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雍正二年受封一等功,为什么在雍正三年就被夺爵下狱

年羹尧是康熙年间的进士,以一介文人转入武职,领兵打仗,而且战功赫赫。到了雍正二年,进京受封一等公,他的老父亲也被封为一等公还加太傅的头衔,他的儿子也都受封子爵和南爵,就连家里的仆人都受封四品顶戴。一家人一时炙手可热,风光无限。但是就在雍正三年十二月,就被削官夺爵,一贬再贬,到雍正四年四月,赐自尽。他倒台之速,异于常人,不得不让人深究其中的奥秘。有人说他参与夺嫡,杀他因为要灭口。也有人说他是飞扬跋扈被杀。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功高震主,鸟尽弓藏。

年羹尧雍正二年受封一等功,为什么在雍正三年就被夺爵下狱

有些人这么认为,雍正在即位之前,拥有年羹尧、隆科多、鄂尔泰等人支持。他们都参与了夺嫡之争,进行不少秘密见不得人的阴谋活动。年羹尧在四川做川督,有他盯着皇十四子,雍正才能顺利即位。新君即位后,对他一家的封赏,只不过是为了灌米汤,等雍正帝位稳固。对这些知情者已存杀心,年羹尧注定难逃一死,这有一定的道理。

年羹尧雍正二年受封一等功,为什么在雍正三年就被夺爵下狱

还有人觉得年羹尧被杀,在他自恃功劳大如天,专横跋扈,苛责部下,引起朝野公愤。在川陕总督任上,任用私人,称为“年选”,形成了庞大的年羹尧集团。在进京后,飞扬自在,在皇帝面前没有人臣之礼,威胁皇权,因此,被皇帝除掉。当然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认为更加可能的是年羹尧功高震主,皇帝已无法筹其功,唯有杀了。

年羹尧雍正二年受封一等功,为什么在雍正三年就被夺爵下狱

来看看年羹尧的经历吧!他是在康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多次担任乡试主考,政绩卓著,官职内阁学士,可以说这时他已经是个高官了。在康熙四十八年做了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康熙四十九年的时候,地方叛乱,年羹尧从此介入军权。之后的十年时间,年羹尧在四川表现了卓越的才干,平定边陲叛乱,保卫西藏安全,功勋卓著。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年羹尧接任川陕总督,并管理抚远大将军的军务,西北重兵都在他手里。

年羹尧雍正二年受封一等功,为什么在雍正三年就被夺爵下狱

雍正即位后,年羹尧正式接任抚远大将军,总览西部一切军务,成了雍正在前线的代言人,云、贵、川的总督巡抚,都要听从他的调遣。雍正二年,年羹尧率领大军,昼夜兼进,横扫了罗卜藏丹津的叛军,平定了青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年羹尧有重大知遇之恩的是康熙,因为在雍正即位之前,他已经能够管理西北的军务,只差了个名义。雍正能给他其实不多,只不过是一等公的官爵,实际上公上边就是王了,雍正怎么可能给他封王。在古代一个大臣功劳大到无官可封的地步,他的下场只能是死,他不死皇帝得死,所以,年羹尧的死功高震主也是一个原因。

年羹尧雍正二年受封一等功,为什么在雍正三年就被夺爵下狱

另外,仗打完了,你这个统兵大将自然没用了。我们看接下来雍正还执行了一系列很有争议的国策。推丁入亩,火耗归公,还有引起官员不满的官绅一起当差纳粮。年羹尧掌握了西部几省的军权,就成了障碍。还有当时,雍正正在打击他的几个兄弟,特别是皇九子,皇八子,还有皇十四子,他们都在雍正三年和雍正四年被打到的。雍正除掉年羹尧,也是怕这个统兵大将跟他的弟弟们勾结到一起,对他产生威胁。

所以,年羹尧这么快倒台,主要原因还是他功劳太大,无可封赏了,对皇权产生了很大的威胁。至于说他专横跋扈,一个统兵几十万的大将,不跋扈怎么领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