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圈早報:如何才能消滅“996”工作制?

人力圈·政策

1、央視網: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2019年是70週年的關鍵時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現提出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

按照尊重意願、自主選擇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高校和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畢業生、城市間轉移就業人員,加大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推進力度,推動未落戶城鎮的常住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務。

2、政府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這是自2017年以來連續第三年將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確定在“1100萬以上”。

從登記失業率看,雖然近幾年我們一直保持在4.0%左右的水平,但隨著就業政策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和常住地登記失業制度進一步落實,登記失業人員可能會增多,導致登記失業率有所上升,要留出一定的調控餘地,為此,2019年登記失業率目標確定在4.5%以內。

3、

稅務總局:稅務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6部門8日聯合發佈《關於堅決查處第三方涉稅服務借減稅降費巧立名目亂收費行為的通知》,要求切實加強對電子發票第三方平臺等涉稅服務收費的監督管理,堅決防止借減稅降費巧立名目亂收費、抵消減稅降費效果,保障納稅人和繳費人應享盡享減稅降費紅利。

通知部署,從即日起至5月31日,開展第三方借減稅降費巧立名目亂收費行為專項整治。通知要求,暢通服務收費投訴舉報渠道,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對納稅人和各方面反映的電子發票第三方平臺等涉稅服務亂收費問題,要迅速調查核實和處理反饋。

4、人民網:2016年10月,上級辦公廳就印發了《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今年2月19日,《發展改革委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出臺,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統籌推進本地人口和外來人口市民化。

記者梳理發現,除了城區人口規模較小的中山外,珠海、惠州、江門、肇慶等珠三角Ⅱ型大城市的落戶政策已逐步放寬。此次提出的“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意味著,Ⅱ型大城市在落戶上將不得再有“社保年限要求”,換言之,上述城市的落戶政策將全面放開,實現“想入即入”。

5、央廣網: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報》4月份第一期發佈了《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公安廳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實行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政策(試行)的通知》。廣東省高校畢業生擇業期政策從今年4月8日開始正式實施。同時,取消暫緩就業政策。

廣東省教育廳有關人員介紹,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政策適用對象包括在廣東省內就讀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在廣東省外就讀回粵就業的廣東省生源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以及出國(境)留學回粵就業的廣東省戶籍高校畢業生。

人力圈·大事

1、中新網:中小企業是數量最大、最具創新活力的企業群體。數據顯示,90%以上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70%以上的科技創新、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稅收。

但是上述貢獻對比中小企業的融資來說,可謂是冰火兩重天:中小企業貸款金額僅佔銀行貸款總額的24.67%,超過40%的中小企業存在融資難問題,成本卻是大型企業的1.5—2倍,審批時間動輒一兩個月,無法滿足中小企業靈活經營的需要。

2、中新網:根據有關調研發現,老年人健康程度的複雜性決定了養老產業的複雜程度。所謂老年人包括健康老年人、非健康老年人;健康的老年人包括可工作老年人、不可工作的老年人;非健康老年人包括認知障礙老年人、特定疾病老年人;認知障礙老年人又包括初級認知障礙老年人、中級認知障礙老年人和重度認知障礙老年人;特定疾病老年人又包括完全自理的老年人、部分自理的老年人和無法自理的老年人等。

養老的方式包括:居家養老、養老院養老和養老公寓養老等。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又分為:與子女同住老年人、與子女經常往來老年人、與子女不經常往來老年人和無子女的老年人幾種類型。

3、人民網:廣東省“法院+工會”的勞動爭議糾紛多元化解做法交出亮眼成績單:廣州、深圳等9個試點地市近兩年成功調解勞動糾紛案件46265宗。4月2日,在東莞召開的廣東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現場推進會提出,在全省全面推進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

廣東省自兩年多前開始探索勞動爭議糾紛化解“法院+工會”模式,推進勞動爭議訴調對接。省高院和省總工會聯合制定文件,試點地區中院聯合當地市總工會制定工作方案,推進法院和工會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聯合設立工作室,由工會指派特約律師或法律工作者到工作室開展訴前、訴中勞動爭議案件調解,並參與訴後釋法答疑等工作。

4、大眾網:據統計局青島調查隊對全市118家制造業企業採購經理調查樣本企業監測顯示,3月,青島製造業企業生產經營向好,九成企業對未來3個月內生產經營活動整體水平預期良好;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是制約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因素。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3月,青島製造業市場需求回升,生產趨於活躍。主要產品的生產量方面,近九成企業比上月“增加”或“基本持平”,共佔86.4%,環比上升35.6個百分點。國內外需求有所改善,進出口回穩向好。產品訂貨量方面,比上月“增加”或“基本持平”的企業共佔86.5%,環比上升29.8個百分點。

5、就業網: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近日舉辦“北京市12333人力社保熱線進高校送服務”活動。活動以“智慧人社、智慧服務、助力就業”為主題,針對大學生關心的就業政策、人事檔案、勞動合同和權益保障等問題提供一站式諮詢服務和現場答疑,並舉行專場招聘會,127家用人單位提供崗位2176個。共1380餘人參加活動,提供諮詢服務100餘人次,發放宣傳冊1800份。

活動現場安排了職業指導師為大學生提供個性化簡歷診斷和職業規劃等服務。活動當天,10餘家媒體現場採訪報道。

人力圈·就業

1、央視網: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已獨立運營於京東集團的京東物流,將取消旗下快遞員的底薪,增加快遞攬件任務,攬件將計入績效。近日,京東物流方面回應稱,原來的薪酬結構已經不適應新的模式,無法對績效優異的員工體現出足夠的激勵。因此,京東物流在部分地區試點將底薪轉變成更有激勵性的業務提成。

原來其業務主要來自京東商城派單,為了保障快遞員的基本收益,主要薪酬結構設計為“底薪+提成”的模式。但如今,京東物流獨立運營之後,不僅服務京東商城自身的訂單,還有大量外部訂單業務,所以才會如此。

2、中新網:4月9日,58同城招聘研究院發佈的《2019年一季度人才流動報告》顯示,北上廣深依舊是求職需求最旺盛的城市,上海企業平均支付月薪達9723元,排名第一,北京排第二;新一線城市人才供需兩旺。

報告顯示,一季度,企業招聘需求前十城市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北京、上海、重慶、杭州、武漢、鄭州、東莞,與去年同期相比,招聘需求前十城市未變,一線城市仍是招聘需求最大的市場。

3、中新網:最近,996工作制又“火”了。據報道,在程序員圈子裡頗有名氣的代碼託管平臺GitHub上,有人發起了一個名為“996.ICU”的項目,意為“工作996,生病ICU”。“996”即許多企業的程序員工作狀態,從上午9點幹到晚上9點,每週工作6天。這一項目得到了大量程序員的響應。

要想減少甚至是消滅996,正確方向應該是,要有更多、更好的企業。就業市場上充分的企業競爭,不只會提高工資水平,還會改善員工福利。帶薪休假、旅遊團建、企業文化、節日福利,這些都隨企業發展及競爭而湧現。隨著員工福利發展,待遇提高,互聯網行業甚至全社會的996現象,都會消亡。

4、青年網:職場社交平臺脈脈近日發佈互聯網人才流動大數據報告指出,2018年IT互聯網行業成為唯一的人才外流行業,這一趨勢在2019年依然延續。此外,2019年春季招聘季與2018年秋季招聘季相比,IT互聯網行業成為唯一一個就業競爭度加劇的行業。

一直以來,互聯網行業一直給外界以“金飯碗”的形象,而2019年這一“金飯碗”開始褪色。一方面企業在寒冬期進行人員調整、優化,裁撤部分崗位,對部分崗位進行人員迭代;另一方面,企業對於招聘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基礎崗位的需求量降低。

5、勞動保障新聞網:近年來,福建省上杭縣落實好各項創業就業扶持政策,積極引導創業促增收、保障就業促增收。據悉,2018年至今,上杭縣實現新增城鎮就業3046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022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116人。在城鄉新增就業和再就業的16184人中,本縣城鄉勞動者返鄉就業創業達13369人,佔82.61%。返鄉就業創業,已成為上杭縣外出務工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的首選。

為進一步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2018年起,上杭縣召開服務企業招工工作會議,著力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

人力圈·人才

1、人民網:近年來,昆明市祿勸縣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注重在機制建立、培養教育、激勵保障上加力施策,著力打造高素質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為振興農村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建立機制,發展壯大隊伍。制定《2019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跟蹤服務工作方案》,圍繞祿勸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求,以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業技能為核心,組織專家服務團隊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努力提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成效,不斷壯大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2、中新網:4月8日發改委印發關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提出,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健全城市投融資機制、引導中小城市夯實製造業基礎等要求。

目前,絕大部分城市的發展水平、治理能力、財力水平都能適用人口無限制流動的需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末,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兩者之間差距為16.21個百分點,這個人口數據差就是經常生活在城市、但沒有城市戶籍的流動人口形成的。

3、中新網: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日前發佈2018年北京市居民時間利用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就業人群每天工作時間為8小時34分鐘,比2008年增加近1小時。交通時間為1小時29分鐘,與2008年數據完全一樣。

時間利用調查是以自然人為調查對象,通過連續記錄被調查者一天24小時的活動獲取數據,為分析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性別平等和社會公平等提供支撐。2008年,統計局組織開展了第一次時間利用調查。2018年5月,統計局開展了第二次時間利用調查工作,北京調查總隊對全市1700戶居民家庭開展了入戶調查,調查對象為15週歲及以上常住成員,實際調查4238人。

4、中新網:“個人頻繁辭職和就業,信用將成問題。”近日,某地人社部門負責人的發言,引起了廣泛討論,其中不乏質疑之聲。對此,該部門回應,正常的跳槽肯定不會影響信用,針對的是惡意頻繁跳槽行為,相關細則尚在研究中。

頻繁跳槽也算失信行為?相關報道一出,引發了人們對就業自由權的邊界以及失信行為性質界定權限、徵信機制調整範圍的思考。就像結婚和離婚是婚姻自由的兩面,求職和辭職也是就業自由的兩面。實際上,就業自由並非絕對自由,而是相對自由,就業自由也不是毫無約束,而是有法律和契約規則的約束。

5、人民論壇網:今年以來,隨著新一輪“搶人大戰”打響,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同時各地的“人才新政”也在“加碼升級”。一些地方只關注了引進人才數量,卻忽視了“用”這一根本。各地應當切實樹立“大人才”理念,堅決不搞“花瓶式”人才,堅持“有用即是人才”,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努力讓各類人才有用武之地,展現最大價值。

要塑造“實力派”科技企業家。科技企業家一頭連著科技和創新,一頭連著產業和市場,他們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幫助科技企業家更好的成長和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人力圈早報:如何才能消滅“996”工作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