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地圖,安能知國之大。隱藏在地圖背後的男人丁文江。

我們的血脈裡埋藏著中國的種子,我們知道哪裡是家,哪裡是國。當你牙牙學語的時候,記不記得母親說的那隻昂首挺胸的大公雞,記不記得那條長江,那個黃河,那個記憶中,筆紙上的中國。可是要是沒有地圖,那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沒有地圖,安能知國之大。隱藏在地圖背後的男人丁文江。

中國地圖

在1933年前,所有人抱著康熙時代的地圖在摸索著中國各地,整整倆百多年,人事變遷,沒有地圖,怎麼了解中國,怎麼知道哪裡是中國。這時候丁氏地圖的誕生意義非凡,不僅照亮了中國各個省市,各個角落,讓人寸地必行,寸土必爭,那都是祖國的山水。一切都變得有理有據。

那麼這個丁氏究竟是誰呢?我們慢慢的說一說。

1887年,丁文江誕生,打小就是聰明孩子,四歲上私塾,十歲能言會道,縣太爺覺得可以啊,那個時候剛好也是李鴻章搞洋務運動時期,把各地神童都會被派往外國留學,為國家培養人才,丁文江先是在日本,與反清的留學生多次接觸,深感國之頹廢,就跑到英國去讀書,過著勤工儉學的日子,之後考入劍橋沒多久,發現學費交不起,就改道格拉斯哥大學學習地質學和生物學。

沒有地圖,安能知國之大。隱藏在地圖背後的男人丁文江。

丁文江

1911年畢業回國,被聘請到上海教生物,遇到了沒有實驗器材,缺少礦植物標本,只能自己比劃。看到九州四海,還用著康熙年代的地圖,很多外國地圖私自改名,讓丁文江很是氣憤。所以他決定繪製出中國自己的地圖。讓祖國的大好河山,清晰的展現在每個中國人眼裡。

沒有地圖,安能知國之大。隱藏在地圖背後的男人丁文江。

2016年郵票

1913年丁文江與章鴻釗等地質學家創辦農商部地質研究所,培養地質人才,和自己一起考察祖國的河山。當時不像現在的衛星那麼方便,拍拍照就知道經緯度,深度,高度,那個時候全靠人為測量,公式計算,為了瞭解每個城市的大小,每個山峰谷地的高度深度,大費周折。為了標記祖國的礦產,瞭解各地的民風習俗,丁文江四處奔波,自得其樂,在奔波過程中,也順便檢驗了《徐霞客遊記》的真假性,來進行更正。丁文江痴迷於地質工作,為了工作,他和老婆商量不要孩子。十幾年的奔波勞碌,祖國各地都留下了丁文江團隊的足跡。他們擁有了祖國各地的經緯,高度,面積,礦產等實際資料,又修訂了《徐霞客遊記》。

沒有地圖,安能知國之大。隱藏在地圖背後的男人丁文江。

1930年,《申報》六十週年,丁文江覺得這是個機會,就開始了聯繫出版社,和其他科學家一起開始整理繪製自己考察的資料。1933年,一部各省市全新的地圖出現了。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全面,最詳細的地圖,各省市的邊界,礦產,地形,莊稼,語言都標記的清清楚楚。包括建國之後,中國很長一段時間也是運用這個地圖,包括1950到1960時期,中印邊界談判,丁氏地圖也是依據之一哦。

沒有地圖,安能知國之大。隱藏在地圖背後的男人丁文江。

丁氏地圖

1936年,丁文江來湖南再次尋找煤礦,不幸煤氣中毒,醫院搶救發生事故,一位大師離開了人世。低調的立了一個簡單的墓碑。起先還有人祭拜,時間一長,就被遺忘了。現在國家為丁文江先生建了紀念碑,而且在2016年被印入郵票裡。漸漸被人回憶起,那些年的光輝。

沒有地圖,安能知國之大。隱藏在地圖背後的男人丁文江。

丁文江先生之墓

或許中國歷史上很多偉人都不被人們熟知,可是他們的精神在每一箇中華兒女身上,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