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目前市場中有很多與紫檀“攀親”的木材,XX紫檀層出不窮,但是被公認的真正紫檀只有俗稱小葉紫檀的檀香紫檀一種。

面對現在市場中混亂的名詞與相近的木材,如何鑑別小葉紫檀成為了很多木友所關注的問題。在各商家、玩家及網絡上也流傳著很多的鑑別方法.

對於新木友的“入門”確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很多木友都只知道其中的某一兩項“片面”的方法,並且都有非常大的侷限性,往往陷入誤區,不足以“出門”,到了市場上照樣“吃藥”。

特別是當最接近紫檀、最具“殺傷力”的贊比亞紫檀(染料紫檀)橫空出世之後,很多傳統的方法已全部失靈。

為了讓儘可能多的木友免於上當受騙,所以從2014年年初我們就已密切關注贊比亞紫檀這個樹種,並在本平臺對其材質及鑑別的有效方法進行了多次探討和分享(已在網絡上多有流傳),也揭開了“小葉紫檀北部料”的真身。

在此,我們對本平臺已發佈過的小葉紫檀鑑別方法歷史文章再進行一次彙總和梳理,並針對成品鑑別的特點,介紹幾個無損鑑別的方法,供諸位木友參考。

一:沉水(稱重)法


小葉紫檀氣幹密度大於1,所以,即使是一顆珠子,若是小葉紫檀也會沉於水中。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這應該是很多新木友瞭解如何鑑別時聽到最多的一種方法(也有根據體積稱重量測密度的,可以從本平臺歷史文章中查閱)。

但除紫檀之外還有很多木頭都可沉水,在可能會仿冒小葉紫檀的木材中,除尼泊爾紫檀(膠漆樹)不沉於水外,大葉紫檀、科檀、贊比亞紫檀(染料紫檀)的大部分都沉於水。所以不能作為絕對的鑑別方法。

二:劃線法


取一木片或將木珠在白紙上劃,若是檀香紫檀則有桔黃色的劃痕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這個方法也經常聽到一些商家對新木友講起,但是,這也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用同樣的方法,大葉紫檀、大紅酸枝、科檀、贊比亞紫檀、尼泊爾紫檀等均有劃痕。有人認為可以根據劃痕的顏色及深淺不同予以區別,但因為取樣的氧化程度及劃線力度的不同,在實踐中很難予以區別。

三:熒光現象


取木屑或木塊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十二小時以上可見水的最上層(視覺效果:水的最上層和玻璃杯壁附近最明顯)有藍色機油般熒光現象,時間久則更明顯。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關於熒光反映,很多新木友做實驗時感覺不明顯。如上圖,是在容器上方用強光手電進行了照射,從側面觀察才會看到明顯的藍色質感。

另外,如果想快速看熒光反映,那麼就用熱水進行浸泡,在幾分鐘內就可以看到熒光。但是,紫檀屬木材大多都有熒光反映。

雨天,在露天堆放的大果紫檀、鳥足紫檀等花梨木的地上都會看到明顯的藍色機油狀的水流。贊比亞紫檀作為紫檀屬木材,同樣有明顯的熒光反映。

水浸看熒光反應主要用於排除大葉紫檀、科檀等非紫檀屬木材。

四:酒精測試


將紫檀木塊放入裝有酒精的容器中,會有紅色紫檀素呈煙霧狀從紫檀木中滲出。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小葉紫檀在酒精裡確實會出現紅色霧狀物體的“紫氣東來”,但這並非小葉紫檀的專利,大葉紫檀、大紅酸枝、科檀、贊比亞紫檀等均有紅色霧氣。當然,有的橘紅、有的鮮紅、有的深紅,霧氣出現的快慢也有不同。但是和白線劃劃線法一樣,在實踐中運用有點難度。

五:看紋理


小葉紫檀木的牛毛紋是顯著特徵,木材徑切面為牛毛紋,橫切面則表現為細密棕眼。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這一點相對來說容易操作,並且可以把無棕線和棕眼較大的科檀、大紅酸枝、大葉紫檀等予以剔除。贊比亞紫檀的牛毛紋與小葉紫檀比較相似,雖然普遍來說較為浮淺,但也有很多與小葉紫檀的難以區別。

如果能通過上面1-4項(主要是第一項和第三項)的測試,並且牛毛紋也明顯,那麼基本就只剩下小葉紫檀和贊比亞紫檀兩個選項了。

六、氣味


普遍來說,與小葉紫檀相比,贊比亞紫檀的油性差一些,密度低一些,牛毛紋略顯浮、鈍,所以通過眼力確實可以將一部普通的贊比亞紫檀和小葉紫檀分辨出來。

但因為贊比亞紫檀有十幾個變種,其中油性足、密度大的精品料同樣存在。所以,看密度、看油性、看紋理只能區分出贊比亞紫檀中的那些品質一般或較差的“通貨”。如果是按這些方法靠“眼力”來進行鑑別,遇到贊比亞紫檀中的精品時,很容易誤判。

所以,我們建議將“眼力”僅作為鑑別的小葉紫檀與贊比亞紫檀的參考,不能作為確定的依據。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但是,不管血檀與小葉紫檀的顏色、紋理、油性、密度如何相似,畢竟並不是同一個樹種,所以其內含物的化學組成不同,使其氣味有明顯區別。

所以,對於木友來說,目前可以簡單、準確區別贊比亞紫檀與印度小葉紫檀的方法只有氣味。

印度小葉紫檀的新切面會散發一種獨特、淡雅的檀香味,而贊比亞紫檀的氣味是一種草香味,並且大多帶有酸味,特別是未經風乾的新砍伐料,酸味較為明顯。當然,因為感知的不同,“氣味”很難準確的進行描述。

關於氣味的區別還有一個問題:經過風乾後,印度小葉紫檀和贊比亞紫檀的原木從表面上聞起來都沒有什麼氣味;加工的成品經過一段時間的散發後,其表面也都基本沒有什麼氣味。

在進行刨切或用砂紙打磨時,木頭的氣味會變得非常明顯。但是對很多木友來說,很少會去刨切、打磨,那麼最簡單的鑑別方法就是通過燃燒時的氣味來區分了,在燃燒時其各自的氣味也非常很明顯,很容易區別。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通過燃燒來區別氣味時,注意不要燒的太“烈”,從剛冒出的那一縷白煙中聞一下即可。有時,燒的濃煙滾滾反而會都變成了一種焦糊味,特別是燒過的地方,不要再倒過火來燒第二次,聞新燒時冒出的那道煙才明顯。

如果是印度小葉紫檀,即有明顯的檀香味,特別是野生林的小葉紫檀,氣味非常醇和、濃郁,而贊比亞紫檀則沒有這種檀香味。

原木可以取一點木樣來燒,那麼對於成品就不能進行這種破壞性的實驗了。檀香味是小葉紫檀木材本身就有的氣味,並不是燃燒才出來的。

之所以燃燒後氣味會特別明顯,是因為溫度的升高讓其氣味散發出來了,所以,只要溫度升到一定的程度,它的氣味就會散發出來。下面分享幾個無損鑑別的方法:

打火機

對於成品,為免破壞品相,商家肯定不允許直接用火去燒,因此可以用“烤”的方法,把火苗放在離木質表面的一定距離上,同樣可以達到加熱並讓木頭氣味散發出來的目的。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注意:火苗與木頭的距離要把握好,太遠了加不了熱,氣味散發不出來,太近了會把木質表面烤糊。由遠即近的多嘗試幾次即可。

電吹風

用打火機可以“烤”熱,電砍風同樣也可以“烤”熱,把電吹風開到熱風檔,對著木質表面吹,同樣可以使其氣味散發出來。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注意:

對於上漆、上蠟處理過的成品,氣味不會很快散發出來,需要耐心和多幾個角度進行嘗試。如果漆很厚,基本很難出來味道。

對於手串這些小件,如果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來吹,氣味會更明顯。

熱水

用剛燒開的熱水澆在木頭表面上,同樣可以達到加熱並散發氣味的目的。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注意:

1、用熱水燙雖然也有檀香味,但總體氣味和刨切、打磨、火熱、火烤的氣味有所不同。

2、熱水燙會對木製品表面造成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長時間的燙,會使表面失去光澤,需重新打磨。

鐵絲

這是我們在2014年《別再誤人子弟了,紅木人來教你怎麼辨別印度小葉紫檀和贊比亞紫檀》一文中發表的方法,很多木友對此方法的評價也較高:

對於做好的珠子,可以把一根鐵絲燒紅,穿到珠子中間的孔道里,一樣會冒出一屢白煙,如是小葉紫檀,從這屢煙中就可以聞出明顯的檀香味來。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當然,為避免把燒紅的鐵絲穿到孔道時手忙腳亂的燙傷自己,可以先把珠子穿到鐵絲上,把鐵絲一端燒紅後將珠子移到燒紅處即可。

另外,成品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散發後,其表面氣味會基本散的差不多,但新加工的木質上依然可以聞出區別,如果沒有聞到可以區別的氣味,也可以用手快速的進行搓熱,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讓氣味變的明顯一些。

在密封保存後打開時,也會有明顯的氣味散發出來。

不管什麼方法、工具,目的就是要讓它的氣味能夠散發,肯定還有很多簡單有效的方法可以達到目的,各位木友可以觸類旁通、集思廣益。

採用錯誤的鑑別方式,難怪你買到假貨..


最後,還是號召一下:小葉紫檀作為一個歷史文化產物,一直是紅木行業的旗幟,而贊比亞血檀作為一個後起之秀,其材質也確實與印度小葉紫檀有太多相似之處。

雖然大多數經營贊比亞紫檀和小葉紫檀的商家都是橋歸橋、路歸路的誠信經營,但造假者卻把這個市場搞的烏煙瘴氣、人心惶惶,行業內皆應予以痛斥,並揭發那些做假者!讓市場能少一些虛假,多一些真實,正本清源,還紅木一份清靜!。

圖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