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ONE開啟預售 會像“蔚來”一樣讓人失望嗎?

4月10日,造車新勢力“車和家”的新車理想ONE正式上市,新車定位豪華中大型SUV,補貼後售價為328000元。

理想ONE開啟預售 會像“蔚來”一樣讓人失望嗎?

官方宣稱“沒有里程焦慮”?!

理想ONE採用了前後雙電機+1.2T汽油機(只用於發電)的增程式驅動系統。而官方宣稱的“沒有里程焦慮”的底氣便在於這套增程式驅動系統。

這套增程式驅動系統由一臺1.2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發電機、電池組以及驅動電機組成。電池組的容量為40.5kwh,純電下的續航里程約為180km。

由於發動機並沒有直接參與車輪驅動,從而減少了一套動力傳動系統。不過這樣在動力性上面就必然有所犧牲(電機是無法長時間大功率過載的)。這套雙電機四驅的電驅系統,其最大輸出功率240kW,約合326馬力,峰值扭矩530N·m。官方公佈的數據來看,理想ONE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6.5 秒。

或許許多人都有所疑問,理想ONE的這套增程式系統到底是個啥?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理想ONE的初心是新能源汽車,正常情況下是希望只用電池組的電量來驅動汽車,而帶上這套增程式驅動系統,其目的是為了消除人們的“里程焦慮”。

這套增程式驅動系統,目前理想ONE正在標定四種模式,即純電優先、增程優先、行車充電和性能模式。純電優先的模式,在正常情況下會率先使用電池組的電量驅動電機,直到車輛電量剩到30%左右的時候,增程器便會啟動。這種模式更加適合城市擁堵路況,因為發動機在低轉速下的效率低,能耗高,在走走停停和低速行駛的工況下,更多的使用電池組供電,可以降低能耗。

而增程優先則是會在車輛剩餘電量為70%左右的時候就會啟動,這種模式比較適用高速路況下,利用發動機在高速時的高效率下行駛(不過,理想ONE的這套增程式驅動系統或許在高速時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後面分析)。

行車充電模式下會更多的將增程器產生的電量給電池組充電。而性能模式則會更加註重駕駛時的動力匹配、舒適性等。

對於這套增程式驅動系統的工作模式,或許有兩個最大的問題。

在純電優先模式時,電池組的電量降到30%時,增程器便開始介入,然而這套增程器的動力核心是一個1.2T的發動機啊!!!其動力性如何保證?!

電池是不能邊充電邊放電的,否則同時輸入輸出大電流的情況下,極易損壞電池。而電池組沒電時,增程器多餘的電量會將電池組的電量充到30%以上,而當電池組電量不低於30%時,電池組又可以恢復工作。這樣交叉的工況下,是否會存在電池組邊充電邊放電的情況發生呢?

而理想ONE的解決辦法還是不錯的。純電優先的模式下,理想ONE採用的是先沒油,再沒電的策略。增程器需要保證電池組的電量始終在30%以上,在需要急加速等動力需求較大的工況下,1.2T的發動機顯然無法滿足這個大傢伙,此時電池組同時介入,從而滿足動力需求。此外,充放電的控制也會分離,即使因為動力需求使得低電量的電池組介入,也不會給電池組充電,只有當電池組脫離工作時,增程器才會將給電池組充電。

除非你開到沒油,否則就不用擔心開著一輛1.2T的大型SUV在道路上“龜行”。

理想ONE開啟預售 會像“蔚來”一樣讓人失望嗎?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理想ONE的這套增程式系統或許並沒有實際所宣傳那般,沒有“里程焦慮”。

按照某媒體的實際測試,城市工況下的測試里程約為890km,在90km/h的情況下,其續航里程約只有667km。

理想ONE開啟預售 會像“蔚來”一樣讓人失望嗎?

高速行駛時的續航里程出現大幅縮水,其原因便在於這套增程式的驅動方式。

傳統的燃油車在高速行駛時更加省油,是因為發動機的工作特性造成的。發動機的功率幾乎是與它的轉速成正比的,也就是說轉速越高功率越大(轉速越高,單位時間內發動機點火做工的次數就更多,所以功率就越大)。在變速箱的作用下,汽車高速勻速行駛時,發動機的轉速可以被高速或超速擋控制在較低的轉速區間,此時發動機消耗的功率就越低,也便更加省油。

不過並非是速度越快越省油,因為高速時的空氣阻力是很大的。比如當汽車以時速120km/h行駛時,空氣阻力是汽車以60km/h的4倍,克服空氣阻力消耗的功率增加到8倍!因此,只能說高速下發動機更加省油,但具體油耗也需要根據不同的發動機的萬有特性曲線來確定。

而理想ONE的增程式不同於本田的串聯式混動系統,發動機並未直接參與驅動,依然通過電機驅動,電機在低轉速下功率較低,而一旦進入高轉速區間,那麼消耗的功率便會維持在電機輸出的最高功率上,這就使得高速行駛時不僅無法充分發揮發動機的工作效率(因為沒有變速傳動機構參與驅動,高速時發動機需要高轉速發電來維持電機的功耗),反而因為電機的工作特性更加耗油,最終導致這套增程式系統在高速下的續航里程大幅縮水。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理想ONE在高速上跑長途!

理想ONE開啟預售 會像“蔚來”一樣讓人失望嗎?

理想ONE在新能源車普遍的“續航里程焦慮”下,選擇了一條不同於蔚來的技術路線。蔚來的移動充電車和“換電站”的技術方案,其目的是在電池續航里程尚未取得較大的突破時,用更好的服務來消除大眾對於電動車的的“里程焦慮”。

而理想ONE卻從汽車自身的角度出發,通過“隨身攜帶”的發電機來增加續航里程,雖然本質上並未去除對發動機和汽油的依賴,並且還要隨時“拖著”發動機和發電機來跑,但在電池的續航里程沒有達到大眾預期之前,或許不失為一個可以考量的替代方案。

造車需迴歸本質 技術和品質始終是關鍵

在前幾年造車新勢力的喧聲造勢下,新能源汽車無疑處於風尖浪口之上。不過,從已經交付一萬多輛的蔚來汽車的市場反應情況,其結果或許並不樂觀。

無論是實際的續航里程屢屢被質疑,還是頻發的安全事故,都表明目前蔚來汽車的技術和品質的可靠性上都難以讓人滿意。比如碰撞後安全氣囊未彈開、A柱進水導致電子檔位失效等安全問題。以及系統問題導致一些的功能缺陷,比如門把手無法彈出、後視鏡折起再打開鏡面角度會改變、空氣懸架無法自動升降、個性化駕駛模式存在過分干預無法做到真正個性化、Nomi無法控制收音機、偶爾掉線等情況。

理想ONE開啟預售 會像“蔚來”一樣讓人失望嗎?

究其主要原因,除了自身的技術水平尚不成熟之外,恐怕便是代工模式下帶來的弊端。

雖然選擇代工模式,可以輕裝上陣,將資本的重點投入技術的研發,但是對於汽車而言,最後的品質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生產製造中的工藝水平、流程管理和自動化程度。

在這一點上,或許就如堅持自建工廠的威馬汽車的創始人沈暉所言:

"國內最好的幾家整車廠,會幫你代工嗎?如果選擇代工生產,我會天天睡不著覺。"

理想ONE開啟預售 會像“蔚來”一樣讓人失望嗎?

的確,將對於汽車品質十分重要的生產環節交與“外人”手中,始終難以掌控汽車最終的品質。

而或許正是明白了這一點,蔚來汽車不再將“賭注”全部放在代工模式之上,決定在上海嘉定自建一個工廠。

而理想ONE也是在代工模式下的“新生兒”,在前期的研發設計,到後期的生產製造,對於技術投入了多少,品質把控了幾何?是否會出現如蔚來一般的品質問題呢?

總結

理想ONE已經正式開啟預售,不久我們也就能看到它的表現。對於這些造車新勢力而言,無論是行業經驗還是技術積累,都是剛剛起步的階段。我們願意給予時間,讓它們成長。不過,造車終究是技術活,需要沉下心來不斷積累,中國的汽車行業需要創新和突破,而不是資本的玩弄和營銷。

理想ONE會像“蔚來”般讓人失望嗎?我們拭目以待。

理想ONE開啟預售 會像“蔚來”一樣讓人失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