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我们众志成城!——沁源“3·29”森林火灾扑救纪实

3月29日中午12时56分许,一场大风裹挟着火苗从沁源县王陶乡王陶村掠过,迅速蔓延成一场森林火灾。

近万人第一时间紧急转移,八方力量集结驰援,15000多名救援力量紧急投入战斗,我们举全市之力打响与火魔搏斗的攻坚战。

火场就是战场,我们信念坚定,信心百倍斗火魔。面对来势凶猛的火灾,省委省政府运筹帷幄、科学部署,市委市政府坚强担当、配合有力,各级领导坚守一线、连续奋战。

火场就是战场,我们果敢勇毅,万众一心缚火魔。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来了,省内兄弟地市的消防力量来了,市级各相关部门、各县区的支援力量来了,社会各界的志愿者来了……救援队伍始终顽强拼搏、奋勇作战,不屈不挠、斗艰除险。

火场就是战场,我们风雨同舟,众志成城降火魔。爱自八方来,力擎天地间。社会各界始终心系一线、全力支援,大爱汇集、热流涌动。

10天10夜,奋战攻坚;10天10夜,前赴后继。

不发生人员伤亡!不发生死灰复燃!不发生新的火情!我们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赢得了沁源“3·29”森林灭火的胜利。

这一刻,我们众志成城!——沁源“3·29”森林火灾扑救纪实

这是一场巨大的火灾。火起王陶村。在高达8级大风的狂飙下迅速蔓延到聪子峪乡、赤石桥乡、官滩乡、郭道镇的部分村,形势十分危急。

接到火情报告后,省委书记骆惠宁第一时间作出批示,他要求,进一步调集专业救援力量;把火场周围村民全部撤转到安全地带;对所有易燃危爆品要全部清理干净,与专家会商提出打隔离带等灭火抗灾方案,并特别强调,要确保灭火人员安全。骆惠宁书记先后3次现场连线,具体了解火情和扑救进展情况。省长楼阳生也在第一时间对灭火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要求科学研判,科学灭火,严防发生救援人员伤亡事件和次生事故。

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副省长贺天才、刘新云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当天下午火速赶赴现场,成立了森林灭火前线指挥部,制定了扑救预案。当天晚上,兵分几路,开展扑救和人员转移安置。3月30日凌晨,火速赶到的应急管理部灭火救援专家组和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也加入了指挥和扑救工作。

3月30日上午,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楼阳生到达现场,当即召开指挥部会议,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并就防火减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会后,省委书记骆惠宁、省长楼阳生立即带队组织专家分赴实地查看火场情况,并于当日下午再次组织召开分析研判会,结合现场情况,进一步调配力量,敲定整体扑救方案,确定了“先控后清,科学组织,确保安全”的扑救方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由前线指挥部统一指挥,组织实施了撤、封、控、扑、清等工作。在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下,省应急管理厅等相关单位和我市市县两级干部群众紧急投入灭火工作,力争尽早扑灭火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转移安置、后勤补给、道路疏通、电信畅通、电力保障、物资调运及各方协调等工作全面进入高速运转。

火灾发生后,市委书记孙大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勤荣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扑救。在前线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孙大军、杨勤荣任副指挥长,并与唐立浩、刘卓良、王震、郜双庆、张和平、成文碧等市领导分别担任前线指挥部下设的综合协调、扑救指挥、善后和处置、后勤保障等9个工作组的负责人,同时按照分工迅速奔赴扑火救援、群众安置、保障调度前线,连续数日始终坚守一线,勠力奋战。市应急管理、规划和自然资源、水利、城建、园林、交通、气象、民政、交警等相关单位第一时间派出精兵强将,迅速投入到群众转移安置、后勤补给、道路疏通、电信畅通、电力保障、物资调运及各方协调等工作中,各县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主要负责同志紧急调动各自力量火速增援,将各种救援力量和物资送抵前线。

保证火场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为赢得主动,指挥部按照对火情的判断,及早动手,精心组织。从29日下午到30日凌晨,我市调集300多名公安干警,组织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在内的数百名干部,逐村逐户人对人、点对点实行撤离安置,在县城、郭道镇、交口等地设立了14个安置点,动用200余车次进行撤离,组织救护车对27名重病人员进行专车转移,并及时安置在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到30日凌晨5:30,火灾已涉及或可能涉及的6个乡镇40个村、16家企业的4670人全部安全撤离,并妥善安置,易燃危爆品也全部安全转移。在此后的31日上午,根据对火情的判断,又对可能涉及的8个村群众进行了转移,共转移9149人,其中集中安置2308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保障好转移群众的生活是重中之重。4月1日上午,市委书记孙大军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沁源县实验小学、职业中学等安置点,亲切看望慰问转移群众,检查安置工作。要求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采取积极措施,全力做好安置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鼓励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干部,发挥好主心骨的作用,坚决打赢这场灭火攻坚战。

尽最大努力保障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市县两级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将折叠床、被服、食品、饮用水分别由专人组织运送到各个安置点,并组织专职医护小组进行24小时医疗服务,专门警力保障各安置点的安全,第一时间对撤离人员展开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对涉及转移村庄的学生,设立了专门教学点,由教师专人授课。针对部分群众撤离匆忙,门户未锁,惦记家畜等情况,工作组在做出转移决定的同时就同步安排民警和机关干部昼夜值班巡逻,乡镇干部责成专人负责管理家畜,加强对已转移村庄的监控、巡查,确保人民群众财产不受损失。

这一刻,我们众志成城!——沁源“3·29”森林火灾扑救纪实

火势凶猛。

被称为“中国油松之乡”的沁源,森林绿化率高达56.7%。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当地百姓引以自豪,也因此火成为他们最害怕的敌人。

太岳山区,山高、坡陡、沟深。在本次火灾发生的地方,这三个客观的劣势俱存,起火点草枯林密,而且起火时风力大,风向复杂多变,火势控制难度极大。加之火点多、火线长,且火点主要在大山腹地,地形复杂,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入,难以实施机械化、专业化扑救,给扑救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尽管在第一时间,我市已组织了700多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一线扑救,但面对复杂的火势,急需更为专业的队伍和设备。

面对严峻形势,国家应急管理部紧急调配国家森林消防队伍实施远程跨区机动作战,紧急调动驻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通辽、赤峰、兴安盟3个支队、2个直属大队,甘肃森林总队1个支队、1个直属大队,北京机动支队共1300名兵力实施千里增援,19个小时全部到位投入战斗。这是森林消防队伍转制以来调集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多、增援距离最长的一次行动。

大火在强劲的风力下,不断向东南方向蔓延,并可能向东北方向蔓延。按照省委确定“先控后清,科学组织,确保安全”的扑救方针,以合围扑灭为策略,国家森林消防队伍、中部战区队伍、地方扑救队伍按照1:1:2科学梯队配置,到4月1日,前线指挥部统一调配救援力量总数达到15234人,13架飞机、50台消防车辆、21台挖掘机、7台推土机、16台装载机、8门灭火炮等机械投入一线灭火工作。

面对火势调头北上的态势,指挥部迅速制定方案,一方面组织人员打通北部中段隔离带,另一方面全面调集空中力量灭火,包括世界最先进的空中灭火飞机——M-26在内的11架飞机从全国驰援沁源,我市紧急调集3架飞机密集喷洒阻燃剂。

为遏制火势蔓延,从4月2日起,我市紧急调集公路、交通、城建、园林等相关部门和屯留、武乡、襄垣、长子、沁县、壶关、潞城、黎城、上党等县区,抽调精兵强将支援扑救一线,将急需的80台挖掘机、40台洒水车等车辆机械运往现场,并迅速投入到打通隔离带的紧急作业当中。在经过不到10小时的紧急攻坚作业后,北部第二道防线顺利贯通,在山顶上开辟的8公里长、1000米宽的隔离带成为阻止火势北蹿的有力屏障。参与扑救的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通辽支队有关专家表示,这是参与火灾扑救以来,在国内见到的用时最短、战线最长、对扑救工作起的作用最大的一条隔离带。

与此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协调下,数千人的民兵力量火速增援,电力、通信、交警等部门投入骨干力量,全力提供保障,为尚存明火的北线隔离带加宽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航空灭火、工程灭火、灭火炮灭火、化学灭火、人工作业共同形成的立体化灭火态势下,我们铸就铁壁合围之势,使火场得到有效封控和有序清理。

这一刻,我们众志成城!——沁源“3·29”森林火灾扑救纪实

当灾难来临时,爱是无声的指令;

当灾难来临时,爱是力量的源泉。

在决战决胜“3·29”森林火灾的一个个日日夜夜里,全市上下干部群众,用一个大写的“爱”字,定格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瞬间。

保障补给是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一环。火灾扑救同样如此。在指挥部调集飞机投入战斗时,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油料供应。每天几十架次的飞行,将需要几辆车的供应保障。然而,作为危化品,运输油料的车辆是不能在高速公路上通行的。对此,市委市政府紧急协调供应部门和交警部门对接,由交警带路护送运油车直达。

军地协同是保障救援的重要保证。按照前线指挥部的指令,长治机场负责M-26、M-171及成功通航的救援飞机保障。“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长治机场迅速启动应急救援保障预案,第一时间召开紧急动员部署会,安排部署各项保障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

在火场之外,沁源县的数千名当地干部群众同样在进行着一场保障的战役。自上而下形成的合力,为打赢打胜这场战役竭尽所能地提供了一切保障。

北线中段隔离带是阻止火势蔓延的屏障,而在深山和茂密的森林中开辟一条通道,靠人力十分困难。

在指挥部下达指令后,我市迅速从全市范围内征集大型挖掘机和推土机。一时间,一辆辆大型平板车拉着挖掘机和推土机驰援一线,一夜间集中了80部大型机械,从东西两端同时进发。

面对树草干燥易燃的紧急情况,在指挥部下达指令之后,我市迅速调集40辆洒水车投入战斗,在火灾前线架起了一串串水龙,有效遏制了火情蔓延的势头。

一线需要什么就马上调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作业,哪里有需要,救灾物资就第一时间运送到哪里。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计代价全力保障。

从机关单位到社会团体,从退休干部到青年学生,从白衣天使到刚刚放下教案的教师……各方力量迅速行动起来,信念如山,臂膀如林,援手如海,向一线集结。

几天来,一下涌进数千人的扑火大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自然成为供给扑火前线伙食和后勤保障的大本营,每天数十名工作人员都在埋头忙碌,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保温桶装着尚冒热气的面条,大米盒饭、方便面、瓶装水、煮鸡蛋、水果……竭尽所能提供,有的扑救地点距离尚远,没有公路,周边一些村民主动当起了多年未干过的挑夫,顶着浓烟沿着崎岖的山路将食品送上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火灾发生以后,社会各界闻讯而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救灾工作,捐助米、面、油、蔬菜、被褥等生活必需品,成为一股温暖而巨大的力量。

市文化产业促进会第一时间筹集一线急需的蔬菜、禽蛋、豆腐、粮油等物资13车,运往前线指挥部;长子县迅速调集12卡车生活用品、救灾物资驰援一线;屯留区一夜之间调集40台挖土机、8台洒水车,并由主要领导带队运抵一线。长治蓝天救援队在闻知火情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报备,准备救援工具,向应急局发出备勤请求,接到许可后,共组织100余人60多辆车,向现场指挥部报到,负责后勤保障、分发救灾物资、给一线官兵送水送饭等保障性工作。

危难时刻,总有一种温暖润心田、暖人心,那是朴实无华的大爱;灾难面前,总有一种力量坚如铁、硬如钢,那是闪烁着光芒的太行精神。太行太岳老区人民像当年支前一样,用无私奉献的大爱为扑救一线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

在郭道镇指挥部对面的社区里,20多位当地居民自发组织,昼夜不停手擀面,就为参与救援的人员能吃点相对可口的饭菜。

长治市各大中型企业纷纷伸出援手,潞安集团、襄矿集团、七一煤矿、沁新集团、通洲集团、康伟集团、黄土坡集团、马军峪公司等企业纷纷派出年轻力壮的员工,投入到灭火一线。火灾现场,数百名干部群众发挥熟悉地形、熟悉火带特点的优势,义务为消防员带路,很多人6天内总休息时间不足10小时。

这一刻,我们众志成城!——沁源“3·29”森林火灾扑救纪实

致敬,赴汤蹈火的救火英雄;

祝安,纯朴善良的沁源人民!

4月5日下午,圆满完成任务的外地灭火参战队伍撤离。

这是一群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搏斗火场,战胜火魔,参战的消防指战员、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们脸上除了淡淡的喜悦,更多的是倦容。那迷彩服和战斗服上沾满泥土,那脸上和手上布满着烟熏火燎的痕迹,无不让人动容。

“大山,我该回家了,来时没说你好,走时不说再见,此生不见是我的祈愿;村庄,我该回家了,守你7天7夜,保你完好如初,炊烟升起是我的祈愿;东线,我该回家了,誓死保住东线,火魔不能过界,烟消云散是我的祈愿。还你小溪绕村大山绿,我该回家了!”这是归建前夕,临汾消防支队政治处主任逯宝峰写的一首诗,看过的战友无不心潮澎湃。

“能保护沁源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感到很光荣。我们也很感谢沁源百姓和长治人民给予的后勤保障,为我们及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水,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长治市消防支队支队长张鹏宇说。

哪里有险情就冲向哪里,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子弟兵们的疲倦与辛苦,牵动着每一名感恩的沁源人的心,他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4月4日清晨,潞城消防大队消防员刘爽发现消防车的车身上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用稚嫩的字迹写着:“亲爱的消防员叔叔,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奋不顾身地灭了大火,保护了我们的家园,我要向你们学习。实验小学三(1)班曹欣悦。”刘爽说,那一刻自己被深深感动了,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和幸福的。

4月5日下午3时许,得知灭火英雄们要走的消息后,上万名沁源群众自发组织送行队伍,手拉横幅,高举五星红旗,含泪夹道欢送。“向灭火官兵致敬,沁源人民不会忘记您”“灭火英雄辛苦了,我们永远感谢您”“不畏艰难灭火排险,欢送我们敬爱的战士凯旋”……人群中,郭道村72岁的段守真不停地抹着眼泪:“没有语言能表达我的心情。有党和政府在,有人民的子弟兵在,再大的灾难也不怕。”

由省级应急响应转为地方全权处置,我们还将持续战斗。由于灾情面积大,加之地形复杂、春季风速多变等因素,火灾后续工作依然十分艰巨。

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反应,4月5日下午,第一时间成立了市县协调指挥组织机构,第一时间作出周密安排部署,优化调配力量,细化排查措施,加强巡防看守,明确区域、明确责任,从细从实从严查烟点、灭余火,坚决防止死灰复燃,确保夺取森林灭火攻坚战全胜。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勤荣不顾七天七夜连续作战的疲惫,紧急召开两次市县协调指挥组织机构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迅速到位,举措上不断加力,以灭火工作不获全胜不收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清理看守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对火场划分区域、责任到人,市县两级持续工作,有火场经验的万余名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不靠天等雨,主动出击、一鼓作气,对火场进行全面的地毯式深入排查,严防死守、看紧盯牢,查烟点、灭余火,彻底清理火场,坚决做到“无火、无烟、无隐患”,确保不发生死灰复燃。

市县协调指挥组织机构精准研判天气情况,针对气温偏高、风向多变,仍有暗火发生等不利条件,确定重点地段、重点部位,连续多天作战的600名武警官兵和近500名森林消防战士全面布防、严阵以待,20辆消防车、150台大型工程机械,33辆电力、通信等应急保障车辆,3架灭火飞机原地驻守、随时待命,做好应对一切突发情况的准备。

经过10天10夜的奋战与坚守,我们确保了火灾扑救和火场后续处置工作的全胜。

一切都将过去,希望终将来临。

每一次灾难的侵袭,都让我们对英雄肃然起敬;每一次战胜灾难,都让我们坚定而勇敢地前行。

大火肆虐后,大地终将会坚强地萌出新芽,春风吹拂下,美丽的沁源依然满目葱茏。(来源:长治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