筆者認為,目前格力電器大股東想賣掉格力電器的股票,是看到格力電器這幾年股價炒得太高了,股價有泡沫了,準備在高位賣出部分股票進行高位套現,這才符合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股價炒高後大股東賣出部分股票進行高位套現,將來股價跌到低位後再到低位買入,這才是真實的資本運作思路,格力的大股東不會真的去全部賣掉格力電器的所有股權,而只是找個堂而皇之藉口在高位進行減持套現,這才是格力電器大股東的真實目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聰明的散戶該怎麼辦,在大股東高位還沒有減持前,散戶投資者應該先清倉賣出格力電器的股票,既然大股東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股票,小散戶更沒有必要幫大股東站崗了。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p.s.有很多人問加頭條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麼加入圈子?

答:我現在只在圈子裡回答粉絲的提問,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為你解決投資難題和融資難題。為個人解決投資賺錢的問題,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資本運作和產業升級問題,建立企業融資平臺。

加入圈子的方法:直接點擊這篇文章的下方“所屬圈子”即可加入。或者首先點擊到我的首頁,在導航條中最後一個是:圈子,點擊加入即可。加入後,你每天可以在“我的書架“查看更新,有問題可以及時提問,我都將免費為您解答。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格力電器控股股東格力集團要將控股權轉讓出去,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誰來接盤成為新的控股股東,或者說未來還有沒有控股股東,現在還不清楚,但根據格力具體的情況,我們可以大致推測出幾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董明珠等格力管理層上位。格力電器可能實施MBO(管理層收購),即董明珠等格力管理層自己籌錢也好,或者找金融機構借錢也好,成立一個法人實體(可能是一家公司,也可能是一家基金),然後由這個新的法人實體收購格力集團轉讓的股權。鑑於格力集團面臨的接班人問題,如果由國有控股變成私有企業,那這種接班人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即董明珠就是終身制。另外,格力電器第二大股東是由格力的經銷商組成的公司(董明珠就是格力做銷售起來的),如果MBO完成,那麼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都是董明珠的人,無論是股權還是經營上,董明珠都可以實現對格力的絕對控制。


聯想到2017年寶能入股格力,董明珠非常劇烈的反彈,是不是和董明珠的長遠規劃有衝突?


第二種可能性,外部戰略投資者入股。我們都知道,格力現在也面臨轉型的問題,賣空調賣到2000億已經是極致了,很難再有大的空間。而董明珠以及珠海國資方面的規劃是要將格力做到6000億營收,不多元化發展是不可能實現這一目標的。除了小家電,格力目前的多元化整體不太成功,格力手機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格力的智能工業裝備以及芯片還處於草創時期,也看不到有什麼優勢。所以,格力需要尋找外部資源,而戰略投資者可能會提供這樣的資源——比如有平頭哥芯片公司的阿里,比如有產業互聯網基礎的騰訊,還有AI能力的百度等等。這些中國領先的科技公司如果入股格力,也不是不可能。


第三種可能性,珠海國資內部資源整合。國資內部進行資源整合是比較常見的,比如珠海國資旗下可能和格力有優勢互補的產業,可能會先在股權層面進行整合,然後再進行業務整合。


有人會說,無論是哪種可能性,都要走國資固定的流程,比如股權需要公開掛牌轉讓,價高者得。但這一點其實也不難規避,比如可以對競標人進行條件限制:如果想賣給董明珠,那麼可以設置一條“在空調行業有**年經驗”;比如想賣給BAT,可以設置一條“營收**億的互聯網公司”等等。


格力這麼一塊優秀的資產,珠海國資為什麼要讓出去?一方面,賣掉畢竟是可以拿到現金的,只是資產形式的轉換(從股權變為現金);另一方面,如果格力將來發展得更好,從2000億元做到6000億元,那麼國資持股減少一半也能保證將來的股權價值大於現在,只要是蛋糕在做大,即便分配比例小了點,國資仍然是賺的。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孔方財經


你們怎麼不猜是雷軍呢?前幾天我還在喊著在一起。

開個玩笑。

不太可能是董明珠,如今國有控股單位珠海格力集團佔股比18.22%,如今市值是2840億,這個控股股東市值是517億左右。公告內容是轉讓,而不是增發,那麼這部分市值對於一個全新的投資人,需要馬上拿出至少250億。轉讓價格本身不得低於收盤價的90%。

董明珠如今佔有的格力電器股份為0.74%,如果讓董明珠拿出200億,這一定是不可能的,因為其投資銀隆10個億都有些捉襟見肘,需要拉著一大票老闆捆綁投資。所以其應該沒有這個實力。

而如今格力電器股東,看得見部分比較大的如下幾位:

格力集團18.22%

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8.91%(由格力電器下屬幾家銷售公司組成)

香港中結算7.86%

證金2.99%

前海人壽1.99%

匯金1.4%

中國人壽1.23%

從上面各方看,我們總結如下幾種可能性:

1國有股內部劃轉或者轉讓。最大的可能不是民營來接盤,而是從珠海國資委轉讓到其他國資委,以期望達到更好的整合效果。

2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二股東翻身做主人。這不是沒有可能,說是二股東,而實際上這家企業屬於格力內部代持公司,其出資方來自於格力下屬多家公司。我們截取了天眼查上面部分信息:

我們看到這是有可能的,但可能性依然不大,這就像格力下游一個龐大的經銷商集團,但是暫時這個集團拿出上百億暫時感覺有困難,只是說二股東變為大股東距離最近,其需要購買的股份也最少。大概再買4.6%既可以獲得控制權,大概需要118億資金。

3也許推格力全員持股計劃。有可能,但是格力十萬員工,每個員工拿出2萬,看著挺美好。實際上很難統一。因為員工持股基本不是這樣來的,你先要徵詢員工的同意,再有國有資產的轉讓審批。

4小米?BAT?寶能?阿里已經否認了,倒是不能排除其他大型企業來買,但是問題是,買入超過5%是需要公告的,這種一次性的收購,能拿出200億的企業,前海人壽的確有可能,但是前幾年那種交鋒,再加上寶能被處罰,感覺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最有可能還是國有對國有和二股東。其他可能性尚在。但董明珠似乎沒有那麼多錢來吃下,董明珠要控股,必須動員工持股計劃的心思。


凱恩斯


格力集團隸屬於珠海市國資委,當之無愧的國企,格力電器不同,它是股份制公司,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近20%的股份,也是第一大股東,此番格力集團出讓格力電器股份,甚至牽扯控股權變更,說明轉讓數量不小。

董明珠此前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她自己持有格力電器不到1%的股份,格力電器是一家上市公司,市值超2800億,想要取得控制權,需要龐大的資金,背後缺口很大,單純董明珠接盤上位成為大boss的可能性比較小。

此番格力集團轉讓股權,大致有兩種可能,1是最近政策推行的國企混改,可能引入市場資本進入。2是當地政府財政吃緊,轉讓部分股權緩解財政壓力。無論哪一種足以令資本市場震動,本身格力電器10倍左右市盈率不高,現金流充足,盈利情況不錯,很多資本都有意分一杯羹,此番好比拋出一塊肥肉,估計會聞風而上。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愚人節當天,格力的一則公告刷屏!據傳格力電器大股東轉讓控股權,大家都很關心格力的靈魂人物董明珠會不會上位成為格力的老闆?

唯一的可能是,董明珠要換婆婆了。

  1. 現在的政治環境不支持私分國有資產,董明珠及其管理層不敢、沒有這樣的資金實力冒天下之大不韙來個格力股權乾坤大挪移。


  2. 格力電器被資本垂涎己久。格力電器股權結構分散,P/E估值低,現金流充足, 是A 股最適合舉牌的公司。此前就差點被資本市場上的“狠人”姚振華“阻擊”,當時距離5%的舉牌線僅一步之遙。

  3. 混改應是大前提。有三種混改可能,一是收歸到省國資委;二是央企參與混改;三是外資參與混改,格力是公司治理和業績優良的典範,非常符合外資的口味。格力與外資混改不僅可以反發揮示範效應,彰顯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而且正正還可以吸引更多外資參與混改,為目前處於高槓杆重壓下的企業解套。

如要了解更多有關投資創業或企業經營方面的訪話題,歡迎點擊關注或留言探討。


部落酋長劉飛洲


這個問題出來好幾天了。應該用一篇長文回憶格力這家最出色的家電企業創始人朱江洪,然後再猜想格力股權轉讓可能是什麼情況。

格力前身是珠海的冠雄塑料廠,1988年,朱江洪接任冠雄塑料廠總經理,接手的時候,這個廠有人,但是沒活幹,一開始是給上海金星電視機廠的合資企業金海電視機廠做塑料件的,但是由於前任總經理管理廠不好,得罪了金海,就這麼訂單給停了,朱江洪接手後,冠雄塑料廠才恢復了業務。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候條件艱苦,買個零件和原料還得去香港,100斤一包。這位未來的格力老總,親自裝車,有一次去香港買軸承,一百斤的軸承,捨不得打車,自己扛上地鐵,扛兩公里去碼頭坐船回珠海。

後來,朱江洪又思考只是做電視塑料件,沒出路啊,開始做風扇塑料件,後來又做了風扇,將一個沒活幹的小廠,用幾年時間做到了淨利潤400萬,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格力集團)的前幾名。
做成了風扇後,開始起名,於是格力這個名字就誕生了。



當時還有一個海利空調廠,但是效益不好,不如他的注塑廠,也是他們總公司下屬公司,後來朱江洪又兼任了海利的總經理,1991年11月在朱江洪的建議下,冠雄與海利合併,改名叫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真正的格力電器誕生。海利情況是這樣的。

1992年國內空調市場是春蘭的天下,年產量百萬多臺,格力只會做鈑金殼,塑料殼,就這樣零件全靠採購,年產2萬臺的生產線,朱江洪開始組織生產,實行三班倒,實行隨叫隨到,出問題,人員半夜也要到場,結果一年造出了12萬臺,這就是領導組織的不同結果。1992年底,格力空調進行股份制改制,籌集到2億元,那次改制的股價是2元,按照這個價格計算,格力增長了1000多倍。

格力募集到資金後,開始了技術改造。抓質量,上規模,擴建後,1994年格力的產能達到了100萬臺,相當於3年翻了50倍。

後來格力不斷擴大規模,除了珠海總部,還有重慶,合肥,鄭州,武漢,石家莊,巴西工廠,總共產能超過5000萬套,這時候,格力的產業鏈打通了,零件自給自足,不求人。

格力能夠做到那麼大的規模,得益於朱江洪的狠抓質量戰略,精品戰略。特別強調產品的可靠性,原來空調是華寶,春蘭的天下,但是後來都沒了,原因就是質量,現在,手機行業也是與空調一樣,質量不好必定退出市場。

在經銷商這一塊,1996年天氣涼快,空調賣不出去,經銷商日子難過,朱江洪在行業危機的時候,提出了返利補貼策略,經銷商提貨額的2%返還給他們,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這是他自己講的一種捨得精神,有舍才有得。所以,後來經銷商與格力的關係很好,因為有這種互相體諒的精神。統一的格力專賣店,也是朱江洪那時候定了的,全國專賣店都一樣,不依賴電器賣場!

朱江洪對技術的攻克,更是讓人敬佩,這裡就不多講,他的自傳裡講的非常多,一點點的積累,24年持續的技術積累,奠定了格力堅固的基礎。朱江洪於2012年5月退休,那一年格力電器的營業收入已經達到了1001.1億元。



只有這種追求事業,而不是追求個人財富與個人榮譽的企業家,才能夠打造出頂級的企業,格力是一家國有企業,需要不求個人名譽不求個人財富的人去做大,如果求名譽求財富,會想方設法將公司變為私有。而私有企業,需要捨得放開股權的企業家,比如任正非,他只有1%多一點的華為股份。如果朱江洪是個私人企業家,他去創辦一個空調廠,同樣會做到很大,空調是自由競爭行業,不是國有壟斷。所以,不是因為國有背景才做大,國有背景的春蘭做倒了。

2012年,朱江洪退休後,董明珠當選格力董事長。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媒體大量曝光後,給人感覺是格力==董明珠,格力就是董明珠,董明珠就是格力!

董明珠當選格力董事長的兩年後,2014年,格力有一則公告,內容就是格力集團的股權轉讓,但是後來一直沒有消息。

終於,2019年,5年前的公告再度出現,這次已經有了具體方案,但是並未公佈是什麼方案。這就意味著,格力電器變得不再是國有控股。

這就有清晰的對比,朱江洪執掌格力24年間,一門心思將格力的質量和技術推向了全球的頂尖水平,成了世界空調老大。從沒有過變更格力股權的念頭,只想著不可以辜負組織的期望。

2012年董明珠做了格力電器董事長,僅僅2年後,2014年,董明珠也是格力集團的董事長,當時出了一個格力集團擬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公告,出讓格力集團49%股權的公告,這就意味著出讓格力電器的9%股權。等了五年,終於再出現了。這五年,外界已經得到一個印象董明珠等同於格力,格力就等同於董明珠。當選董事長之後,董明珠從未公開提到過朱江洪。如果換做會感恩的人,會公開對前任董事長表示敬意與感恩。三件事湊一塊想。就可以看到,這7年在做什麼。那麼,本次股權轉讓,結果是什麼。

可以判斷,極大的概率,董小姐將組團收購那49%的股權。對外宣傳,以及對前任的隻字不提,都是為了將個人與公司劃等號,為股權變動做鋪墊。

一個24年一門心思做大公司,一個7年想著怎樣鼓搗股權。


西格瑪的化學


董明珠明顯不大可能成為格力的大股東。

格力電器起碼有兩個特點:一是股權結構分散,二是現金流好。格力集團作為第一大股東持有格力電器10.96億股,持股比例為18.22%。正因為如此,格力電器的門前也曾出現過“野蠻人”。

格力電器在4月1日停牌前,股價為47.21元/股,市值為2840億元。那麼格力集團持股市值高達517.448億元。即使按照90%的價格出讓,那麼也是465億元。

這麼高的市值,董明珠哪有這麼多的資金,去購買?按照董明珠的收入狀況,也就幾十億元身家,大部分還是在持有的格力電器股份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個人在格力電器持股0.74%。所以董明珠是沒有那麼多現金,去接盤格力,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即使退一步說,目前格力電器的第二大股東是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京海擔保),持股為8.91%;那麼董明珠也需要買入8%以上的股份才能成為最大單一股東,董明珠還是差錢。

所以,董明珠是成為格力電器的大老闆,概率太低的。

這一次格力電器的改革,重點不在於董明珠是否成為實際控制人,作為一個已經65多歲的女企業家,董明珠對格力電器的貢獻是有目共睹。在2018年,格力電器銷售額達到了2000億,增長了33%。這不僅實現了她此前定下的的2018年營收實現2000億的目標,而且還打贏了跟雷軍的賭局。

但不能說,格力電器一定需要董明珠才能做的更好。格力電器那麼多優秀人才就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麼,廣東,中國那麼多優秀人才,就沒有一個人能夠把格力電器帶鄉更高的高度麼。


要知道,美的跟格力一樣,也是做空調起家的。中國家電行業有三巨頭,即是格力、海爾和美的。2018年的財富世界500強,美的和海爾都在榜上,海爾是第一次入榜,格力則沒有在榜力。美的排在了財富世界500強的323位,且在營收方面已經超過格力。

所以,重點不在於董明珠是否成為格力老闆,而在於格力電器下一步怎麼走。


波士財經


董明珠是沒有可能了,職業經理人終究是職業經理人,佔有百分之零點幾的股票就算很不錯了,不可能更多了,再說,如今格力市值近3000億元,真要成為擁有股份更多的人,也要掏真金白銀買呀,董明珠去哪籌這麼多錢呀。

即便像雷軍一樣,董事會通過給個8、9億的獎金,對要買多點的股票來說,也是毛毛雨呀。所以,我想這次格力控股權的變動,不會是董明珠衝到前頭,也不太可能整個管理層收購,不可能的。

珠海國資委是大股東,國資變成某個國企了?只是小小的變動吧,大家猜測是董明珠,是故意搞大新聞的呢。

有沒有可能混改改到了格力這塊試驗田?真的像阿里出來否定的那樣,阿里或者騰訊,或者百度投資格力了?那可是不小的新聞,又將給格力帶去新的翅膀,新的想象,坐等這兩天相關新聞落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