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唯一坐過牢的皇帝,勵精圖治的漢宣帝劉詢

姓名: 劉詢(原名劉病己) 生卒年份:公元前91年-公元前49年,享年42歲,在位時間:26年,西漢第十位皇帝;出身:漢武帝的曾孫,漢武帝立的第一個太子的孫子,上一任皇帝漢昭帝的侄孫。因其祖父受漢武帝“巫蠱之亂”事件的影響,父母及祖父自殺,其在民間長大,算是一個民間出身的皇帝,劇情也是夠離奇。如何上位:權臣霍光廢棄了上位僅27天的劉賀後,擁立其上位,成為漢朝一位重要的皇帝。如何死的:病死於未央宮

帝號含義:孝宣皇帝也稱漢宣帝,廟號中宗,是漢朝第四位被後世定有廟號的皇帝,前三位包括太祖劉邦、太宗漢文帝、世宗漢武帝,然後就是他。被譽為漢朝中興之主。所以稱為中宗,以彰顯他的功績。

年號含義:本元、地節、元康、神爵、五鳳、甘露,黃龍等,本元是上位後的第一個年號,這個年號一個“本”字突出了他上位的合法性,他是漢武帝的太子的孫子,現在皇位重新回到正統,歸於本位,所以年號裡面含有一個本字。其他的年號都是根據當時所謂不同時期的祥瑞改的,估計也是為了顯示其正統性、天命所歸的,再加上為了剷除霍光餘毒和其他的敵對勢力的需要,所以不斷有祥瑞出現,不斷改元顯示其天人合一的盛況。

歷史上唯一坐過牢的皇帝,勵精圖治的漢宣帝劉詢

漢唐時期都比較流行改元,直到明朝開始才逐步形成習慣,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中途很少改。漢宣帝這麼多的年號,意思各異,比如黃龍,是因為民間流傳出現黃龍祥瑞,預示天下太平、聖君降臨,皇帝一高興,大臣們馬屁一拍,馬上就改元黃龍。

主要輔助大臣:霍光、邴吉、魏相、張安世、韓增、趙充國、杜延年、劉德、司直、蘇武、蕭望之等;

生平:

漢宣帝嬰兒時期因其祖父的太子身份被廢,後被逼自殺,作為倖存者被關進監獄,後來遇到忠義之士邴吉的保護,才沒有被殺。後來在漢武帝大赦天下的時,才重新回到皇宮的掖庭生活。那是什麼地方?他是和太監住一個房間,是下人住的地方,那時他的地位可想而知。而這還是漢武帝對廢太子的事情有些後悔,可憐這個曾孫的情況下的待遇,否則,一個皇族後裔,和一個流浪孤兒也沒什麼分別。可見親情在漢武帝嚴重的分量,在皇家權力鬥爭中的分量。

後來因為遇到多名太監的幫助,包括他的未來岳父(因得罪漢武帝被閹割),才得以有機會讀書認字,並開始遊學各地,交遊廣闊。他以一個罪犯的身份,而且還是不是普通的罪犯,得到這麼多人的幫助和認可,可見其從小就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聰明才智。否則,不會得到這麼多人的保護和幫助。在他的早年經歷中,邴吉是其最大的恩人,不但保護他沒有被殺,也是他將漢宣帝的情況反映給漢武帝,才有他被重新記錄在皇家族譜內的法律地位。

當霍光廢棄劉賀後,在尋找皇位繼承人時,又是邴吉推薦和說服霍光擁立漢宣帝的。在很多人的幫助下,漢宣帝無比離奇的經歷下,終於逆襲成功,相當於平民身份上位。

上位後因為其一清二白的背景,人也聰明,完全能看透霍光的權力,所以他被迫忍辱長達6年,直到霍光死後才親政。親政後,很自然的對霍家進行了全面清理和打擊,連第二任皇后,霍光的侄女霍皇后也廢了。並立第一任妻子生的長子為太子。這次的事件中,從上到下,死人無數,可見權力之無情

霍光三朝元老,把持朝政幾十年,權傾朝野,皇帝也只能在其死後才能對付他,可見霍光的權勢之大。也從另一方面看出,漢朝時期的皇帝,並沒有後世的皇帝那麼大權力。霍光作為歷史上有名的權臣,最後還能善終,也算是一個奇蹟。所以他廢劉賀、選劉詢,是無比聰明的明智做法。

施政方面,漢宣帝整體上還是以漢武帝的輪臺昭制定的大政方針為主,二十多年的並沒有太多的改變。也正是這種堅持,經過幾十年的治理,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減少戰爭、不新建大型工程消耗國力,才有中興之像,才有史稱“孝宣之治”的盛世。其他並沒有大變革,也沒有大的隱患和危機。一旦在位時間夠長,國內能保持穩定,國家總會向前發展。

其實也就是國內動亂減少,沒有大規模用兵,減少徵用民力兵力。稅負因為沒有大規模的戰爭而減少,民間覺得負擔較輕,社會、經濟、農業、民生等有一定的發展。所以立馬就成為盛世,成為賢君,成為明君。但這種看似太平盛世的中興之像下,卻暗藏危機,帝國沒落的危機若隱若現。

漢朝發展到這裡,已經歷經8代,約150年,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漢武帝時期已經是巔峰。到了漢昭帝和漢宣帝一代,沒有大的改革和創新,社會發展已經陷入停頓。在經濟上、農業上、政治上均沒有新的作為和開拓,漢宣帝的所謂中興,只是打了一劑沒起多大作用的強心劑而已,基本上屬於苟延殘喘。

漢宣帝共育有6個兒子,兩個女兒,傳位給嫡長子,並順利繼位,是為漢元帝。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和平的權力交接,這個漢元帝會有什麼不同嗎?

歷史上唯一坐過牢的皇帝,勵精圖治的漢宣帝劉詢

主要施政政策及對王朝的影響:

1、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設置西域都護府:從漢武帝開始,漢朝一直在經營西域各國,希望通過聯合西域威脅和打擊匈奴。西域為農業國為主,面對農耕文明的世界第一大國,這些效果除了擁有一些地理優勢,並沒有多少抵抗的實力。而匈奴則是遊牧民族,大漢朝實力再強大,也無法完全征服他們。只能威懾、驅趕或打擊。所以,聯合西域或征服西域,利用西域的力量夾擊匈奴,或將匈奴往北方驅趕,是漢朝最好的戰略,也是漢武帝開始一直在實施的策略。經過幾十年的經營,漢宣帝終於將西域徹底征服,設立地方政府管轄。將西域龐大的領域納入版圖中,為大漢朝開拓了龐大的國土,也讓大漢朝再次楊威天下。從此西域成為了中國的一部分,再也沒有離開。這也成為漢宣帝最顯赫的政績之一。

2、征服匈奴,匈奴王稱臣覲見:

雖然說匈奴在漢武帝時就遭到強烈的打擊,基本沒有多少還手之力。但真正臣服,還是在漢宣帝手中實現的。當時的匈奴還是經常對漢朝邊境進行騷擾,成為當時最大的威脅和問題。所以經過漢宣帝的打擊,再加上匈奴內部分裂,互相攻伐,以及西域納入版圖後給匈奴造成壓力等,匈奴終於臣服。這件事情雖然對擴大國土沒有什麼幫助,但卻對朝廷減少軍費制度和軍事壓力,將經費和精力用於國內的治理,起到極大的作用。要不然,如果還要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憑什麼輕徭薄賦,減輕農民的負擔?

3、穩定政局,輕徭薄賦,讓社會經濟和民生有一定的恢復,延長了漢朝國祚:

本來漢朝經過漢武帝的折騰,已經把家底都耗光。再加上漢昭帝絕嗣,造成嚴重的繼承危機。間接導致權臣當政,霍光成為最高權力者,漢宣帝也怕他七分(不是三分),因為漢宣帝在上位後,霍光曾主動提出要還政於霍光,但漢宣帝不敢接受。因為他看見滿朝文武都是霍光的親戚,軍隊統帥都是霍光的晚輩。而且那個只當了27天皇帝的劉賀的樣板,還活生生的擺在哪裡。這種情況下,漢朝的國祚已經存在嚴重的危機,當時已經有大臣直接提出要漢宣帝退位讓賢,禪讓給有德之人做皇帝的地步了。所以,漢宣帝對霍光的忍讓,盡力維護朝廷的穩定,不讓動亂髮生的做法,是對大漢朝最大的貢獻。

另外,其在位期間,多次減免稅賦、減少徭役,還是祥瑞不斷、與民休息,都是為了收攏人心,讓劉家的仁德繼續澤被天下。不要讓人覺得天命已經不歸劉家了而已。

歷史上唯一坐過牢的皇帝,勵精圖治的漢宣帝劉詢

歷史影響:

1、實行漢家制度:漢宣帝在穩定局勢,親自任命親信和其第一個皇后家人掌握軍隊,清除霍家人之後,也就是差不多是六七年之後的事情。而他的施政原則就是所謂“漢家制度”。太子因為不贊成這個做法,太過推崇儒家,而被漢宣帝訓斥。這個漢家制度就是所謂的“霸王雜之”,就是後世各個王朝的秘法——外儒內法。即對外宣傳用儒家思想,也就是王道,但內裡實際實行的法家,霸道。這個制度是漢武帝時期發明和開始使用的,但真正成型而且成為朝廷內部制度原則的,是從漢宣帝開始的。這是一項影響帝制國家兩千年的制度,也是朝廷得以維持、國家得以治理的根本制度原則。

2、創立官員考核制度,重視太守一級官員的管理和培養:郡縣制經過這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基本成型,官員數量越來越龐大。管理方面卻沒多少進步。一直到漢宣帝時期,才開始完善這方面的制度和規則。包括官員的考核制度,升降制度、加強太守權力等,這些都是漢宣帝時期重點推行的政策。也正是因為這些新的政策,讓整個官場氛圍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因為有了政績考核,有了官員升降制度,也就等於是現代的績效考核制度,對官員能起到直接的激勵制度。對那些考核成績優秀的官員,他的獎勵是比較豐厚,這樣那些官員有更好的生活,更大奔頭,這是事關官僚集團的切身利益的大事、好事。所以,漢宣帝死後才得到如此高的哀榮。

3、建立西域都護府:這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西域納入漢朝版圖,不但是漢朝的榮耀,劉家的豐功偉績,更是對後世產生積極影響的事情。在西域建立穩定的政府後,不但這個龐大的區域漢化成中國的一部分,大部分地區依然是今天中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打通了中原與中東、西亞等國家和民族的聯繫,也是絲綢之路興旺起來的根本原因。以前是國家林立,關卡重重,而且戰爭不斷,那樣的環境是無法經商的。但當被征服成為一個政府管制的地方後,那麼經商就基本上暢通無助,成為一條國際商道了。這是一條至關重要的商道,後世唐朝的建立和崛起,都離不開這條商道的作用。

4、興盛《穀梁》、頒行史記,文化得於發展:漢宣帝外儒內法的治理之道,當然要加強儒家理念的宣傳。為了宣傳儒家學說,他幾次召開儒家經學會議,討論和辯論儒家學說理念。並設立《穀梁春秋》博士,將後世被奉為國學經典的《穀梁傳》納入官學,從此“穀梁學”開始興盛發達,一直影響到後世。直到今天,學習國學也要學《穀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