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樓市週報|二手房掛牌價連跌10個月後微漲0.24%

土地

土地供應

2019年4月1日—2019年4月7日,繼三月大量推出掛牌土地後,4月第一週武漢市土地市場無新增掛牌土地。

土地成交

2019年4月1日—2019年4月7日,上週武漢市土地無成交。而3月總共推出403億,共43宗土地,均在4月土拍,本月土地市場應是熱鬧非凡,拭目以待。

新房

新房住宅網籤

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上週武漢新房住宅全市網上籤約套數為3210套,環比上期下降11.23%。

上週武漢共6個樓盤入市,位於白沙洲的保利上城、位於陽邏的孔雀城航天府濱江苑、位於東湖高新的當代雲谷、位於蔡甸的中建錦繡雙城去化率均為100%,而位於江夏的聯投龍灣去化率72%,而定位高端品牌豪宅的華僑城原岸,去化率僅50%。可見剛需依舊是市場主力,而性價比高的剛需盤依舊搶手。

武漢樓市週報|二手房掛牌價連跌10個月後微漲0.24%

二手房

二手房掛牌價走勢

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截至2019年4月7日,武漢市二手房掛牌均價為19748元/㎡,在連跌10個月後,環比微漲0.24%。

武漢樓市週報|二手房掛牌價連跌10個月後微漲0.24%

二手房各城區掛牌價漲降幅度

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各區在售二手房平均單價中,武昌區掛牌均價最高,為25073元/㎡,其次是江岸22800元/㎡。在漲降價方面,本週降價幅度最大的是黃陂,達1.23%。漲價幅度最大的是東湖高新,達0.48%。

武漢樓市週報|二手房掛牌價連跌10個月後微漲0.24%

二手房各城區掛牌房源分佈

截止2019年4月7日,武昌區的掛牌房源最多,以37569套延續其霸主地位,其次是東湖高新(26467套)和江岸區(22735套)。

武漢樓市週報|二手房掛牌價連跌10個月後微漲0.24%

二手房商圈漲降房源情況

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上週降價房源量遠大於漲價房源量,商圈降價房源量TOP3裡,光谷以371套降價房源量位居第一,盤龍城以353套降價房源並列位居第二,後湖以331套降價房源量位居第三。

武漢樓市週報|二手房掛牌價連跌10個月後微漲0.24%

二手房熱門降價小區

監測表明,在最近一週裡,盤龍城的恆大名都小區和中南丁字橋的中建廣場在降價房源量小區排名並列第一,各有27套降價房源,恆大名都均價13735元/平,中建廣場均價21046元/平。

武漢樓市週報|二手房掛牌價連跌10個月後微漲0.24%

本週重點政策及行業動態

(1)發改委:100萬-300萬人口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近日印發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簡稱“《重點任務》“),指出從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佈局形態等共6個大方面共22個小點促進新型城鎮化進程。

在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方面,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2)武漢構建大健康萬億產業集群

4月1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武漢市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5年)(送審稿)》。《規劃》將按照“一城一園三中心”佈局,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定位清晰、配套完備、綠色生態的高端產業園,構建全方位、全週期的大健康產業鏈條,打造該市第五個國家級產業基地,謀劃世界級萬億大健康產業集群。

武漢市計劃到2025年,大健康產業總收入達8000億元,新培育100億級企業5家至8家;到2030年,大健康產業總收入達13200億元,建成世界級萬億大健康產業集群,在基因工程藥物、幹細胞治療、基因檢測、數字醫學影像、光電醫療設備、醫療機器人及智慧醫療等特色領域佔據國內優勢地位;到2035年,該產業總收入達到18000億元,產業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全球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鏈和創新鏈上的重要節點。

(3)鄂不動產登記今年大提速 力爭年底實現5個工作日內辦結

4月1日,省自然資源暨黨風廉政建設會議傳出消息:我省力爭今年底實現全省不動產登記一般登記、抵押登記5個工作日內辦結,比國家提出的工作目標提前一年實現。

2015年,我省第一本不動產權證在荊州誕生。到目前,全省共頒發800多萬本不動產權證書和證明。近三分之一的城市已實現不動產登記一般登記、抵押登記5個工作日內辦結。

(4)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國務院官網4月7日披露,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高度重視中小企業面臨的生產成本上升、融資難融資貴、創新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從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等7個方面,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指導意見》提出,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堅決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招標投標、軍民融合發展等方面打造公平競爭環境,提供充足市場空間。不斷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事項,推進“非禁即入”普遍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