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麻姑献寿

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在《神仙传·麻姑传》记载,麻姑是山东莱州市人,东汉时期,麻姑受到仙人王方平的招降后,坐化成仙,是虚寂冲应真人。麻姑作为道教人物,长得非常美丽,自称“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长寿之神有男性和女性之分,彭祖是男性长寿之神的代表,而麻姑就女性长寿之神的代表,也被称为寿仙娘娘。世人常以麻姑献寿来象征高寿,相传每年的三月三日西王母的寿辰,麻姑为了向西王母贺寿,都会前往绛珠河边酿造灵芝酒。时至今日,麻姑献寿的故事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

【民间故事】麻姑献寿

相传,麻姑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少数民族姑娘,不仅长得俊俏美丽,而且心地善良,自幼跟随汉人学习针线,等到年龄稍大一些后,麻姑就给有钱人家做针线活,并常常帮助穷苦的人。麻姑的父亲名叫麻秋,在集镇上给人养马为生,性情暴虐,经常欺压老百姓。母亲在一场战乱中被人抢走,就再也没有回来。虽然她父亲名声不好,但是作为女儿的麻姑仍然很孝顺他。

一天,主人非常满意麻姑做的针线活,便奖励给麻姑一个大红桃,麻姑自己舍不得吃,就把桃子揣在怀里,准备回家拿给父亲吃。

麻姑拿着桃子往家里赶,忽然看到路边上围着一群人,于是她就好奇地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位身穿黄色衣衫的老婆婆病倒在路旁,已经奄奄一息了。围观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原来是这位老婆婆因为好几天没有吃过饭,所以才饿倒在街头。要是能给她一点东西吃,或许还能活过来。可是这兵荒马乱的,到哪里去找吃的呢? 大家只是围着,也没人找些吃的给婆婆。麻姑实在看不过去了,赶忙从怀里拿出那个桃子来,蹲下身子,一口一口地喂她。老婆婆吃了之后,很快就醒过来了。旁观的人忍不住地啧啧称赞麻姑心眼好,并说她定会得到好报的。可老婆婆实在是太饿了,还是没有力气站起来,于是对麻姑说:“好姑娘,太谢谢你了,你还能不能给我煮点粥汤喝呀?我太饿了。”好心善良的麻姑担心老婆婆吃不饱,就跑回家熬一碗稀饭给她。

麻姑的事被父亲知道了,不仅把桃子给老太婆吃了,而且还在给老太婆做粥,非常生气,就把麻姑关了起来,不准她出去。不允许麻姑再去接济这位老婆婆。趁父亲睡熟后,麻姑不放心婆婆,偷偷出去寻找老婆婆,她没有看到老婆婆,但是发现了一颗桃核。麻姑回家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见老婆婆夸她。第二天,麻姑把桃核种在了院子里,第二年,就长成了桃树,结的桃子又大又好,麻姑用这些桃子来救济逃难的老人,只要吃了麻姑桃子的老者,不仅不觉得饿了,而且精神倍增,连以前的小毛病也没有了,都能长命百岁。麻姑这才明白当初的那个老婆婆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的,并不是一个要饭的叫化子。

后来,麻姑的父亲麻秋因为打仗立了很大的功劳,皇帝封了他一个大官,并要他负责新建皇宫。麻秋为了早日修好皇宫,以便能到皇帝那里去邀功受赏。于是就拼命地奴役老百姓,让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活,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麻秋还规定,只有当鸡叫了时,老百姓才能有片刻的停歇。麻姑非常同情这些老百姓,于是到晚间的时候,她就躲在鸡窝边学鸡叫。这样,只要麻姑一叫,所有的鸡就会跟着叫起来,这样老百姓就有了休息的时间。可是这件事很快就被麻秋发现了。他查出来竟是自己的女儿在妨碍自己的功名,十分恼怒,便要狠狠地痛打女儿一顿。

麻姑听到这个消息,就逃到山上去了。麻秋怒上加怒,决心烧山,要把女儿烧死。正在这危急的时刻。王母娘娘经过此地,她早就听说过麻姑做过很多好事,现在见她受到如此的灾难,当下就把麻姑救了出来,并收她为弟子。到了三月三日王母娘娘的诞辰,天间举行蟠桃大会,各路神仙都来祝寿。麻姑带了一个极老的坛子,里边装的是在绛珠河畔用灵芝酿造成的寿酒。这酒特别的醇厚,一打开坛盖,立即浓香四溢。

来祝寿的各路神仙都夸麻姑心灵手巧,赞王母娘娘有口福,王母娘娘也美美地赞扬了麻姑一番。这就是麻姑献寿的来历,而麻姑由此被王母娘娘封为“女寿仙”。 到了后来,麻姑献寿就成为了“长命百岁”的一个代名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