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涼?北京新房成交遠郊化 內城墅8年只供應6套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佈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數據顯示,從同比看,70個大中城市中,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持平,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由上月下降轉為上漲0.1%。其中,本市新房價格環比與上月持平,同比下降0.1%;二手房價格環比微漲0.1%,同比下降4.6%。

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5個熱點城市中,新房價格漲跌互現。其中,南京、無錫新房價格環比下降,最大降幅為0.2%;北京、上海、廈門環比持平;天津、杭州、合肥等10個城市環比上漲,最高漲幅為3.6%。

“一線城市中北京與上海房價相對平穩,本次反彈主要集中在二線城市,其中很多城市最近都釋放了人才政策和搖號政策。”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介紹,從7月開始,全國多個城市密集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行動,預計後續市場將趨於平穩,價格上漲幅度將被遏制。

共有產權房供應大幅增加

從北京情況看,今年上半年,新房市場交易量有所回落,價格相對穩定,房地產市場調控顯現成效。

據統計,上半年本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網籤10790套,與去年上半年成交的15834套相比,大幅下降3成以上。成交均價為43198元/平方米。新房市場整體呈現量減價穩的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共有產權房成交正大幅增加。據初步統計,6月份,共有產權房新增供應1620套,網籤142套,供應量同比增加近3倍。上半年,共有產權房新增供應共計達到4028套,已高於去年全年供應量。“在當前房地產調控政策下,保障性住房會加大供應比例,而像別墅這種非剛需類供應也會相應減少,預計下半年會延續上半年這種供應趨勢。”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院長鬍景暉表示。

新房成交仍是遠郊化特徵明顯,中小戶型是主流房型。

從區域分佈看,昌平區、通州區、門頭溝區和豐臺區在6月份貢獻了超過一半的新房交易量。其中,昌平區佔18%,網籤297套。上半年成交房型大多以兩居室為主,戶型結構上以50平方米至90平方米居多。

北京別墅10年銷售額超3500億元 三環內8年只供應6套

從剛需產品佔據新建住宅市場交易主力,到別墅產品一度成為市場主流房產,在北京低密度地塊資源愈發稀缺的市場格局下,內城墅幾乎難以再現。

有統計數據顯示,如果從市場容量上說,從2008年到2017年這10年,北京別墅總供應了40466套,面積達1330萬平方米;共成交37559套,成交面積為1210.8萬平方米,10年的銷售金額超過3500億元。

近三年來,別墅在北京新建住宅市場上成交比重是較高的,成交均價也是一路走高。

有業內人士稱,十年前,別墅項目基本上都分佈於五環之外,顯然不是剛需能接受的區位。只有相對提早進入居住改善或是生活富裕的人群才會購買別墅,但這部分需求在十年前,是一種邊緣性需求。

但自兩年前北京住宅市場“豪宅化”後,改善需求爆發,對居住升級和高端項目產品品質要求逐漸提高,別墅產品正好能滿足改善客群的新需求,類型優勢凸顯。過去兩年,剛需購房者多選擇二手房。在新房供應方面,高端改善性產品較多,而相對一些公寓類豪宅,別墅性價比更高,一些中產家庭賣掉原有住宅就可以實現升級到別墅的換房需求。

涼涼?北京新房成交遠郊化 內城墅8年只供應6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