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宫妃嫔过生日可以得到什么赏赐?

枕霞213


后宫妃嫔过生日也是要看等级的,品阶不同过生日的时候受到的待遇也就不同,甚至连生日的称呼也都是严格区分开来的。

清朝皇帝生日称作“万寿节”,皇太后生日是“圣寿节”,而后妃们,皇后以及妃位以上的高级妃嫔生日,称作“千秋”;嫔位生日称作“寿辰”,嫔位以下,也就贵人生日称作“生辰”,常在与答应的生日,还是叫生日。

自然,贵人以上的生日才可以正儿八经进行庆祝,而贵人以下是没有资格过生日的。


皇后是后宫之首,也是后妃之中生日庆典规模最大的。众所周知,清朝后宫诸人平时都是拿固定工资的,也就是所谓的“月例银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除了各种实物供应,皇后每年只有月例银1000两。而每年皇后生辰,能够得到黄金90两,白银900两,比其一年工资还要多。

除了真金白银,还有各种绸缎等实物,数字取九,取尊贵之意,以及盛大的庆典、宫廷宴会等,皇后也需要接受后宫的朝拜。


皇后乃是国母,除了皇太后之外自然待遇最高,皇后之下妃嫔们的生日待遇逐级递减,到嫔位为止,只有赏赐而没有相关的庆典,而且庶妃生日,需要前去皇帝皇后跟前儿行礼。

所以,像《甄嬛传》中雍正帝为只不过是贵人的甄嬛大肆庆生的状况,是并不存在的。

除此以外,皇后千秋之时还有一样特殊待遇,那就是“中宫笺奏”。平时大家过生日会许愿,而中宫笺奏就是皇后所愿,这是皇后独有的特权。中宫笺奏一旦明发,皇帝也不能够轻易驳回,可以说是几乎会如愿以偿的。这样的生日待遇,才是真正令人羡慕的。


澹奕


众所周知清朝后宫妃嫔过生日都会得到赏赐,这些赏赐都是制度化有着严格的规定,皇后生日赏银九百两,皇贵妃赏银五百两,贵妃赏银四百两,妃和嫔赏银三百两,贵人则赏银一百五十两,常在赏银一百两。比如乾隆十五年六月舒妃生日得到三百两赏银,乾隆十七年五月慎贵人生日得到一百五十两赏银。而贵妃及贵妃以上生日,除了固定的赏银,皇帝还会额外给予物品的赏赐,作为对高位妃嫔的重视。比如乾隆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宠妃纯贵妃生日除了领取贵妃规格的四百两赏银,还得到了很多珍贵物件,七月二十五日的嘉贵妃生日也是如此。

皇后和妃嫔如果过整寿,那会得到更多的赏银和物品,比如乾隆二十二年正月初五,继后那拉氏过四十岁生日,乾隆赏银一千八百两,并赏赐很多物品(见下图)。乾隆四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婉嫔过六十岁寿辰,除了赏赐三百两银子,乾隆还恩赐莱石灵芝如意一柄、碧玉萱花盖瓶花插一件、白玉索子夔福磬一件、玛瑙梅花碗一件、紫晶子母狮子一件、均釉胆瓶一件、寿山石罗汉一件、黑花石英雄合卺觥一件、显微镜一件、雕竹笔筒一件、大卷八丝缎九匹。乾隆赏赐婉嫔的物品中还有显微镜,也许婉嫔是个热爱科学的妃嫔?

皇帝对于特别看重的妃嫔,生日赏赐也会对应的增加,比如乾隆十五年摄六宫事皇贵妃千秋,乾隆直接按照皇后的规格发九百两赏银和物品。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仅仅过了一个月就迫不及待的立皇贵妃,为内定的新皇后,又迫不及待的让皇贵妃享受皇后待遇,然后作秀吹自己不愿意迅速立后,可见乾隆在立后之事上的心口不一和虚伪。皇后和妃嫔过生日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美食,乾隆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孝贤皇后过第一个生日,因为还在雍正的丧期,所以乾隆没有对她进行赏赐,仅仅在早膳的时候给她进八道寿意菜、八道荤菜、两盒点心、一筐大寿桃,晚膳的时候乾隆又带领妃嫔们和孝贤皇后聚餐,让妃嫔们跟着大吃一顿。

除了银子、物品、美食,皇后过生日还可以享受妃嫔、宫女、太监给她行礼的待遇,道光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孝全皇后生日,圆明园的总管和首领太监在她的寝宫湛静斋给她行礼,然后贵妃、妃、嫔等位又给她行礼,同时同乐园已经安排好唱戏活动庆祝,曲目有《螽斯衍庆》、《照镜》、《罗卜行路》、《昭代箫韶》、《胖姑》、《灞桥饯别》、《把总上任》、《灵山称庆》等。从乾隆朝起,皇后、皇贵妃生日当天都要演戏五六个小时,贵妃则整寿才有演戏。皇后整寿是否会增加一天演戏看皇帝的旨意,如孝慎皇后四十岁生日演戏一天,而孝全皇后三十岁生日演戏两天。同时皇后还要给妃嫔、皇子公主、太监宫女、表演的伶人等颁发赏赐,光绪年间隆裕皇后生日,赏赐瑾妃十两银子。

其实清朝前期皇后的待遇更高,皇太极的皇后哲哲过生日,固伦公主、和硕公主、亲王妃以下命妇全部齐集参加皇后的生日宴会。八旗亲王、贝勒、贝子,外藩蒙古各部落、汉三王、朝鲜等附属国均要进献皇后礼物,庆贺皇后生日,因为帝后一体,所以皇后生日甚至和皇帝生日一样隆重。到了康熙年间,这些待遇全部取消,但保留皇后生日内务府进宴桌的待遇。

乾隆继位后,认为家无二主而大力削减孝贤皇后福利,孝贤皇后过第一个正式生日,乾隆下旨永久取消内务府进宴桌的待遇,导致皇后地位一落千丈。所以从孝贤皇后开始的清朝皇后再也没有任何特权,连宫务之事都无权插手,只能履行礼仪性义务,比如伺候皇太后,善待妃嫔和庶子女。


坤宁宫的故事


清朝后宫编制自皇后至答应分为八级,依次为:皇后1人、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贵人、常在、答应无定额。因为等级森严,所以不同等级在宫分、膳食、仪仗、使用宫女的人数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而过生日的赏赐也有很大差别。

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的生日称为“千秋”。

皇后的千秋节是作为国家庆典的,要受礼,设大宴。清入关以后,各项礼仪逐渐完善,规定皇后千秋节,皇上要赏赐黄金九十两、白银九百两、上用缎纱等四十五疋、蟒缎九疋、缎九疋、宁绸九疋、宫绸九疋、纱九疋、春绸九疋、绫九疋,合计一百零八疋。其他物品如意、珍玩等无定额。所赏赐的物品多以“九”数,寓意“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皇贵妃以下,千秋节不赏金银。

皇贵妃千秋,赏上用缎六疋、官用缎六疋、春绸六疋、绫六疋,上用果桌一张、赏用果桌八张。

贵妃千秋,赏上用缎五疋、官用缎五疋、春绸五疋、绫五疋,上用果桌一张、赏用果桌六张。

妃千秋,赏上用缎四疋、官用缎四疋、春绸四疋、绫四疋,上用果桌一张、赏用果桌四张。

嫔以下不能称千秋了,赏赐也是递减的。嫔的生辰,赏上用缎三疋、官用缎三疋、春绸三疋、绫三疋,中品果桌一张、赏用果桌二张。

贵人的生辰,赏上用缎二疋、官用缎二疋、春绸二疋、绫二疋、内用果桌一张、赏用果桌一张。

常在生日只能称为“生日”,答应的生日就没有名目了,也得不到什么赏赐。

宫廷和大家族的等级是很森严的。这就像《红楼梦》里,主子们年年光生日就闹不清,但地位低微的通房丫头平儿过生日,每年都悄悄的过去。只有一次宝玉生日,平儿来拜寿,袭人笑着让宝玉再给平儿作揖,说道:“这是他来给你拜寿。今日也是他的生日,你也该给他拜寿。”众人才知道。

探春笑着说:“平儿的生日我们也不知道,这也是才知道的。”平儿笑道:“我们是那牌儿名上的人?生日也没拜寿的福,又没受礼的职分,可吵嚷什么,可不悄悄儿的就过去了吗……”(第六十二回)

后宫妃嫔的生活按份例不得僭越,但受宠者也会得到额外的赏赐。比如乾隆皇帝喜欢的容妃(香妃),在四十岁千秋节时,得到乾隆的赏赐如下图,其中有白银450两:

容妃五十岁时得到的赏赐如下,其中银元宝九个共450两:


淮山飞雨


首先,虽然叫赏赐,但“赏”跟“赐”不一样。简单说,“赏”少,“赐”多,“赏”动用的是公帑,“赐”则是动用内帑,也就是皇帝自己掏腰包。

这种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既看过生日的人,也要看当时朝廷的状况,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清朝的后宫分为8个等级,皇后1人,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剩下的贵人,常在和答应是没有具体规定人数的,具体要多少人那就要看皇帝自己了,比如康熙,后妃共79人,而光绪,只有1后2妃。

如果从条令上来看,不论是什么样的后妃,所得的例礼,也叫“得赏”都少得可怜,按照史书的记载,无非是“时食盘一、醴酒盏一”罢了。这点东西,就算赏给被打入冷宫的妃嫔,大概也瞧不上眼吧。

太后级别的,过生日叫“千秋”,算作“吉礼”。到太后这个级别已不能叫“赏”,而是皇帝“敬”的。一般来讲,由礼部提疏,加一年俸或三年俸。

清代皇太后的年俸是金20两、银2千两,各种绸缎布匹160匹,金钱20绺,棉、线等56斤,各号银钮400个,貂皮等皮货124张。

因过生日临时加赠俸禄最多的人,却不是什么皇太后皇后等等,而是唯一一个也享受“吉礼”待遇,却非后非妃嫔的宫中侍女——苏麻喇姑。康熙在她生日时曾“加赠金万两银万两”。

皇后这一级别,至以下的妃嫔过生日,算“嘉礼”,临时加赠俸禄算是惯例了,但没有超过一年的。

“赐礼”多。太后级别不称为“赐”,而称为“进”,以孝圣宪皇后,也就是乾隆的母亲为例,她60大寿时,乾隆进礼:银一万两、大号小珍珠300串、小珍珠300串、大号小珊瑚珠300串、小珊瑚珠300串、上用缎纱等63匹、官用缎纱等37匹。内帑府又进塔娜13颗,南珠51颗,

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宝石数百颗﹐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千条,上用龙缎十八匹,上用缎三十六匹,上用纱九匹,官用龙缎九匹,官用缎十八匹,官用纱九匹。

加上乾隆献上的其他九九寿礼,大约也值银百万两了。

因为细节很麻烦,其他的就不多说了。反正从太后以下,得到的赐礼就很少了。基本上,皇后所得赐礼大约值2千两银子,往下越来越少,贵人这级别的生日礼物大约只值几十两银子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