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行业“领头羊”:剥离终端业务,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

近几年来国内制造业正在不断崛起,其中华为和格力这两大国产品牌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而国内彩电市场一直以来最为知名的就要属长虹和TCL了,先前这两大品牌在九十年代还曾发起过“价格战”。直接改变了国内彩电市场需要依赖国外的局面,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TCL因为跨国并购案亏损了20多亿,李东生还因此被评为中国上市公司中“最差”的老板之一。

彩电行业“领头羊”:剥离终端业务,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

TCL集团在国内一直属于老牌家电企业,旗下最受欢迎的产品就要属以前的“TCL王牌彩电”和“宝石手机”了。在集团的多元化业务中,彩电、白电以及手机业务为主的智能终端业务在市场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2017年的时候,终端业务营收就已经超过700亿元之高了,占据公司整体营收的60%之高。

2018年李东生又提出了一个令市场十分震惊的决定,他将集团彩电以及家电业务在内的终端业务剥离了TCL集团,TCL集团将正式转向半导体这一 行业。

2018年12月8日,TCL集团进行了公告重组。将集团旗下持有的TCL实业、合肥家电、TCL产业园100%股权等共计九家公司,以47.6亿元的价格出售。而出售的这些公司全部由TCL控股接手。

彩电行业“领头羊”:剥离终端业务,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

在重组完成之后,TCL集团将会剥离消费电子以及家电这些智能终端业务。这些业务所带来的收入也不会计入上市公司中,保留下来的业务是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产业、产业金融以及材料等方面的业务。

对于TCL集团来说,能为公司带来大部分营收的就要属家电业务了。但是为何李东生会选择将公司的主营业务剥离,发展半导体业务呢?其实这一点从TCL集团的重组中就可以看出。集团一直为华星光电单独上市做努力,通过对其他业务进行剥离,实现了华星光电独立的目的。

彩电行业“领头羊”:剥离终端业务,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TCL集团会如此看重华星光电,其实TCL集团除了是家电企业之外,还是十分优秀的液晶面板制造商。那时候为了将产业链更加完善,TCL集团和深超科技共同发起建立了华星光电。当时花费了245亿元的高额投资建设面板生产线。

从2013年开始,华星光电就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利润的主要支撑了。2017年华星光电实现净利润48.62亿元,已经达到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的2倍之高了。而且因为近几年来智能终端业务陷入了亏损的局面,伴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已经拖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

彩电行业“领头羊”:剥离终端业务,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

因为家电行业的市盈率普遍都不是太高,比起其他的光电企业,TCL集团的市值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虽然有着高达千亿的营收,但是市值只有300多亿,这也让投资者对于TCL集团的发展产生了“担忧”。

当然这也不是说光电行业就一定能为TCL集团带来很好的盈利,因为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面板行业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不仅面板的价格有所下降,而且产能还在不断的增长之中。有业内人士认为半导体行业或将出现“洗牌”的局面。

彩电行业“领头羊”:剥离终端业务,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

不过面板业务的发展虽然不是十分“乐观”,但是出售终端业务却是TCL集团一直所期盼的事情。从数据上来看的话确实是这样,根据公司第三季度的财报来看,在海外市场的盈利已经有持续上升的现象,重点区域的业绩也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表现。

从报告中来看,TCL集团在商用、移动和家庭这三大场景中智能终端的数量已经出现了稳步上升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东生依旧选择将终端业务全部出售,可见对于面板这一业务的看好。

彩电行业“领头羊”:剥离终端业务,大力发展半导体行业

如果从华星光电的实际盈利能力上来看,大部分都是依赖于政府的“补贴”。这样的盈利方式是不能长久维持的,而且华星光电每年都有接近一半的销售额是和TCL集团进行关联交易的。因此外界也一直怀疑华星光电的实际盈利能力,觉得华星光电之所以能够有着高于同行的利润,可能大部分还是依赖集团在背后的支撑。不过上市公司对此是抱有否定态度的。

面板这一行业是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资金和技术这两者缺一不可。资金这方面的问题抛在一边,华星光电本身进入行业的时间就比较晚,在核心技术上的积累还比较少。发展进步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希望TCL集团在完全剥离终端业务之后,能够将面板业务经营的更加出色,2019年给市场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