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戰鬥機的雷達究竟有多厲害?一張圖告訴你真實答案!

很多朋友都在問,戰鬥機能否實現同代碾壓的情況?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要知道,即便是同代戰鬥機,也要分不同的類型。按照作戰用途劃分,戰鬥機可分為制空型戰鬥機,如殲20、F22、蘇27;戰鬥轟炸機,如蘇30、F15ES、F35;艦載機,如殲15、F/A18、陣風、米格29;電子戰機,如E/A18G電子咆哮者、殲16D。若按照體積劃分,戰鬥機可分為輕型戰鬥機,如FC1梟龍、JAS39鷹獅、LCA光輝;中型戰鬥機、如F16、殲10;重型戰鬥機,如殲20、F15、蘇27、蘇57、F22。

殲20戰鬥機的雷達究竟有多厲害?一張圖告訴你真實答案!

嚴格來講,戰鬥機同代碾壓這個問題有點模糊。根據不同的作戰定位,戰鬥機性能側重點也大相徑庭。

比如,同代內純粹的制空戰鬥機跟殲轟機打空戰,排除掉其他支援軍機(預警機、電子戰機等),肯定是制空戰鬥機完勝。但問題是殲轟機的定位就不是拿來打空戰的,而是空戰與對地轟炸兼備。若以對地毀傷價值來算,殲轟機創造的戰果肯定比制空型戰鬥機多得多。所以,不根據作戰效能的對比,就是純粹的耍流氓。

殲20戰鬥機的雷達究竟有多厲害?一張圖告訴你真實答案!

為了公平起見,我們用不同體積的純制空戰鬥機來進行對比。可以肯定的是,重型制空戰鬥機在空戰時能完爆輕型制空戰鬥機,因為重型制空戰鬥機足夠大,所以他具備以下幾點優勢——

第一、重型制空戰鬥機能裝載更大的雷達,能看得更遠。

殲11和梟龍,一款重型戰鬥機、一款輕型戰鬥機,典型的戰鬥機兩個極端。梟龍因為體積小,裝載的是意大利FIAR Grifo S-7機載雷達,探測距離僅為200公路。殲11由於體積更大,裝載的是國產1471多功能大型機載火控雷達,最大探測距離高達350公里。雙方之間150公里的差距,殲11分分鐘碾壓梟龍戰鬥機。

網上有一張圖能充分說明問題的關鍵——

殲20戰鬥機的雷達究竟有多厲害?一張圖告訴你真實答案!

戰鬥機體積越大,裝載的機載雷達探測距離就越遠,則照射功率自然就越大。

在米格25、蘇35、T50、殲20、F22、F35、LCA這7款戰鬥機中,體積最大的戰鬥機是殲20,雷達開機後1.8公里開外就能烤熟一隻豬。LCA體積最小,雷達開機後50米外也只能烤熟一個餡餅。也就是說,殲20是所有戰鬥機裡探測距離最遠的戰鬥機,在超視距作戰的情況下,除了F22幾乎沒有任何對手!

第二、重型戰鬥機能裝配更多的燃油,作戰時間更長。

在不使用外掛式燃油的情況下,殲11作戰半徑約為1500公里,梟龍作戰半徑約為700公里。若雙方奔赴作戰空域距離相等的情況下。殲11的滯空作戰時間比梟龍的滯空作戰時間更長。滯空作戰時長指的是戰鬥機在奔赴作戰空域後,機內燃油可供戰機進行空戰的時間。

殲20戰鬥機的雷達究竟有多厲害?一張圖告訴你真實答案!

簡單來講,作戰半徑越大的戰鬥機,滯空作戰時長越長、單機創造的戰鬥價值更大,對制空權的掌握更有利。

第三、能攜帶更多的空空導彈。

仍以梟龍與殲11為例,梟龍最大載彈量3.8噸,殲11最大載彈量8噸,後者是前者的兩倍還多。換言之,殲11單機創造的戰鬥價值,是梟龍的兩倍,這算不算碾壓?

當然,輕型戰鬥機也並非一無是處。由於輕型戰鬥機體積小,機動性很強,與重型戰鬥機在狗鬥模式中勝出的機率很大。但問題是現代空戰都是超視距作戰,誰還傻不拉幾的跟你狗鬥?

殲20戰鬥機的雷達究竟有多厲害?一張圖告訴你真實答案!

除了上述三大原因外,同代戰鬥機能否實現碾壓,還與其配置的空空導彈性能有關。不過,現代空戰尤其是大國空戰,都是成體系之間的對抗,單純的對比戰鬥機的性能,還是有點打擂臺比勇武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