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厲害了,功能這麼多的嗎?

你知道嗎?人體中棲息著大量的微生物,皮膚、呼吸道、消化道、陰道中都有它們的身影,對健康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常情況下,這些微生物就像一個“平衡的生態圈”,主要可分為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它們互相制約,互相平衡。

但當益生菌減少時,就會破壞這個平衡的生態圈,機體就可能出現疾病。我國每年大約有8億人承受著胃腸疾病的困擾,超過10億人經常出現腹瀉或便秘狀況,與腸道益生菌菌群不足有著密切關係。

隨著微生態理論的流行,醫學也從抑菌時代開始走向促菌時代,從而恢復菌群平衡,使人體達到健康狀態。那你瞭解益生菌嗎?又該怎麼有效補充呢?

什麼是益生菌?

對人體有益的細菌叫益生菌,它們可以維持腸道菌叢的平衡,從而讓身體更健康。迄今為止,科學家已發現的益生菌大體上可分成三大類:包括乳桿菌類、雙歧桿菌類和革蘭氏陽性球菌。

益生菌厲害了,功能這麼多的嗎?

乳桿菌類:如嗜酸乳桿菌、乾酪乳桿菌、詹氏乳桿菌、拉曼乳桿菌等。

雙歧桿菌類:如長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嬰兒雙歧桿菌、卵形雙歧桿菌、嗜熱雙歧桿菌等。

革蘭氏陽性球菌:如糞鏈球菌、乳球菌、中介鏈球菌等。

此外,還有一些酵母菌與酶亦可歸入益生菌的範疇。

1。益生菌≠乳酸菌

很多人都把益生菌、乳酸菌混為一談,其實不然。

凡是能發酵葡萄糖或乳糖產生乳酸的細菌被統稱為乳酸菌。

益生菌重點在於健康功效,而乳酸菌的重點在產乳酸。只有極少數經過精挑細選,對健康真的有益的特殊菌株,才能稱為"益生菌"。益生菌不全都是乳酸菌,而乳酸菌也只有少數是益生菌。

2。益生菌≠乳酸菌

益生元與益生菌雖然只有一字之差,都可以影響腸道菌群的平衡,但它們有本質上的區別。

益生元無生物活性糖類物質,它是益生菌的“糧食”,能促進益生菌的生長繁殖,從而間接發揮治療或保健作用。

常見的益生元有低聚葡萄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木糖

食物中豆類、香蕉、玉米、青菜、大蒜、地瓜等都富含膳食纖維類益生元,平常可以適當攝入。

益生菌的功效

益生菌對人體的益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緩解乳糖不耐受症狀

益生菌有助於營養物質在腸道內的消化,它能分解乳糖成為乳酸,減輕乳糖不耐症。所以乳糖不耐受患者喝純牛奶時易腹瀉,但能喝酸牛奶

2。增強人體免疫力

由於菌群間有彼此牽制、保持平衡的作用,如果益生菌數量佔據優勢,可以防止一些有害致病菌數量過多而引起疾病,從而建起微生態壁壘,提高免疫力。

3。幫助消化,緩解便秘

益生菌在腸道內的大量繁衍可保持腸內PH值穩定,促進新陳代謝和維生素B族的合成,並幫助腸道蠕動,提高食物的分解吸收率,幫助消化吸收、使排便暢通。

益生菌怎麼吃?

益生菌雖好,但不講究吃法就發揮不了它那麼多功效。

1。不與抗生素同服

抗生素不能識別有害菌和有益菌,它會阻礙有益菌發揮它的功效,甚至會殺死有益菌。所以服用抗生素時,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使用益生菌。

2。能用熱水服用

作為活菌,而且又是在人體內存活,益生菌的最佳生長溫度和人類腸道正常溫度相近,約為37℃。因此不要用熱水沖服,最好是用40度以下的溫水。

另外,也不要與咖啡、茶同服,因為咖啡裡面的咖啡因、茶裡面的茶多酚,會降低益生菌功效。

3。不要用乳飲料代替益生菌製劑

市場上有很多添加了益酸菌的飲料,很多人認為多喝就能改善腸道菌群,保持腸道健康。

其實不一定,有些乳飲料中所含的益生菌主要是乳酸菌,且數量不多,只是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再加上部分乳飲料中的含糖量比較高,不建議大家長期大量飲用。

提示:購買乳酸菌飲料時要到正規超市、選擇冷藏的(一般是未殺菌乳酸菌飲料)、接近生產日期低糖低能量的。

溫馨提示:若有需要,可以服用益生菌製劑,但也要注意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