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太祖朱元璋将皇位交给孙子朱允炆,而不是儿子朱棣呢?

为何明太祖朱元璋将皇位交给孙子朱允炆,而不是儿子朱棣呢?

朱元璋对长子朱标极为喜爱,也最为器重,立他为太子,准备让他继承皇位。朱标在朱元璋的栽培下,仁慈、有能力、有威望,继承王位理所当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长子朱标前往西安考察迁都之事,回来后就得了重病,然后一病不起,第二年就去世了。

为何明太祖朱元璋将皇位交给孙子朱允炆,而不是儿子朱棣呢?

朱元璋对此十分痛心,难过之极,甚至在朝堂上痛哭流涕。本来打算好的,朱标即位,其他兄弟几个辅佐他,大明的江山就能传承下去。谁成想,最寄予厚望的长子竟然就这么去世了。

按理说,太子去世之后就要立新的,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太子将由次子秦王朱樉即位。然而,朱元璋并没有立朱樉为太子,而是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准备让朱允炆继承皇位。这是为何?

为何明太祖朱元璋将皇位交给孙子朱允炆,而不是儿子朱棣呢?

对于朱元璋隔代传位的做法,专家学者们都很奇怪,而且朱元璋一向十分看重血缘宗法,将皇位传给孙子而不是儿子的做法十分奇怪。更何况,此时的朱允炆还是一个孩子,其他儿子则正值壮年,将天下如此交给一个孩子,朱元璋竟然能放心?

原因其实有二:一是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都是专横不堪之人,与长子朱标的品行、能力都有差距,江山交给他们不放心;二是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都相继去世,很突然,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在惩罚朱元璋。

为何明太祖朱元璋将皇位交给孙子朱允炆,而不是儿子朱棣呢?

首先是秦王朱樉,朱元璋将其封藩于陕西,总领地方军政大权。但是朱樉到了陕西之后不思进取,不管治国治民,而是纵情声色,祸害女子,掳掠了大量的良家女子,整天喝酒淫乐。在军政大事上过失不断,朱标在西安考察的同时,也在调查朱樉的过失之事。

纵然朱樉放纵不堪,但朱标死后,他就是诸王之首。然而,就在朱标死后三年,朱樉在一次出征归来的途中也患上了重病,很快就去世了。

然后是晋王朱棡,也是一个德行不备、专横无理之人,而且肆意妄为,野心勃勃,甚至当年一度有传闻说他要造反。还是宅心仁厚的朱标力保他,这才没有被朱元璋处罚。估计真的是上天对朱元璋的惩罚,又是在秦王朱樉死后三年,朱棡也在一次出征回来后就去世了,这是对朱元璋的致命打击,朱元璋也在这一年就去世了。

前三个儿子都死了,朱元璋为何不在临死前将皇位传给四子朱棣呢?燕王朱棣可谓是文武双全,多次出兵边塞,屡建功勋;封地内也是安分守己,没有过分之举。按理说,朱棣应该会被立为太子,但为何朱元璋没有这么做呢?

为何明太祖朱元璋将皇位交给孙子朱允炆,而不是儿子朱棣呢?

后来从朝鲜引进了一份史料《奉使录》,得知一件事,这才解开了谜团。洪武二十二年,朝鲜使臣觐见燕王朱棣,但是那天是朱棣母亲的忌日,所以没有得见。忌日是七月十五。但是史料记载,朱棣的母亲是马皇后,而马皇后的忌日则是八月初十。由此可见,朱棣的母亲并非是马皇后,也就意味着,朱棣并不是朱元璋的嫡子。

这样看来,应该是朱棣得了天下之后,篡改了史料,将自己的身份改为马皇后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嫡子,这样就表明了自己夺取天下是名正言顺。

朱元璋是十分看重血缘宗法的,从他对长子朱标的喜爱和培养就可以看出来。他认为宗法是立国之本,所以他多次用法律来强调宗法的重要性。由此也就不难看出,为何朱棣没有被立为太子了,因为他压根就不是嫡子。

但是朱元璋却是看走了眼,自己一心想传位的朱允炆能力不足,即位之后不根据实际情况地削藩,结果导致燕王朱棣谋反,自己被赶下皇位,朱棣成了大明的第三位皇帝,而且在后世还是大名鼎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