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院長單霽翔退休:讓領導看最破的地方,不讓外賓的車進故宮

記者/ 閔雲霄 實習生/ 張金沫 姜乃鈴 編輯/ 孫楊

2019年4月8日,執掌故宮七年的院長單霽翔退休,故宮新院長為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單霽翔回應稱:“光榮退休,期待已久,但每天還會在故宮博物院走走,看看門。”

自主管故宮以來,單霽翔把後者推上風口,也把自己置於浪尖。“口紅質量門”、“文創商店嫡庶之爭”、直到今年元宵節,故宮燈光秀上達到頂峰。當晚,飽和度極高的現代燈光交相搖曳,俗氣的花朵聚焦了人氣也敗壞了好感。

1月6日啟動的“紫禁城裡過大年”是故宮首次推出的新年活動,首次復原消失了近200年的宮燈、天燈和萬壽燈,一下子展出充滿年味的885件珍貴文物,比起往年客流徘徊在兩萬人左右,今年從除夕到初八,除了初七不開放,故宮每天限流八萬人,天天“爆滿”。

相對於默默無聞的前任和同行,單霽翔頻繁地出現在電視節目裡,亮相在各種論壇和講座中,用幽默的語言揭開了故宮的神秘面紗而家喻戶曉。據統計,上任後,他進行過1100多次的媒體宣講。

故宮院長單霽翔退休:讓領導看最破的地方,不讓外賓的車進故宮

在單霽翔關於故宮的演講中,經常“妙語”頻出:“北京地區最早的爛尾樓”,這是說延禧宮裡的靈沼軒;“世界上唯一發放方便麵的博物館”,這是說“石渠寶笈特展”中為了讓所有排隊觀眾都能看到展覽半夜給大家送來方便麵充飢……諸如此類的段子拋灑不停,曾有聽眾打趣稱“這簡直是單口相聲的範兒”,以至於單霽翔常說“我是被網紅”。

與此同時,故宮通過自營、合作經營和品牌授權等方式,趁勢推出9170件文創產品,例如“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這樣漢子”摺扇等產品,營業收入超過15億元。一系列推陳出新的做法,使故宮屢屢刷屏,備受矚目,形成當今互聯網時代一道獨特的文化現象,在任期間,被稱為“網紅院長”。

近日,單霽翔回應:“快樂退休!”“我每天都在故宮等您!

北京最大“四合院”的看門人

單霽翔生於195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歷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房山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等。在國家文物局局長任上10年後,原本已屆退休之年的單霽翔2012年接過故宮帥印。

單霽翔自小在北京長大,住過很多四合院。巧合的是,他的最後一個崗位,居然是在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門。

當時的故宮剛經歷“失竊門”、“錯字門”、“會所門”等“十重門”輿論危機,亟待重塑形象。

故宮院長單霽翔退休:讓領導看最破的地方,不讓外賓的車進故宮

有人問單霽翔,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準備怎麼燒這三把火?單霽翔說:“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群,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也沒有。”

故宮博物院前後6任院長,“每一任都做出了巨大犧牲,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但是每一任院長都沒有好下場”,單霽翔這句話的背後,是很大的壓力。

他的前任鄭欣淼,在故宮10年,做了大量實事,清點了全部文物,清退了盤踞在故宮內的其他單位。然而2011年故宮失竊案後,鄭欣淼黯然離任,甚至一度哽咽。

當時,金嵌鑽石手袋、金斬花嵌鑽石化妝盒等7件藏品丟失。故宮使用的是一套1998年建成時獲得了公安機關的表揚,失竊案後卻受到各界的狠批的安保系統。

從接任那天起,緊張的情緒就一直操控著他,“或是因為安全問題,或是因為文物損毀,一件事沒有做好,文物損壞了,你對不起民族、對不起國家,就要下臺”。單霽翔曾說,故宮太複雜,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平常說做一件事要’萬無一失’,我們是’一失萬無’。”

單霽翔希望自己能打破故宮院長沒有好下場的魔咒,“只有不出事,才能做好事”。為此,他敏感到事無鉅細的程度。

上任不久,他便張羅著更新設備。如今,故宮的監控室裡,共有65面大屏幕,接收著3300個攝像頭傳回的影像。單霽翔在採訪中語速慢悠悠地對小偷放話“不要惦記故宮”。

為了監測輿情,他讓秘書每天傳送兩次速報,內容涉及過去的12小時內各界對故宮的評價。“國內的國外的都有,好的壞的都有,影視的文字的都有。”只要上了熱搜的故宮話題,無論是遊客抱著孩子隨地小便,還是上元燈節一票難求,他都會站出來親自回應。

人們經常在故宮經常能見到單霽翔穿著布鞋、黑褂衫,一個人低著頭慢慢走,看見垃圾、菸頭就立馬俯身撿起。有媒體報道,2013年,他從開放區域內撿起了1000多個菸頭。時至今日,從高處往下看,紫禁城屋頂沒有一根草。

故宮院長單霽翔退休:讓領導看最破的地方,不讓外賓的車進故宮

他上任後5個多月的時間裡,就走遍了宮裡的1200座建築、9371間房,有媒體稱他磨破了20雙布鞋。

對此,單霽翔闢謠說:“真實情況就是有一個媒體問我老穿布鞋,這布鞋好買嗎,我說秘書剛給我買了20雙鞋。”單霽翔解釋,當時是買了20雙鞋,而非穿壞,“當然現在,5年多已經不止穿了20雙鞋了。”

帶領導看最破的地方,張嘴就要4個億

“第一次到庫房嚇我一跳,我問誰躺在那裡?他們說是兵馬俑,我說這麼珍貴的文物怎麼這個待遇?後來,我們把就它進行了精心的呵護、修復,然後陳列。這就告訴我們,當這些文物得不到保護的時候,它們是沒有尊嚴的,它們是蓬頭垢面的,得到保護、得到展示,它們就會光彩照人。”

單霽翔剛到故宮,看到觀眾經常歪坐在樹下,既不好看也不舒服,“我們就研發了新型座椅,就是價格稍微貴一點,3500元一把,今天有11000名觀眾在故宮博物院各處能夠有尊嚴地坐下來休息了

”。

單霽翔慢慢總結出故宮的許多問題:“你的館舍宏大,可是70%不開放;你說藏品豐富,可是99%都看不到;你說觀眾數量龐大,可是絕大多數都目不斜視從前門走到後門。這樣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博物館。”

故宮院長單霽翔退休:讓領導看最破的地方,不讓外賓的車進故宮

在2012年之前,故宮70%區域是非開放區域,年遊客數量為700萬人次。到了2017年,故宮的開放區域能達到80%,年遊客數量為1675萬人次。2019年的1、2月份,“故宮遊客量同比去年增長了51.8%,3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比達到了50%;在開放區域上,過去我們只開放30%,到今天已經開放超過了80%。” 單霽翔透露。

除此之外,故宮買票從旺季花一兩個小時排大隊,到現在全網預約購票;拆除全部彩鋼房等臨時建築,消除火災隱患;採用冷光源照明燈“點亮”紫禁城;實現了觀眾流量的削峰填谷,淡季不淡,旺季有序;石渠寶笈、故宮北院區建設蓄勢待發……

對於“開放”,單霽翔經常用數字來說明:一共有1862690件(套)文物,其中93.2%是國家頂級的珍貴文物,2018年遊客量超過1754萬人次,故宮博物院官網訪問量是8.91億次,故宮文物醫院建立了23個科研實驗室,《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豆瓣評分是9.4分,兩年前一場“紫禁城的初雪”的照片微博閱讀量達到1425萬……這些數據他都能脫口而出。

一次,文化部年終要和財政部某司開會,故宮聽說後主動邀請兩方赴宮裡開會。會議結束前,單霽翔突然出現,“強行開始了一個聲稱十分鐘的簡要彙報,實際上進行了半小時到四十分鐘的精彩演講”,在演講中提出了紫禁城六百年的宏偉規劃。

事後人們恍然大悟,之所以積極安排會議,“估計就是為了取得部委財力支持”。

單霽翔的“機智套路”背後,更多的體現著在體制夾縫中辦事的不易。2014年故宮的“百年大修”規劃突然被叫停,而其中原因在於,有手藝的老工匠缺少幹部身份,退休後不能返聘,傳承人沒有北京戶口也進不來。

單霽翔去政協的雙週協商會上“哭訴”8分鐘,換來“故宮的事要特事特辦”的上級批示。

單霽翔希望能把故宮午門三個門洞都向遊客開放。平日裡,遊客只能從兩側進入,中間的門洞常常緊閉,只有外國元首等貴賓開車前來參觀時才會開放。

2013年,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他的車輛按故宮的要求停在了午門前,成為了近十幾年第一位步行進入故宮的外國元首。

同年10月,81歲的印度總理辛格參觀故宮,有關方面提出能不能破例,讓腿腳不好的辛格坐汽車遊覽。單霽翔不肯,折中之下,故宮從釣魚臺國賓館借了輛電瓶車,讓辛格總理一路乘坐參觀。從那之後,所有外賓都不再享有乘車的特權。

在一檔節目中,單霽翔教觀眾“利用”領導視察的片段廣受傳播:乾隆85歲那年,曾刻了一枚全世界最大的印章。這枚印章存放在地下庫房裡,但因為設施太過陳舊,印章沒能被妥善保管,印殼裂了。當時,正好有領導來視察,單霽翔就故意帶著領導去看這枚印章。領導問起印殼破裂的原因時,單霽翔說:“因為缺少經費,所以地下庫房年久失修。”

領導又問,要多少錢?單霽翔說:“4個億。4個億用來保管故宮的90萬件文物就不算多了。”於是,單霽翔便為故宮爭取到了一大筆經費。

單霽翔總結說:“越是主要領導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給他看最不好的地方。看那些荒草萋萋的地方,看那些黴味撲鼻的地方,這樣領導的責任心油然而生,就給我們解決很多問題。

自2012年擔任院長至今,單霽翔解決了不少問題:故宮改革購票制度、推行限流參觀;擴大開放區域、開放授權推廣文創,無論是針對文物的尊嚴式保護修葺,還是針對參觀者進行的人性化體驗增進,都取得了成效。

七年間,單霽翔最愛說兩個詞,一個是開放,一個是尊嚴。故宮的許多改變是肉眼可見——不再滿地垃圾、房上沒有了雜草、紫禁城打破500年慣例禁了煙、增加了女衛生間和讓遊客休息的長椅。

最難的是拆臨建,數十年裡,故宮博物院裡積累了137棟臨時建築,有食堂、有辦公室,有庫房和花房,也有員工浴室和車庫。彩鋼房不阻燃,有安全隱患,另外一些臨建雖然具有功能性,但破壞了古建築群的美觀,這些都在幾年的時間裡陸續被拆除了。單霽翔親自動手拉倒了午門下的彩鋼房的房頂,留下他自稱“有點作秀”的照片。

文創收入15億 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

單霽翔是故宮的第一位“明星院長”,以前鮮有人知道故宮的“掌門人”姓甚名誰。單霽翔因為出現在《魯豫有約》《朗讀者》《楊瀾訪談錄》《國家寶藏》等節目中,亮相在各種各樣的論壇、講座和年會上,用幽默的語言揭開了故宮的面紗而家喻戶曉。

他的“金句”和“段子”在網上廣為流傳。網友把他捧成網紅,他一本正經地說,沒覺著自己是個幽默的人,“和相聲演員比還差得遠”。

故宮院長單霽翔退休:讓領導看最破的地方,不讓外賓的車進故宮

故宮文創

他還大力推動了故宮的數字化工作,其麾下團隊先後推出《皇帝的一天》《紫禁城祥瑞》《每日故宮》等APP,都曾成為熱門話題。一些展廳和展品無法展出,為了彌補這樣的遺憾,故宮藉助360度虛擬全景技術,讓一些延續數百年的禁區也能讓遊客一睹為快。在單霽翔治理下,紫禁城越來越接地氣,越來越受年輕人青睞。

故宮推出的大批文化創意產品,並採取“微博+淘寶”的營銷方式,創造出傲人的經濟收益,早在2017年便已錄得年銷售額超15億的良好答卷。與此同時,故宮文化符號也早已廣為流播,乃至達與街肆。

2004年10月25日,身為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單霽翔曾在江西南昌出席會議,在一行官員公務活動轉場的過程中,江西財經大學的兩個學生記者懷著陌生和怯懦的心情向單霽翔提出採訪請求,單霽翔非但沒有拒絕他們,反而“欣然”邀請他們同車隨行。

單霽翔把他們看成了“文物宣傳隊伍的一員”、他很看重高校學生對於文物工作的參與,在採訪中提出,高校也可以舉行一些文物宣傳教育活動,“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多瞭解祖國的歷史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到達目的地之後,單霽翔留他們旁聽“全國文物宣教工作會議”,不僅多次向在場官員介紹這兩個學生記者,還執意留他們吃午飯,就安排坐在自己身邊。他的這一系列言行,馬上產生“路轉粉”的效應。”

2015年,單霽翔曾在央視財經頻道《一人一世界》欄目演講,那時他提到了“三個小目標”:“我們希望能夠故宮的今天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給下一個600年;第二個目標,就是希望通過平安故宮工程,排除我們現在所有的安全隱患,那麼到2020年時,把一個健康的故宮博物院,能夠完善它的功能;第三個就是我們希望從故宮走進故宮博物院,每一個到故宮的觀眾,都能夠感覺到,它強大的博物館的氣息,能夠把博物館的文化帶回家。那麼這就是我們的理想,我是單霽翔,一人一世界,這就是我的世界,謝謝。”

故宮院長單霽翔退休:讓領導看最破的地方,不讓外賓的車進故宮

單霽翔在任這些年,故宮批量誕生“網紅”。上任後,他進行過1100多次多媒體宣講,故宮7年間接待過50多次外國元首參觀,他經常陪同在側。從鐘錶修復師王津,到故宮文創、口紅,再到文化活動“上元之夜”等等,故宮屢屢在互聯網上掀起波瀾。

2017年,故宮網站訪問量達到8.91億,186萬多件藏品影像信息全部上網。一場“上元之夜”夜場文化活動,3500張門票引來3000多萬人瘋搶。

2018年的亞布力論壇上,單霽翔首次曬出了自家的賬本:2017年,故宮文創的銷售收入已經達到15億元,有媒體對比後表示:這已經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

其實,故宮文創收入近年來直線飆升,2013年銷售額為6億元,到2016年為近10億元。600歲的故宮在成為“網紅”大IP的道路上一次次“逆生長”。

不僅如此,故宮旗下網店先後推出故宮彩妝產品,其中的幾款口紅一上線就宣告售罄。

人們對故宮的興趣不斷增加,但80%的遊客仍然只走中軸線,不看展覽。有批評者認為,單霽翔帶領的故宮,一味媚俗,遠離了傳統,對文物少了敬畏。“孤高也不對,要親近但是得引導,而不是一味迎合甚至煽動”。

而今故宮“掌門”易人,上述傳播方式會否繼續?其實因為在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方面,王旭東與其前任不謀而合。

目前,在總計500多個敦煌石窟中,已有至少180多個洞窟實現數字化,佔整個規模的近三分之一。至少有30個洞窟的數字資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線,實現全球共享。 敦煌研究院此前推出過《一帶一路畫敦煌》系列塗色書、《給菩薩塗口紅》課程等文創產品,讓參與者在一描一畫中體會敦煌的文化藝術內涵。

值得一提的是,王旭東是第一位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全國的博物館館長,都應該向單局長學習,人家懂行。知道應該抓什麼、不抓什麼。”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專業委員會會長賈文忠說,“中國一半的博物館都在停滯不前。為什麼老百姓都不去博物館?就是本身沒做到家。十年都不變,誰去呀?得有新東西來支撐。”

作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給自己打70分。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

【鳳凰週刊】創作,獨家發佈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