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魯多“干預門”,司法獨立標籤下的政治鬧劇

張敬偉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遇上了干預司法的大麻煩。

干預門”醜聞發生於去年。加拿大公司SNC-蘭萬靈公司因為欺詐和行賄被調查,為了免予該企業的刑事處罰,特魯多涉嫌向前司法部長兼總檢察長雷布爾德施壓,要求通過廳外和解和罰款的方式解決此案。但是,雷布爾德斷然拒絕了來自特魯多方面的關說。

若此事作罷,“干預門”醜聞也不會發酵,不過是丟到權力黑箱的政治秘聞。然而,不聽招呼的雷布爾德被特魯多挪了位子,雷布爾德堅不從命而憤然辭職。接著,同情雷布爾德的加拿大國庫委員會主席兼數字政府部長菲爾波特、首席秘書巴茨也接連辭職。

特魯多幹預司法獨立的醜聞也東窗事發。“干預門”一旦打開,政治黑箱的內幕也被曝光。3月29日,加拿大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公佈了雷布爾德提供的電話錄音,在17分鐘的電話錄音中,加拿大樞密院秘書長兼內閣秘書韋尼克要求讓SNC-蘭萬靈公司免受刑事處罰,並威脅雷布爾德不要和特魯多對著幹。當然,秘密錄下這段錄音的雷布爾德斷然拒絕了。

似乎,特魯多幹預司法成了實錘。然而,特魯多依然否認,並將“干預門”黑鍋推給韋尼克。特魯多還強勢回擊:4月2日,特魯多將雷布爾德和菲爾波特開除出自由黨議會黨團,並且禁止他們以自由黨成員身份參加10月份的議會選舉。兩位被開除的前部長自然沒有了顧忌,特魯多政府的內訌也加速了“干預門”醜聞的發酵。

離10月份的議會選舉還有半年,特魯多必須將“干預門”醜聞先消毒後消化。但是,特魯多清理門戶,看似清除黨內“害群之馬”,在黨內、反對黨和家國社情民意看來,卻是黨同伐異,基於政治私利。加拿大媒體已經在為特魯多倒計時,看其還能在臺上呆多久。據加拿大廣播公司最近的調查顯示,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民調支持率約為34%,低於保守黨36%的民調支持率。若“干預門”醜聞持續發酵,特魯多可能無法實現連任總理。

特魯多“干預門”醜聞,凸顯尷尬事實。奉司法獨立為圭臬的西方國家,基於國家或政黨利益的目的,政府領導人也免不了權力之手伸過界的功利衝動。政治訴求和司法獨立的矛盾,在任何國家都存在。如何破解這一矛盾,在純粹的理想主義看來,根本就不是問題。但政治實踐不是烏托邦,因而國家治理往往是通過複雜博弈實現的。這種博弈並非非黑即白的簡單邏輯,而是維持一種政治敬畏司法的動態平衡。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問題在於,他和他的政府,向來高調標榜加拿大是司法獨立的國家。政治權力從來不會也不敢幹預司法,這也構成了國際社會對加拿大不錯的印象。

然而,在“干預門”醜聞曝出之前,加拿大政府司法獨立的自我標榜,已經難以讓中國公眾信服。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特朗普總統不憚於以國家利益干預司法的坦率表白,讓特魯多總理司法獨立的辯解變得蒼白無力。他被自己內閣的部長揭露出的“干預門”,不僅讓特魯多本人變成了“說謊者”,也撤下了加拿大政府司法獨立的虛妄面紗。如果說特朗普總統是坦率的“真小人”,特魯多總理更像是扭捏的“偽君子”。

特魯多“干預門”屬於政治惡鬥的內訌醜聞,卻讓加拿大的司法獨立成了笑談。“干預門”中呈現的政治圖景,特魯多給企業說情的目的未必是基於直接的個人私利,但對於當時任職司法部長兼總檢察長的雷布爾德言,卻觸及了她的職責和道德雙重底線。向特魯多低頭,等於自己揹負了干預司法的黑鍋,卻為特魯多連任總理充當了墊腳石。關鍵是,從特魯多事後讓樞密院秘書長兼內閣秘書韋尼克為其擔責的情勢看,特魯多也是靠不住的政客。所以,雷布爾德背叛了特魯多,被其開除出黨,卻成了加拿大和本黨的政治清流和悲情英雄,可以繼續充當獨立派議員,甚至會在10月份的議會選舉中獲得更多支持。

“干預門”醜聞,表面看是是非黑白涇渭分明的政治與司法纏鬥,特魯多成為聲名狼藉的那一個。但這何嘗不是一場政治惡鬥的遊戲?司法獨立成為雷布爾德的無敵大殺器,靠著偷錄的秘笈,讓莽撞戾氣的特魯多毫無招架之力。因此,從司法獨立的冠冕堂皇下,其實是一場政治內訌的搏殺。醜聞發酵於政治功利,危機萌發於權力衝動,司法獨立就成了政治的裝飾品和權斗的擺設。

特魯多“干預門”醜聞,是特魯多和自由黨的危機,也是被其開除的兩位前部長和保守黨的勝利。醜聞發酵繼續,不管特魯多能否度過危機,加拿大司法獨立的標籤已被撕下,政治纏鬥的一地雞毛,讓楓葉國既丟起面更失裡子。

這屆加拿大人民“有福”了,能夠“欣賞”到特魯多政府外鬥難堪、內鬥難看的鬧劇。政治干預和司法獨立,特魯多政府總是翻錯牌--玩政治,小特魯多還是太嫩了。(責任編輯:唐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