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真”為貧困縣插上騰飛的翅膀

用“三真”为贫困县插上腾飞的翅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承擔的陝西省洋縣、太白縣和河北省淶源縣的定點幫扶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

集團公司始終將定點扶貧工作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層層落實責任,深刻領會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導向,緊緊圍繞縣域經濟發展的中心任務,充分挖掘當地的資源稟賦和地域特點,聚焦精準扶貧,在產業升級、教育扶貧、美麗鄉村建設和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不斷滿足貧困地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嚮往,走出了一條精準扶貧、立體扶貧之路。

“十二五”期間,集團公司累計投入幫扶資金約3600萬元,並投入3億元注入央企扶貧基金,使定點扶貧工作在鞏固成果、創新理念中得到了長足發展,探索出一條特色鮮明、回饋社會的扶貧開發之路。

2018年,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帶隊赴洋縣調研扶貧工作,就深入推進產業、就業、基礎設施等扶貧項目落地與當地領導幹部進行座談交流,落實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和扶貧責任書的要求。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袁潔赴太白縣檢查指導扶貧項目,慰問貧困戶,指導定點扶貧工作。

當地老百姓曾這樣評價航天科技集團的定點扶貧工作——航天科技集團扶貧是真金白銀、真心實意、真抓實幹,讓大家感受到了黨的光輝。

產業扶貧

發揮企業“經濟主體”先天優勢

集團公司定點扶貧工作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幫扶單位,要充分了解“我們擅長什麼、地方適合什麼、百姓需要什麼”,才能在精準扶貧上有作為。發展脫貧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穩脫貧的有力抓手。

在陝西太白縣,集團公司利用航天育種技術優勢扶持特色樹莓種植業、因地制宜幫助貧困村擴大原生態養殖業、發展光伏扶貧產業。2018年以來,馬耳山航天樹莓園區產值達到5萬元,其中13戶貧困戶通過園區務工實現增收3萬元,全村入股貧困戶實現收入2500元。當年投建的焦家山村食用菌大棚種植項目,14座大棚生產菌菇已實現經濟收入20萬元,22戶貧困戶已按純收入的10%分紅提成;和平村富硒靈芝生產基地30座靈芝大棚生產孢子粉約180公斤,預計實現收入54萬元。牛家溝村屋頂分佈式183千瓦光伏發電站,2018年5月併網發電以來已向國家電網輸送電量12萬千瓦時,61戶貧困戶每月實現了戶均增收334元,預計每戶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

洋縣老莊村是陝西省確定的航天科技集團四院“兩聯一包“工作的幫扶村,四院和集團公司兩年共投入30萬元幫助該村建成了超千畝的吊瓜產業基地,帶動貧困戶73戶250餘人。2017年吊瓜產業園產值50萬元,2018年園區產值約180萬元。四院分兩期為所有貧困戶折股量化配股,使他們有了穩定的收入。後續該院計劃將“吊瓜產業園”升級為“吊瓜產業孵化園”,幫建“瓜子深加工車間”和“保鮮庫”,帶動特色旅遊觀光,牽引產業和項目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四院利用航天資源,積極宣傳、推介洋縣有機農副產品,幫銷業績連年攀升,累計幫助銷售有機農產品400餘萬元,為當地農產品拓展了市場,增加了銷路。

淶源縣是河北省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脫貧任務極為繁重。作為定點幫扶淶源縣的組長單位,在產業扶貧項目中,中國樂凱按照資產收益扶貧模式,充分發揮幫扶資金的效益,採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轉方式,將幫扶資金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單位,自願投資給相關合作社或龍頭企業,小部分幫扶資金用於企業壯大發展,吸納貧困戶務工,貧困戶同時將土地流轉給農業種植、養殖項目,獲取土地租金,使貧困戶成為“收益資金、土地租金、勞務薪金”的“三金農民”。

教育扶貧

航天特色文化教育提升脫貧內生動力

用“三真”为贫困县插上腾飞的翅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貧困地區、貧困群眾首先要有‘飛’的意識和‘先飛’的行動。沒有內在動力,僅靠外部幫扶,幫扶再多,你不願意‘飛’,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扶貧脫貧的過程中,集團公司在開展產業幫扶的同時,注重志智雙扶,通過建立科技教育教室、搭建遠程互動教室和航天創客教室、愛心助學、航天夏令營、邀請航天技能大師現場輔導等方式,改善科普文化教育基礎設施條件,有效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和技能水平,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和不懈奮鬥的慾望。

在洋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來自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的大國工匠王曙群以及四院5位優秀的航天技能大師走進課堂,為同學們宣講工匠精神,向他們面對面講授數控、焊接等專業課,獲得了學生們的一致好評。活動儀式上,集團公司還向學校捐贈了中國航天院士傳記叢書、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縮比模型及天宮二號與天舟一號對接模型。

利用航天基礎加工專業的優勢,集團公司投資185萬元,扶持建設了洋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數控技術應用、焊接、汽車應用與維修等三個專業,圍繞學習技術、培育產業,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極大提高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本領。

在集團公司和定點扶貧縣的共同努力下,集團公司發揮衛星資源及技術優勢,為淶源縣貧困村和中小學建成了衛星電子農家書屋,豐富了文化生活,增加了獲取農業知識的渠道;太白縣裡有了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後,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的專家走進太白高級中學,送去了航天科普知識宣講和愛國精神教育等精神食糧。

集團公司及各有關單位捐贈80萬元,在太白縣搭建了8個遠程互動教室項目,縣裡邊遠地區兒童也能通過遠程視頻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把夢想放飛到大山以外的廣闊天地。同時,每年投入資金10萬元,開展困難學生資助、愛心捐助、結對幫扶等社會救助活動,將對困難群眾、貧困學生的關愛幫扶常態化和長效化。集團公司還利用航天優勢資源,在該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建成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傳播航天科普知識,傳承航天文化精神。

脫貧不脫鉤

繼續履行央企社會責任

用“三真”为贫困县插上腾飞的翅膀

多年來,依靠集團公司的立體扶貧措施,洋縣、太白縣和淶源縣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產業升級、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幫扶,使三個縣的短板獲得了有效彌補。

據統計,2018年集團公司共向三個貧困縣投入幫扶資金1050萬元,實施產業幫扶項目21個,教育扶貧項目3個。其中,

⬛ 太白縣投入幫扶資金370萬元,實施產業幫扶項目6個,教育扶貧項目1個;

⬛ 洋縣投入幫扶資金420萬元,實施產業幫扶項目10個,教育扶貧項目1個;

⬛ 淶源縣投入幫扶資金260萬元,實施產業幫扶項目5個,教育扶貧項目1個。

此外,通過實施特色種植養殖項目、電商扶貧項目、農副食品加工項目、光伏扶貧項目,集團公司幫助貧困戶持續增收,超額完成國務院扶貧辦下達的定點扶貧責任書的目標任務。2018年年底,太白縣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率先實現脫貧摘帽。

2019年是集團公司定點扶貧的關鍵之年,集團公司定點幫扶的洋縣、淶源縣將於年內脫貧摘帽。

淶源縣是革命老區,也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脫貧任務繁重。新年伊始,組長單位樂凱公司及成員單位紛紛行動起來,主動與縣委縣政府開展需求對接,研究謀劃全年的幫扶計劃和舉措,同時抓住春節關鍵時刻,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多措並舉,大力實施消費扶貧。據統計,春節期間,僅五院就採購淶源縣農副產品近120萬元。

曾有航天扶貧幹部這樣總結:航天是強大牽引,對這三個貧困縣的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教育扶貧,則瞄準了素質貧困這個病根;產業扶貧,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增強內生動力。

面對脫貧攻堅階段的新要求,航天科技集團將創新思維,讓幫扶工作與當地發展緊密結合,讓受幫扶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所在省的經濟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相融合,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用新經濟、新業態帶動當地的持續發展。

2019年,集團公司將繼續堅持精準扶貧基本方略,突出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教育扶貧、貧困村基礎設施改造提升。

⚫ 發揮航天優勢,立足當地實際,從農業特色種植、生態旅遊民俗、有機產業基地建設等方面開展幫扶;

⚫ 組織開展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幫助貧困家庭勞動力掌握使用技能,組織相關單位從貧困地區聘用工勤人員;

⚫ 組織各級工會按照有關規定積極組織職工到貧困地區開展工會活動,將職工生活品採購向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傾斜,鼓勵和引導幹部職工自發購買貧困地區產品和到貧困地區旅遊,組織具備條件的單位食堂定向採購貧困地區農產品;

⚫ 瞄準貧困村基礎設施短板,改造提升鄉村旅遊接待中心、通村公路、進村橋,提升交通通達性和遊客便利度。

如果說集團公司的扶貧舉措為太白縣、洋縣、淶源縣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那麼發揮航天的產業帶動優勢,則為三個地區插上了“致富的羽翼”。航天科技集團正在用實際行動履行著央企在扶貧工作中的政治擔當與社會責任。

正如吳燕生所表示:“定點扶貧是黨中央交給我們的一項政治任務,是央企應履行的社會責任,集團公司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發揮航天特色幫扶優勢,精準發力,為助力定點幫扶三縣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更大貢獻。”

監製/許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