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特朗普的家教: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

戴爾.卡耐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說:

“為了成功的生活,少年人必須學會自立,剷除埋伏各處的障礙,在家庭要教養他,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

大多數的家長都不相信,總覺得孩子慢慢長大,獨立、自主的品格自然會漸漸的養成。

可是隻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

良好的習慣,都是從小培養的;良好的習慣,是終生都受用的。

01

有關家教,很多父母看中的是孩子的學業成績,更熱衷於培養一個天才/神童。

大家還記得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的天才神童嗎?最終因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被學校勸退了。

這個“神童”是湖南華容縣的魏永康,因為母親曾學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兩歲起就被人稱為“神童”。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媽媽曾雪梅在魏永康1歲3個月時,就開始教他寫字,到兩歲時,他已經能夠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時,他基本學完了初中的課程,小學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到1991年10月,年僅8歲的魏永康連跳幾級,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

李嘉誠、特朗普的家教: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

神童魏永康

1996年,僅僅13歲的魏永康以總分602分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成為當年當地年紀最小的少年大學生。

據說,魏永康的主要任務只有學習,家裡任何事情媽媽都不讓他插手。媽媽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幫兒子擠牙膏,給兒子洗衣服、端飯、洗臉、洗澡。為了讓兒子在吃飯的時候也不耽誤看書,讀高中的時候媽媽甚至親自給他餵飯。

媽媽認為:“只有專心讀書,將來才會有出息。”

從小學到大學,魏永康的生活都是媽媽一手包辦的。“我心想,他將來長大離開我,人這麼聰明,很快就能學會的,不曉得他已經形成習慣,改不過來了。”曾學梅說。

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亞里士多德曾說:

總以某種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養成習慣。

習慣實際上已成為天性的一部分。

其實魏永康這樣的案例絕非偶然。隨便到網上一搜,大學生自理能力差的新聞比比皆是。睚

李嘉誠、特朗普的家教: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

自理能力差的大學生把換洗衣物寄回家

自理能力除了指自己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瑣事、照顧自己的日常起居外,還包括能自行處理人際關係上的事務、心態上能獨自承受各種壓力、在學習上能獨立思考、獨立理解。

作為成年人的大學生為什麼自理能力這麼弱?是誰奪走了大學生的自理能力?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家庭,尤其是父母的過度保護和包辦。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柯連說:

一味地抱著慈悲心腸為子女犧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最壞的教育者。

02

巴金說,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而我認為,獨立自主尤其需要從小培養。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要教會他自己走路、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當孩子上學了,讓孩子自己背書包,獨自做作業;孩子高考結束了,讓孩子自己擇校填志願;孩子畢業了,讓孩子自己擇業。

哪怕是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讓孩子獨立思考,自己做主,讓自主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習慣。

很多名人都特別重視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李嘉誠、特朗普的家教: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

李嘉誠

相信提起李嘉誠,大家都很熟悉,前中國首富,他的傳奇人生也是很勵志。作為父親,他特別重視子女的教育,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立足社會,而不是依靠父母來生活。

兒子們一天天長大,李澤鉅15歲、李澤鍇13歲的時候,李嘉誠決定送他們出國上學,讓他們獨立生活。這意味著小哥倆要離開父母,告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自己安排學習和生活。

事實證明,李嘉誠的狠心是正確的。

後來,李澤鉅和李澤鍇都以優異的成績從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

畢業後,他們想進入父親的公司施展才華,父親卻對兒子們說:“我的公司不需要你們!我希望你們先去打自己的江山,讓實踐證明你們有資格到我公司來任職。”

兄弟倆再次離開了香港,到加拿大,白手起家,一切從零做起,一個搞地產開發,一個投資銀行,把公司和銀行辦得有聲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類拔萃的人物。

李嘉誠曾自豪地說:“即使我不在,憑著他們個人的才幹和膽識,都足以各自獨立生活,並且撐起家業。”

正是李嘉誠的嚴厲成就了兒子自立自強的品格。

另一個傳奇人物——特朗普,美國現任總統,他可能是最不靠譜的一任總統,上臺之後,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但他是一個很重視孩子教育的好父親。

他一共有3任妻子,共有5個子女,這5個孩子個個學業優異,除最小的兒子尚未成年外,其他四人都事業有成。

李嘉誠、特朗普的家教: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

特朗普

特朗普對於子女的家教嚴格,非常重視子女的精神富養,物質上的窮養,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特朗普認為,家裡越是有錢,越要讓孩子知道掙錢的不容易,想要掙錢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在經濟上,特朗普只提供生活費和教育費,他要求孩子自己打工掙零花錢,連話費都要孩子自己付。

他的女兒伊萬卡高中就開始打零工當模特,她說:“我不得不去掙錢。”因為她從小便被父親告知“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拼搏!”

有人說,看一個人的為人,就能看出他的孩子的未來。同樣的,通過孩子的成功,我們也能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03

教育,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庭教育更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愛孩子就要給他最好的物質生活:吃好穿好玩好,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

其實不然,終其一生,我們能陪伴孩子的時間畢竟有限,孩子始終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我們不能總是牽著他的手走,還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

成功的家庭教育,必然是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