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涼?某代理公司內部報表揭露市場真實情況

上午在一個代理公司的朋友處喝茶,聊天中他收到了公司傳來的11月11日報表。

涼涼?某代理公司內部報表揭露市場真實情況

因為涉及經營信息和數據,圖片進行了打碼,只展示日新籤、月累籤、來電、來訪幾項數據。

看得出來,這是一家大公司,深耕山東,在各個城市區域都有項目。

數據慘不忍睹。

前三條標紅的是11月新開盤的項目,15-28套的新成交,對於動輒蓄客數月甚至半年的住宅項目來說,這種業績實在是拿不出手。

眾所周知,成交是由來電和來訪轉化而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來訪,每個項目和顧問的轉化率都不同,高的20%,低的個位數也很正常。但是最根本的是要有來訪,沒有人看房,哪怕轉化率100%也沒用。

而這數十個項目的來電來訪,一目瞭然,來電基本在個位數徘徊。

11月過了11天,大部分項目的來訪都在20以內。不得不說,地產寒冬真的來了。

行業裡一直在極力避免談論寒冬這個詞,甚至連內部討論時都會集體自我安慰。

涼涼?某代理公司內部報表揭露市場真實情況

今天之前,雖然我也能感覺到自然到訪減少,來電幾乎沒有,但有渠道始終在發力,來訪整體上並沒有少很多,轉化率雖然沒計算,成交量擺在那裡。

也許是安逸日子過久了,真的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如果脫離了渠道,那售樓處真的可以關門歇業了。

市場轉冷有原因,但問題在於會持續多久,能不能真的將房價拉低。

持續多久這個問題很簡單,持續到有人撐不住,要麼撤銷或放寬調控力度,讓市場回到之前狀態。要麼降低房價,讓市場恢復活力。

個人持懷疑態度。倒不是不希望降價,降價與否對我來說沒什麼區別,因為之前也說過了,房價降,意味著人民幣購買力上漲。只是,可能性,太低。

不管怎樣,這一份內部報表真的應該將很多人驚醒,仔細想想如何過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