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院长单霁翔退休:让领导看最破的地方,不让外宾的车进故宫

记者/ 闵云霄 实习生/ 张金沫 姜乃铃 编辑/ 孙杨

2019年4月8日,执掌故宫七年的院长单霁翔退休,故宫新院长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单霁翔回应称:“光荣退休,期待已久,但每天还会在故宫博物院走走,看看门。”

自主管故宫以来,单霁翔把后者推上风口,也把自己置于浪尖。“口红质量门”、“文创商店嫡庶之争”、直到今年元宵节,故宫灯光秀上达到顶峰。当晚,饱和度极高的现代灯光交相摇曳,俗气的花朵聚焦了人气也败坏了好感。

1月6日启动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是故宫首次推出的新年活动,首次复原消失了近200年的宫灯、天灯和万寿灯,一下子展出充满年味的885件珍贵文物,比起往年客流徘徊在两万人左右,今年从除夕到初八,除了初七不开放,故宫每天限流八万人,天天“爆满”。

相对于默默无闻的前任和同行,单霁翔频繁地出现在电视节目里,亮相在各种论坛和讲座中,用幽默的语言揭开了故宫的神秘面纱而家喻户晓。据统计,上任后,他进行过1100多次的媒体宣讲。

故宫院长单霁翔退休:让领导看最破的地方,不让外宾的车进故宫

在单霁翔关于故宫的演讲中,经常“妙语”频出:“北京地区最早的烂尾楼”,这是说延禧宫里的灵沼轩;“世界上唯一发放方便面的博物馆”,这是说“石渠宝笈特展”中为了让所有排队观众都能看到展览半夜给大家送来方便面充饥……诸如此类的段子抛洒不停,曾有听众打趣称“这简直是单口相声的范儿”,以至于单霁翔常说“我是被网红”。

与此同时,故宫通过自营、合作经营和品牌授权等方式,趁势推出9170件文创产品,例如“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等产品,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一系列推陈出新的做法,使故宫屡屡刷屏,备受瞩目,形成当今互联网时代一道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任期间,被称为“网红院长”。

近日,单霁翔回应:“快乐退休!”“我每天都在故宫等您!

北京最大“四合院”的看门人

单霁翔生于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历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等。在国家文物局局长任上10年后,原本已届退休之年的单霁翔2012年接过故宫帅印。

单霁翔自小在北京长大,住过很多四合院。巧合的是,他的最后一个岗位,居然是在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门。

当时的故宫刚经历“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等“十重门”舆论危机,亟待重塑形象。

故宫院长单霁翔退休:让领导看最破的地方,不让外宾的车进故宫

有人问单霁翔,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准备怎么烧这三把火?单霁翔说:“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最怕火,所以我一把火也没有。”

故宫博物院前后6任院长,“每一任都做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每一任院长都没有好下场”,单霁翔这句话的背后,是很大的压力。

他的前任郑欣淼,在故宫10年,做了大量实事,清点了全部文物,清退了盘踞在故宫内的其他单位。然而2011年故宫失窃案后,郑欣淼黯然离任,甚至一度哽咽。

当时,金嵌钻石手袋、金斩花嵌钻石化妆盒等7件藏品丢失。故宫使用的是一套1998年建成时获得了公安机关的表扬,失窃案后却受到各界的狠批的安保系统。

从接任那天起,紧张的情绪就一直操控着他,“或是因为安全问题,或是因为文物损毁,一件事没有做好,文物损坏了,你对不起民族、对不起国家,就要下台”。单霁翔曾说,故宫太复杂,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平常说做一件事要’万无一失’,我们是’一失万无’。”

单霁翔希望自己能打破故宫院长没有好下场的魔咒,“只有不出事,才能做好事”。为此,他敏感到事无巨细的程度。

上任不久,他便张罗着更新设备。如今,故宫的监控室里,共有65面大屏幕,接收着3300个摄像头传回的影像。单霁翔在采访中语速慢悠悠地对小偷放话“不要惦记故宫”。

为了监测舆情,他让秘书每天传送两次速报,内容涉及过去的12小时内各界对故宫的评价。“国内的国外的都有,好的坏的都有,影视的文字的都有。”只要上了热搜的故宫话题,无论是游客抱着孩子随地小便,还是上元灯节一票难求,他都会站出来亲自回应。

人们经常在故宫经常能见到单霁翔穿着布鞋、黑褂衫,一个人低着头慢慢走,看见垃圾、烟头就立马俯身捡起。有媒体报道,2013年,他从开放区域内捡起了1000多个烟头。时至今日,从高处往下看,紫禁城屋顶没有一根草。

故宫院长单霁翔退休:让领导看最破的地方,不让外宾的车进故宫

他上任后5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走遍了宫里的1200座建筑、9371间房,有媒体称他磨破了20双布鞋。

对此,单霁翔辟谣说:“真实情况就是有一个媒体问我老穿布鞋,这布鞋好买吗,我说秘书刚给我买了20双鞋。”单霁翔解释,当时是买了20双鞋,而非穿坏,“当然现在,5年多已经不止穿了20双鞋了。”

带领导看最破的地方,张嘴就要4个亿

“第一次到库房吓我一跳,我问谁躺在那里?他们说是兵马俑,我说这么珍贵的文物怎么这个待遇?后来,我们把就它进行了精心的呵护、修复,然后陈列。这就告诉我们,当这些文物得不到保护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尊严的,它们是蓬头垢面的,得到保护、得到展示,它们就会光彩照人。”

单霁翔刚到故宫,看到观众经常歪坐在树下,既不好看也不舒服,“我们就研发了新型座椅,就是价格稍微贵一点,3500元一把,今天有11000名观众在故宫博物院各处能够有尊严地坐下来休息了

”。

单霁翔慢慢总结出故宫的许多问题:“你的馆舍宏大,可是70%不开放;你说藏品丰富,可是99%都看不到;你说观众数量庞大,可是绝大多数都目不斜视从前门走到后门。这样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博物馆。”

故宫院长单霁翔退休:让领导看最破的地方,不让外宾的车进故宫

在2012年之前,故宫70%区域是非开放区域,年游客数量为700万人次。到了2017年,故宫的开放区域能达到80%,年游客数量为1675万人次。2019年的1、2月份,“故宫游客量同比去年增长了51.8%,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达到了50%;在开放区域上,过去我们只开放30%,到今天已经开放超过了80%。” 单霁翔透露。

除此之外,故宫买票从旺季花一两个小时排大队,到现在全网预约购票;拆除全部彩钢房等临时建筑,消除火灾隐患;采用冷光源照明灯“点亮”紫禁城;实现了观众流量的削峰填谷,淡季不淡,旺季有序;石渠宝笈、故宫北院区建设蓄势待发……

对于“开放”,单霁翔经常用数字来说明:一共有1862690件(套)文物,其中93.2%是国家顶级的珍贵文物,2018年游客量超过1754万人次,故宫博物院官网访问量是8.91亿次,故宫文物医院建立了23个科研实验室,《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豆瓣评分是9.4分,两年前一场“紫禁城的初雪”的照片微博阅读量达到1425万……这些数据他都能脱口而出。

一次,文化部年终要和财政部某司开会,故宫听说后主动邀请两方赴宫里开会。会议结束前,单霁翔突然出现,“强行开始了一个声称十分钟的简要汇报,实际上进行了半小时到四十分钟的精彩演讲”,在演讲中提出了紫禁城六百年的宏伟规划。

事后人们恍然大悟,之所以积极安排会议,“估计就是为了取得部委财力支持”。

单霁翔的“机智套路”背后,更多的体现着在体制夹缝中办事的不易。2014年故宫的“百年大修”规划突然被叫停,而其中原因在于,有手艺的老工匠缺少干部身份,退休后不能返聘,传承人没有北京户口也进不来。

单霁翔去政协的双周协商会上“哭诉”8分钟,换来“故宫的事要特事特办”的上级批示。

单霁翔希望能把故宫午门三个门洞都向游客开放。平日里,游客只能从两侧进入,中间的门洞常常紧闭,只有外国元首等贵宾开车前来参观时才会开放。

2013年,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他的车辆按故宫的要求停在了午门前,成为了近十几年第一位步行进入故宫的外国元首。

同年10月,81岁的印度总理辛格参观故宫,有关方面提出能不能破例,让腿脚不好的辛格坐汽车游览。单霁翔不肯,折中之下,故宫从钓鱼台国宾馆借了辆电瓶车,让辛格总理一路乘坐参观。从那之后,所有外宾都不再享有乘车的特权。

在一档节目中,单霁翔教观众“利用”领导视察的片段广受传播:乾隆85岁那年,曾刻了一枚全世界最大的印章。这枚印章存放在地下库房里,但因为设施太过陈旧,印章没能被妥善保管,印壳裂了。当时,正好有领导来视察,单霁翔就故意带着领导去看这枚印章。领导问起印壳破裂的原因时,单霁翔说:“因为缺少经费,所以地下库房年久失修。”

领导又问,要多少钱?单霁翔说:“4个亿。4个亿用来保管故宫的90万件文物就不算多了。”于是,单霁翔便为故宫争取到了一大笔经费。

单霁翔总结说:“越是主要领导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给他看最不好的地方。看那些荒草萋萋的地方,看那些霉味扑鼻的地方,这样领导的责任心油然而生,就给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自2012年担任院长至今,单霁翔解决了不少问题:故宫改革购票制度、推行限流参观;扩大开放区域、开放授权推广文创,无论是针对文物的尊严式保护修葺,还是针对参观者进行的人性化体验增进,都取得了成效。

七年间,单霁翔最爱说两个词,一个是开放,一个是尊严。故宫的许多改变是肉眼可见——不再满地垃圾、房上没有了杂草、紫禁城打破500年惯例禁了烟、增加了女卫生间和让游客休息的长椅。

最难的是拆临建,数十年里,故宫博物院里积累了137栋临时建筑,有食堂、有办公室,有库房和花房,也有员工浴室和车库。彩钢房不阻燃,有安全隐患,另外一些临建虽然具有功能性,但破坏了古建筑群的美观,这些都在几年的时间里陆续被拆除了。单霁翔亲自动手拉倒了午门下的彩钢房的房顶,留下他自称“有点作秀”的照片。

文创收入15亿 超过1500家A股上市公司

单霁翔是故宫的第一位“明星院长”,以前鲜有人知道故宫的“掌门人”姓甚名谁。单霁翔因为出现在《鲁豫有约》《朗读者》《杨澜访谈录》《国家宝藏》等节目中,亮相在各种各样的论坛、讲座和年会上,用幽默的语言揭开了故宫的面纱而家喻户晓。

他的“金句”和“段子”在网上广为流传。网友把他捧成网红,他一本正经地说,没觉着自己是个幽默的人,“和相声演员比还差得远”。

故宫院长单霁翔退休:让领导看最破的地方,不让外宾的车进故宫

故宫文创

他还大力推动了故宫的数字化工作,其麾下团队先后推出《皇帝的一天》《紫禁城祥瑞》《每日故宫》等APP,都曾成为热门话题。一些展厅和展品无法展出,为了弥补这样的遗憾,故宫借助360度虚拟全景技术,让一些延续数百年的禁区也能让游客一睹为快。在单霁翔治理下,紫禁城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受年轻人青睐。

故宫推出的大批文化创意产品,并采取“微博+淘宝”的营销方式,创造出傲人的经济收益,早在2017年便已录得年销售额超15亿的良好答卷。与此同时,故宫文化符号也早已广为流播,乃至达与街肆。

2004年10月25日,身为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曾在江西南昌出席会议,在一行官员公务活动转场的过程中,江西财经大学的两个学生记者怀着陌生和怯懦的心情向单霁翔提出采访请求,单霁翔非但没有拒绝他们,反而“欣然”邀请他们同车随行。

单霁翔把他们看成了“文物宣传队伍的一员”、他很看重高校学生对于文物工作的参与,在采访中提出,高校也可以举行一些文物宣传教育活动,“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到达目的地之后,单霁翔留他们旁听“全国文物宣教工作会议”,不仅多次向在场官员介绍这两个学生记者,还执意留他们吃午饭,就安排坐在自己身边。他的这一系列言行,马上产生“路转粉”的效应。”

2015年,单霁翔曾在央视财经频道《一人一世界》栏目演讲,那时他提到了“三个小目标”:“我们希望能够故宫的今天实现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给下一个600年;第二个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平安故宫工程,排除我们现在所有的安全隐患,那么到2020年时,把一个健康的故宫博物院,能够完善它的功能;第三个就是我们希望从故宫走进故宫博物院,每一个到故宫的观众,都能够感觉到,它强大的博物馆的气息,能够把博物馆的文化带回家。那么这就是我们的理想,我是单霁翔,一人一世界,这就是我的世界,谢谢。”

故宫院长单霁翔退休:让领导看最破的地方,不让外宾的车进故宫

单霁翔在任这些年,故宫批量诞生“网红”。上任后,他进行过1100多次多媒体宣讲,故宫7年间接待过50多次外国元首参观,他经常陪同在侧。从钟表修复师王津,到故宫文创、口红,再到文化活动“上元之夜”等等,故宫屡屡在互联网上掀起波澜。

2017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8.91亿,186万多件藏品影像信息全部上网。一场“上元之夜”夜场文化活动,3500张门票引来3000多万人疯抢。

2018年的亚布力论坛上,单霁翔首次晒出了自家的账本: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15亿元,有媒体对比后表示:这已经超过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

其实,故宫文创收入近年来直线飙升,2013年销售额为6亿元,到2016年为近10亿元。600岁的故宫在成为“网红”大IP的道路上一次次“逆生长”。

不仅如此,故宫旗下网店先后推出故宫彩妆产品,其中的几款口红一上线就宣告售罄。

人们对故宫的兴趣不断增加,但80%的游客仍然只走中轴线,不看展览。有批评者认为,单霁翔带领的故宫,一味媚俗,远离了传统,对文物少了敬畏。“孤高也不对,要亲近但是得引导,而不是一味迎合甚至煽动”。

而今故宫“掌门”易人,上述传播方式会否继续?其实因为在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方面,王旭东与其前任不谋而合。

目前,在总计500多个敦煌石窟中,已有至少180多个洞窟实现数字化,占整个规模的近三分之一。至少有30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现全球共享。 敦煌研究院此前推出过《一带一路画敦煌》系列涂色书、《给菩萨涂口红》课程等文创产品,让参与者在一描一画中体会敦煌的文化艺术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王旭东是第一位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全国的博物馆馆长,都应该向单局长学习,人家懂行。知道应该抓什么、不抓什么。”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长贾文忠说,“中国一半的博物馆都在停滞不前。为什么老百姓都不去博物馆?就是本身没做到家。十年都不变,谁去呀?得有新东西来支撑。”

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给自己打70分。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

【凤凰周刊】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