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社會影響力成企業戰略目標

越來越多的企業高管開始重新思考社會責任對於企業的意義,總體社會影響力(TSI)將成為企業制定戰略的全新視角。

長久以來,多數企業習慣於將股東總回報(TSR)最大化作為戰略目標。波士頓諮詢(BCG)指出,這一戰略背後的邏輯是,高績效企業可以為社會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務,並且推動全球經濟的增長。在這種觀點看來,我們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包括那些由企業活動本身所造成的問題,都應由政府或非政府組織來解決。

近年來,部分跨國公司深陷環保、腐敗、數據洩露等醜聞,給公司業務、品牌形象等帶來了巨大沖擊,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走出去的過程之中同樣面臨環保、勞工安置等多方面的挑戰,企業領導者開始重新思考企業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這一轉變要歸功於數項趨勢。首先,包括企業員工、消費者和政府在內的利益相關方不斷向企業施壓,要求企業在應對經濟包容、氣候變化等重大挑戰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沒有私營部門的參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將不可能實現,這一觀點已成為全球共識。其次,投資者越來越關注企業在社會和環境領域的作為,因為有證據表明,企業在這些領域的表現將影響其長期回報。第三,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相關的議題已成為財務資料,因此越來越多的行業標準正在制定當中,企業在這些領域的表現也將有更加翔實可靠的數據記錄,在提升透明度的同時,也將引來眾多投資者和其他方的審查。

隨著這些趨勢漸成氣候,企業需要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制定戰略,即總體社會影響力(TSI)。總體社會影響力指的是一家企業的產品、服務、運營、核心能力和各種活動創造的整體社會效益。對於企業來說,相關的社會問題不應該僅僅是一個邊緣課題,而應該融入到企業的戰略和價值創造當中。

加強總體社會影響力最有效、同時也是最具挑戰性的途徑,是利用企業的核心業務,創造可持續的規模性社會效益方案。BCG基於過往大量的相關項目經驗,提出了系統推進企業總體社會影響力的9大關鍵要素,幫助企業有效降低負面事件發生的概率,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從而提升長期股東總回報,在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基業長青。

BCG強調,能夠認識到上述轉變,並主動反思如何提高總體社會影響力的企業,勢必將獲得切實的商業回報。

企業用總體社會影響力的視角看待發展,可以及早識別風險並加以應對,避免股東總回報受損。反之,如果聽之任之,風險爆發之日就是企業存亡危機之時。

企業用總體社會影響力的視角可以發現全新的商機,不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在外部。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機會包括:開拓新市場;激發創新;降低供應鏈成本和風險;強化品牌,支撐高端定價;吸引和留住人才;成為經濟和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時至今日,企業已不能再將社會責任當成一個副產品。相反地,他們必須有效利用自己的核心業務及其帶來的規模優勢,在追求商業效益的同時,創造積極的社會效益。在此過程中,企業面臨負面、乃至毀滅性風險和事件的概率將大幅降低,並最終走上更加堅實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