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淺鄉愁深深戀Hold不住

夜深人靜,輾轉難眠,望著窗外璀璨的燈火,回想起家鄉天空的繁星,竟不知不覺得一跤跌進回憶裡,不想出來,也不願意出來。那時候的家鄉,那時的我們,現在想起來嘴角都是會心的微笑。

淺淺鄉愁深深戀Hold不住


▲我的家鄉,就在照片上的最左側(攝影:黃斌)

馬王衝,估計是一個不會超過一千人知道的地名,三面環山,山角下一條小溪蜿蜒順勢而下,中間稍平一點的地段便是先祖們用勤勞的雙手拓荒而成、耐以生存的梯田,這可能就是“衝”的由來。小時候,經常有小夥伴們說這是叫“螞蝗衝”,因為人們在水田裡幹活時,總是被肥大的螞蝗咬得鮮直流、滿腿是疤,那時倒也信以為真。後來才聽長輩們說:在清初時期,有馬姓、王姓兩戶人家,為了躲避戰亂,遂逃到此地,選擇該山衝的靠衝頂的地方建居,最後落戶安居於此,便形成了“馬王衝”這個地名。後來隨著發展,兩戶人家逐漸形成了兩大屋場----王家屋場、簸箕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勤勞的先賢們很快與當地百姓融合,還依靠著竹、木等自然資源,形成了兩個產業。一是做裱心紙,工坊主要設在簸箕窩,那些用於竹片泡製的湖塘,我們小時候還曾見過許多;二是做紙扇,聽說工坊就設在王家屋場,而王家屋場後來的主人,就是我家。應該是從我高曾祖開始,買下了王家的屋場和所有產業,所以我家一直都還保留有原來做紙扇的部份工具。現在在家鄉的老一輩人,便還知道“王家屋場”這個地名,只是年輕人就真不知道了。

淺淺鄉愁深深戀Hold不住


▲家鄉的黃昏(攝影:黃斌)

馬王衝曾經是馬、王兩家的避護所,山是他們的依靠,田是他們的根基,在這裡山是富饒的、田是肥沃的。也正是因為這兩大優質資源,後來逐漸吸引著很多人選擇在此紮根、定居,如:肖家、袁家、吳家、鄒家、辛家、邱家等,在中國解放後基本固定。得益於這麼多人遷居於此,這個小山衝突然熱鬧了很多,一年四季,總有忙碌的人們在勞作,歡聲笑語響徹田間地頭、辛勤的汗水換來大自然的回饋。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體現的淋漓盡致。

淺淺鄉愁深深戀Hold不住


▲株木小學就在馬王沖沖口

在我的記憶中,馬王衝家家戶戶都養著牛,大戶家庭養水牛、平常人家養黃牛。正月剛過,勤勞的農民們便會趕著牛、扛著犁開始犁乾田,壯漢們富有節奏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蕩氣迴腸,貫穿於小山衝;牛喘著粗氣,打著沉重的噴鼻,低著頭往前使勁的拉著犁鏵,泥土快速的向旁邊翻滾開來。而我,則會拿著洗淨的玻璃吊瓶罐裝上自家茶葉泡的茶、提著竹篼來到田間,美其名為給父親送茶水,實則在父親犁田時,跟在後面,拾撿因泥土翻滾開來後而裸露出來的泥鰍,有時也能碰上黃鱔,運氣好時,半天下來能撿到一斤多、兩斤。可就是回到家時,才發現全身上下沾的滿是泥土,一隻鞋可能都有兩斤重。每每這時,母親總會佯裝生氣地說:“就你不安分,搞得滿身是泥,拿什麼衣服換呢?”然後就找一些哥哥、姐姐的衣服幫我換上。衣服換好,我又拿出家中的剪刀,開始清理戰利品,弄乾淨後,讓母親用油一煎,用灶堂裡的炭火加上米糠一薰,十里飄香的泥鰍就製作完成,再用幹辣椒一炒,呵呵,這一頓至少能吃下去三碗飯。酥脆的泥鰍、噴香的辣椒,現在想起,亦然滿口生津。

淺淺鄉愁深深戀Hold不住


▲馬王衝的稻田就夾雜在青山之間

男孩子可能天性對魚類、動物有強烈的征服欲。初夏時期的稻田,已基本蓄好了水,為插秧作準備。那時早晚溫差較大,晚上也是泥鰍、黃鱔的活躍期,都會鑽出泥土進行覓食,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捕捉機會。從山上砍來松樹劈開,把中間帶油脂的部分剝離,這就是松明子,曬乾後非常的易燃且耐燒,這是我們重要的照明材料。吃罷晚飯,用簍子裝上一簍松明子、帶上一個自制的火鉻、一把針簪,就開始了“照漁”的活動。不過一般得兩人同行,我基本是與我大姐搭檔,她負責背松明子、照亮、簪泥鰍;我負責背另一個簍、取魚。待我們到達田間,已經有好多人已開始了“照魚”,整個山衝數十隻火把,熱鬧非凡。而我們總是會討論著哪個火把是誰誰誰的,大姐時不時還會喊上一嗓子,產即回聲響起,久久迴盪於小山衝。“簪魚”是門技術活,必須捲起褲角、光著腳丫在水田裡走,步伐要輕,才不會驚嚇到魚,當看到魚後,拿起針簪往下簪,講究的是快、準、狠。反正由於年紀小,這活我是幹不來的,總是跑魚。只有跟大姐搭檔,才能有所收穫。“照漁”活動一般要持續到夜裡11點以後,待泥鰍因為降溫後都鑽回泥土裡才會作罷,一晚個上下來,有的技術好的人能夠簪到十來斤。不過,有時候也會出現小插曲,記得有一次,我們在照漁快結束時,就遇到了一條很大的蛇,頭豎起水面有一尺來高,吐著信子,在水裡快速的扭動,呼呼的直衝我們的火把追來,嚇得我哭著四處亂竄,一頭栽進了爛泥裡,身上揹著的魚,也全部倒回了田裡,幸虧大姐眼疾手快,拿著針簪一下就簪到了那條蛇,蛇就全部纏繞在簪子上,大姐立即把它塞到了火鉻上燒死了,才得以轉危為安,不過辛苦了一晚上的勞動成果也付之東流了。自此,我便落下了怕蛇的心裡陰影。

淺淺鄉愁深深戀Hold不住


▲馬王衝的稻田就夾雜在青山之間

農村的生活是靜謐的、是忙碌的、是清苦的,也是快樂的。仙源、新市的集市就是山裡的大世界;馬路邊的小商店便是大超市;家裡養的雞、鴨、兔是招待客人最好的菜餚;田間地頭山中勞作的收穫是最好的報酬;山中的奇珍異果、山珍野味是最好的福利;親鄰的紅白喜事是最歡的聚會;晚飯後看電視是最美的享受;一年三節串門訪親是最棒的Patty……

淺淺鄉愁深深戀Hold不住


▲老房子掩映在竹林一角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一個人靜靜的坐在菜園角旁的一棵漆樹下,望著整個山衝、望著通往“大世界”的這一條路;望著往返於路上砍柴、摘果、守獵、挖筍的鄉親;望著田間地頭早出晚歸勞動的鄉親;望著上學放學的小朋友們;望著莊稼從播種到成熟收割;望著牛羊悠閒的吃草;望著天空的繁星點點……感受著小山衝春天的萬物復甦、夏天的瓜果飄香、秋天的碩果累累、冬季的銀裝素裹;感受著科技進步對小山衝勞作方式的變化、感受著社會發展對小山衝的人們生活的改變……

漸漸地,往返於路上的人少了、田間地頭勞作的人少了、住在小山衝的人少了、活躍在山衝的牛羊也少了;人們的房子越蓋越漂亮了、人們的衣著越來越時尚了、人們的飲食越來越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足了。

淺淺鄉愁深深戀Hold不住


▲久無人居,老房子抵擋不住歲月侵蝕

而我,也長大了。帶著對外界的嚮往、對夢想的追求、走出了馬王衝,來到了一個未知的世界,時至今日,在外多年。家人們也早已搬離了馬王衝.天空依舊很藍,藍得讓人心碎,我真想久久的把眼睛閉上!

馬王衝,這個名字不響亮,也不會千古流傳,更不能家喻戶曉,但卻是我心中的溫暖,走得再遠,都不會把它遺忘!

哀滄桑歲月,嘆年華之殤;思窈窕少年,訴離別悽咽;淚落書箋,夢不醒,思悠悠;憶故鄉腸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