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退休

“政事兒”從故宮博物院獲悉,4月8日,執掌故宮博物院7年的院長單霽翔今日退休,繼任者為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

由此,因“磨破了20雙布鞋,走遍了故宮9000多個房間”而被眾人熟知的單霽翔,不再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職務。

迄今為止,單霽翔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已滿7年。


單霽翔退休



單霽翔生於195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單霽翔歷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房山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局長。

在國家文物局局長任上10年後,原本已屆退休之年的單霽翔接過故宮帥印。當時的故宮剛經歷“十重門”輿論危機,亟待重塑形象。

“我是故宮第六任院長,每一任院長都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單霽翔曾說,因為故宮太複雜,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平常說做一件事要’萬無一失’,我們是‘一失萬無’。”

單霽翔接任故宮時,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群,長期以來開放區域只佔30%,186萬餘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庫房,來故宮的觀眾雖然多,但80%都是沿著中軸線參觀古建,很少能接觸到豐富多彩的文物。

截至2018年,故宮開放面積由2014年的52%,達到現今的80%以上,8%的文物將向公眾展出。

單霽翔在任這些年,故宮批量誕生“網紅”。從文物修復師王津,到故宮文創、口紅,再到文化活動“上元之夜”等等,故宮屢屢在互聯網上掀起波瀾。而正如故宮內部人士所言,單霽翔本身成了故宮最大的“網紅”。

2017年,故宮網站訪問量達到8.91億,把186萬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網上。同年,故宮文創產品銷售達到15億元人民幣。

單霽翔一直自稱自己為故宮看門人,而非掌門人。如今卸下看門人職位,單霽翔將去哪裡?單霽翔曾說,他自稱是一名故宮講解員,在故宮前6年進行了近2000場講解,時間約2000小時。

我退休以後想來當一名志願者,到時候希望面試的時候手下留情。”單霽翔笑言。

繼任者王旭東是甘肅人,1967年2月生於甘肅山丹,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是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現任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蘭州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1年,王旭東來到敦煌研究院,從事莫高窟壁畫及土遺址保護工作。

2014年12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長。他也是繼常書鴻、段文傑、樊錦詩後第四任敦煌研究院院長。


單霽翔退休



此前,在“政事兒”採訪時,王旭東曾表示,莫高窟的價值和故宮的價值不一樣,故宮的成功不能複製到敦煌來,但經驗可以借鑑。莫高窟背後更多是佛教文化,是不同文明交融薈萃的多元文化。理解敦煌文化藝術,需要時間、耐心和文化積澱,不能太急躁。

單霽翔簡歷

單霽翔,男,漢族,1954年7月出生,江蘇江寧人。1971年1月參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高級建築師、註冊城市規劃師。

歷任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2002年8月任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黨組書記。2012年1月任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2013年2月不再兼任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2018年3月任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故宮博物院院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委員。

王旭東簡歷

王旭東,男,1967年2月生於甘肅山丹。研究館員,蘭州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6年9月—1990年7月:蘭州大學地質系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學習

1990年7月—1991年6月:甘肅省張掖地區水電處

1991年— 在敦煌研究院從事壁畫及土遺址保護

2003年獲得蘭州大學地質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5年1月至6月、2011年1月至3月赴蓋蒂保護研究所做訪問學者。

2014年12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長。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