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職場的出路在哪裡


程序員職場的出路在哪裡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程序員的996,我們談談歷史和邏輯》,當然,有人不愛聽,所以我還回復了一篇《談談事實和邏輯》。

那這個話題呢,愛聽也好,不愛聽也好,我舊文提了,我講的是事實,不是觀點,再爭論,再重複,再談邏輯,特別沒意思,支持我的讀者也會厭煩。

那今天呢,是順著之前提到的事實和邏輯,說一下我的判斷,以及後續的建議和參考,請注意,是判斷,不是觀點,寫著真累。

我的判斷是:

1. 互聯網研發工作的職場紅利期,基本到頭了。除非可以看到新的技術革命,以及其衍生的新的產業機會,當然,這種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2. 互聯網巨頭,新巨頭,新經濟模式的大規模的市場搶奪戰,基本告一段落,短期內,除了AI領域可能還存在一輪角逐,其他領域,包括傳說中的區塊鏈在內,看不出有太明顯的產業增量。

基於以上兩個判斷,加上每年應屆生的大量湧入,

我認為,互聯網研發人才整體上已經從緊缺走向過剩。

以上,是個人判斷。

基於這一判斷,我提出一些建議,在研發職場打拼的年輕人,兩個方向考慮:

第一、縱深發展,是要儘可能提升自己,讓自己儘可能在領域內更靠前

以前,我們覺得說,如果你在領域內能到 Top 20%,太高不敢說,飯碗應該是不愁的,現在這話要加條件了,如果你勉強達到了領域內的 Top 20%,如果你低於35歲,飯碗還是不愁的,高於35歲,就不能那麼確定了,高於40歲,這個,千萬別失業,否則就業壓力極大。

所以,如果要考慮到年齡增長,不僅僅是能力上要達標,影響力上也要達標。

如果你的影響力有加分,職場上積攢了一些人品和口碑,外加水平確實不錯,那麼歲數大的時候,可能還不至於過於窘迫,簡單說就是,一些大公司核心的研發負責人,能認你的名字,認可你的水平,或者曾經受過你的恩惠,關鍵時刻,也許能突破HR的阻力給你一個飯碗。

啥叫HR阻力,現在各大公司的HR幾乎都有一個這樣的招聘門檻,什麼等級的,年齡最大不能超過多少,我舊文有讀者評論裡貼出來過。除非直接的研發團隊負責人點名,否則一般自己簡歷遞上來的,或者獵頭推過來的,歲數大的基本都會被這個卡掉。

第二、橫向發展,讓自己掌握更多領域的技能和認知

很多人覺得說,研發過剩,是不是不要學編程了?我覺得年輕人學編程真不是壞事,第一,編程可以鍛鍊邏輯,雖然現在很多程序員的邏輯也不咋地,但你如果肯認真學編程,邏輯還是可以提升的。第二,編程能力,未來可以認為是一種基本技能。

為什麼這麼說,以前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會開車了不起的,能當出租司機都是高收入人群,現在,除非你是開特種車,賽車,這算是職業技能。一般的會開車只是一種生活技能了對不對。

一個交互設計師,會一點前端腳本,可以更好的提供交互樣本給研發,更容易和研發溝通,並且可以自己處理一些簡單的前端邏輯。

一個產品和運營經理,會寫SQL,會做日誌分析,可以在無需研發的協助下自己做用戶分析,自己做產品關鍵指標的分析和優化分析。 內容來自網絡,侵刪

如果運營經理會寫一些蜘蛛腳本,或者退一步說,會使用蜘蛛抓取工具,能不求人,自己做競品分析,這也是一種優勢。

一個廣告投放優化師,能自己做數據分析,做數據抓取,也是會有很大的優勢。

以前我們說,產品經理不一定需要懂技術,但話說回來,懂技術的產品經理是不是有一點優勢呢?那麼反過來說,懂產品,懂運營的研發其實也是有優勢的。

所以反過來說,如果一個研發人員,堅持去學習一些關於產品,運營,廣告投放,數據分析等等相關的知識,職場的路或許可以寬一點,面對職場困境的時候,選擇的方向也會多一些。

當職場就業環境壓力變大的時候,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他們可能需要的不是那些特別厲害,特別出色的頂尖技術人才,因為業務場景沒這個必要,而且成本太高也養不起。但他們肯定願意要能身兼多職,擁有全面能力的人才,因為中小企業往往沒有太完整的團隊配備,能夠擁有多方面能力的人,不僅僅是節省人力資源,更節省溝通成本,在業務增長,團隊擴張的時候,這種多面手也能起到溝通協調的作用,更容易獲得晉升機會。

第三、攢人品,攢口碑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認識一些優秀的人,幫助一些優秀有潛質的人,提供經驗技能輔導,協助解決一些麻煩,或者在判定對方靠譜的情況下,給予一些資源和人脈的支持。

我總說我歲數大了,自己做不成事了,要抱年輕人大腿,問題是人家年輕人有好事為什麼會帶著我,因為很多人受過我的恩惠吧。

有人覺得,不是每個人都知恩圖報啊,也不是每個人你幫了以後會成長起來,有足夠的實力反哺你。

沒錯,所以多幫一些人麼,總會有的麼,這就跟風險投資一樣,你博個概率麼,不同的是風險投資投入的是金錢,你投入的是自己的能力,經驗,人脈,和資源。

第四、利用業餘時間,試試不同的可能

雖然這樣的可能概率不高,但如果你確實有一些業餘時間,而且有興趣,並且成本可控的情況下,可以嘗試一下不同的可能性。

我隨便說說啊。

你把平時用過的一些不錯的技術資源整理整理,寫一些點評,放出來,不管是公眾號還是技術社區,沒準就是一個攢人品的事情。

你在日常處理技術問題中,覺得最有價值的一些常見問題和處理心得,整理一下,也是同理。

你技術成長過程中犯過的錯誤,踩過的坑,遇到過的詭異問題及原因分析,也可以整理出來,也是有意義的。

以上對你日常工作也是有幫助的,因為公司招聘新人,做新員工培訓的時候,也是很有意義的,也會讓領導和同事高看你一眼對不對。

此外,如果你覺得對小遊戲很有興趣,你發現以前4399上玩過的某款經典小遊戲現在手機上沒有,你找時間寫個小遊戲程序放微信上,這事真的一個人就能幹,如果數據反饋不錯,做個小app發全球看看,沒準是個業餘收入。

你如果覺得微信上某個場景有個小機會,自己寫個小程序出來試試,其實我覺得做個簡單的,幾天就可以了。不行就當練手了。

你如果覺得對電商有興趣,看看各個電商平臺的API,做點對微商有幫助的小功能,小產品,也是有機會的。

某個國外開源軟件很好用,你漢化一下,增加一些面向中國市場的小改動,攜帶點私貨放出來,這種事情也是有很多成功先例的。

說實話,CNZZ當時對我來說,就是個業餘產品,真的。

業餘時間,做一點小東西出來,或者寫一點分享出來,都是一些可能,不能說一定不成,但多一種可能,多一些機會對不對,很多事情說不定的,無心栽柳這事,在我的職場生涯和個人發展中,已經好多次了。

以上四條,希望對職場打拼的童鞋有所幫助。說實話,我真的覺得,現在這個職場行情,希望從業人員多仔細看看,仔細想想。

你說我是不是販賣焦慮了?未雨綢繆總好過亡羊補牢吧。做好風險防範才會對職場挑戰更有信心對不對,如果職場行情不是我說的,這幾條總不會害人吧。

很多人事到臨頭,留言來問我,歲數有點大了,工作混不下去了,職業堪憂了,該怎麼辦,一氣之下離職了,幾個月找不到工作了,該怎麼辦,總有這樣的消息,該怎麼辦,自己早不準備我有什麼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