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難案例檢驗營商環境真成色

昨天,最高法對顧雛軍案再審宣判。三項罪名,兩撤銷一維持,另外多名同案人被宣判無罪。顧雛軍案,輿論關注度高,是焦點,也是難點,多年拖延不決。而這次提審改判,全程透明,大大方方,不枉不縱,該糾正的糾正,該維持的維持,體現出司法的公平正義和實事求是。

顧案改判回應的,是近年中央和總書記三令五申保護產權、保護民企權益和民營企業家的要求,讓民營企業家對自己的權利安心放心,穩定預期和信心。有人問,既然是保護民營企業家,那顧案為何不改判無罪?錯!民營企業家最需要的定心丸,恰恰不是超越法律的特權,更不是司法騰挪的空間,而是一斷於法,公平公正。

顧案是一年多前最高法宣佈提審的三大涉產權案之一。三案中的張文中案去年已宣告無罪。他們都具有標誌性。“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產權的錯案冤案”,是讓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的態度表達,是“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起碼誠意。但是,保護民營企業,優化營商環境,不能只靠若干典型的司法案例。真正改善無數民營企業的生存待遇,司法公正是底線保障,依法行政才叫萬千日常。冤獄只是少數,各級地方政府的無數部門和窗口更影響著民營企業的發展甚至生死。他們更需要深刻領會和落實保護民企的中央精神。

眼下,就在北京,民營企業家左安一因為名下項目拿不到產權證,瀕臨破產,正在網上鳴冤叫屈,鬧得沸沸揚揚。左安一公開發布視頻稱,自己的天圓祥泰大廈證照合法、手續齊全,但有關部門既不拿法律依據,也不出示行政文件,就是不給辦理產權證。因為產權證相關手續被拖已近兩年,導致業務癱瘓,每個月損失數千萬租金,承擔數千萬利息,銀行貸款也已到期。他還說,因為受到干預,天圓公司不僅審批無路,而且訴訟無門,被剝奪了說理的機會,企業面臨破產拍賣,自己面臨家破人亡。

保護、支持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優化營商環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需要落實到每個企業,需要體現在每個案例。事無難易,企無親疏,都是地方營商環境的試金石。左安一也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和勵志意味的民營企業家,他經歷過五年冤獄,後來昭雪。從囚犯要無罪,從項目喪失到權益恢復,他這些經歷,本身就是司法公正和良好營商環境的明證。他能否度過這次關口,又是一場新的考驗,考驗屬地政府是否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是否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這些都是營商環境的成色。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有再大困難,依法行政就不難,作為、負責、擔當就不難。事發至今,還沒有看到有關部門的公開回應,也沒有看到事件的進展。民營企業經不起拖。等等看,對政府部門是效率問題,對民營企業則是生死問題,對民營企業家群體則是預期和信心問題,對地方政府則是營商環境問題。

從網上有限的信息看,難產的房產證,就是左安一所面臨的實際困難。面對民營企業家的呼救,有關部門該怎麼辦?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要求很明確:“不能對民營企業家的正當要求置若罔聞,對他們的合法權益不予保護,而是要積極主動為民營企業服務。”

視頻公開叫屈,左安一不是第一個。去年初,亞布力董事長王振華視頻控訴亞布力管委會,一時成為輿情熱點。黑龍江的處理就很好,馬上成立調查組,迅速查實處理,社會反響很好,為黑龍江的營商環境加了分,給黑龍江的民營企業家提升了信心,也給了黑龍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契機和案例。

有爭議不可怕,怕的是畏難情緒下的冷漠。這會消解中央改善營商環境的許多努力,後果是雙輸。每一起涉及民企命運的輿情事件,背後是千萬雙眼,影響千萬個企業家的預期和信心。據網上消息,左安一事件已經引發全國17個省級企業商會會長的聯名呼籲。這將更加考驗有關部門的工作能力和政治智慧。最難的案例,最能檢驗營商環境的成色。處理好了,就是擔當作為的典型,就是營商環境的展示,贏得形象,收穫發展。(特約評論員 江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