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打回去呀!”看看61歲犯罪心理學教授為什麼這麼說

孩子要有不傷人的教養,也要有不被傷害的氣場。

一位寶媽曾留言:“如果我的孩子被打了,我該怎麼做?”

很多人可能會說:“忍忍就過去了,千萬別還手!”

“孩子被打了?打回去呀!”看看61歲犯罪心理學教授為什麼這麼說

當媽後,每次看到校園欺凌、孩子被打的新聞,都會一陣心痛。可是一味忍讓,會換來施暴者的心疼、理解和退讓嗎?會解決問題嗎?

答案是:不會的!一味無底線的忍讓,只會從容施暴者變本加厲,覺得你更好欺負。

“孩子被打了?打回去呀!”看看61歲犯罪心理學教授為什麼這麼說

61歲的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告訴家長:“孩子要有不傷人的教養,但也要有不被傷害的氣場。”

一位家長問李教授:“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跑過來跟你說:“我同學欺負我,他們打我!”,你會不會跟他說“打回去孩子,我支持你”呢?”

李教授堅定地回答:“打回去,我支持!”“我們現在所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遇到問題先讓孩子自我反省;這反而縱容了一些不良行為,最終導致校園暴力事件不斷髮生。”

“孩子被打了?打回去呀!”看看61歲犯罪心理學教授為什麼這麼說

“打回去,我支持你!”不是在縱容暴力,而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李教授例舉了一個自己小孫女的例子:

小孫女剛上幼兒園一個月,就被一個小男孩抱起來扔到地上,磕到了凳子上,額頭腫了起來。李教授就告訴小孫女:“如果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就揪住他的耳朵使勁兒往兩邊拽,把他拽疼了,他就鬆開你了。”

“孩子被打了?打回去呀!”看看61歲犯罪心理學教授為什麼這麼說

李教授給父母兩個建議:

第一,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要讓孩子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負比你弱的。

第二,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別人欺負,可以讓孩子從小進行體育鍛煉,有運動就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別人欺負。

“孩子被打了?打回去呀!”看看61歲犯罪心理學教授為什麼這麼說

同時,也提醒各位家長,教孩子“打回去”是一種解決之道,但是也要分情況而定,更不能報復性傷害別人。

我是80後寶媽,讓我們一起精緻育兒吧!喜歡的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